【推荐】光伏发电带动脱贫,真金白银补贴摘掉“穷”帽子-光伏扶贫基金
视频加载中...
[xss_clean]
[xss_clean]
大众网·海报新闻 记者 唐梦琳 李乃馨 东营报道
22日下午,在东营市东营区龙居镇杨集村,一排排光伏板在烈日照射下熠熠生辉,电表箱里跳动的数字,实时记录着光伏电站的发电量。“光伏电站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能让全镇贫困户长久受益,真正做到了放眼未来。”龙居镇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牛庆军说。
龙居镇杨集村西南角,土地因盐碱度高,无法耕种作物,一直处于撂荒状态。为全面推动脱贫攻坚,合理使用土地资源,2016年6月,龙居镇利用50亩该撂荒地建设高标准畜牧养殖大棚6个,每个长100米、宽15米,大棚顶部安装1219千瓦光伏太阳能电池板,用以光伏发电,从而取得最大扶贫效益。截止2019年11月项目发电量约378万度、收取电费136万元,扣除运营维护费用、商业保险等费用32.5万元,将剩余光伏收益103.5万元扶贫补助基金统一管理,统筹用于全镇扶贫工作。“结算的电费全部用于龙居镇建档立卡脱贫户享受政策人口的稳定脱贫,2019年底按照每人750元的标准发放到全镇各级村集体,村集体再根据贫困程度进行差异化发放。”牛庆军说道。
在砖瓦白墙的农村大院里,有一处破旧的两间土坯房格外醒目,在这里记者见到了今年70多岁的杨浩鹏老人,他就是享受到扶贫政策“红利”的一员。说明来意后,老人也不懂如何表达,只颤颤巍巍的从包里取出存折,光伏产业的扶贫补助基金已经打到了卡上。“镇上政策好啊,不然我哪能领到这份钱过日子。”
据了解,杨浩鹏和妻子已经年迈,儿子也在外打工就业,老两口也没有别的收入来源,日子过得很是清苦。龙居镇扶贫工作组得知老人情况,为老人安排杨集村环卫工岗位,时不时去光伏产业基地打扫院落、看门打个零工,每个月大概有一千余元的收入,加上扶贫资金,去年,杨浩鹏家庭总收入达4万余元,人均收入10208元。
彻底摘下了“贫困户”的穷帽子,杨浩鹏的手里有了存款,政府又补贴了1.8万的资金,杨浩鹏彻底没有后顾之忧,盖起了新院落,周边村民闲暇时也来帮忙刷墙铺院,白墙灰瓦的农家小院初具雏形,杨浩鹏一家的日子越发蒸蒸日上。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