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先河环保颗粒物粒径监测与溯源决策支持系统问世-河北先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2年11月19日-20日,由生态环境部、江西省人民政府指导,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主办的中国生态文明论坛南昌年会圆满召开,河北先河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协办年会区县长论坛。会上,生态环境物联网与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和先河环保共同发布“颗粒物粒径谱监测与溯源决策支持系统”,获得广泛关注。那么,这是怎样一种技术?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进先河,看看这项技术有何领先之处。
目前有哪些管控的问题、难点?
聚焦颗粒物与臭氧协同管控“五个精准”问题
此次公布的“颗粒物粒径谱监测与溯源决策支持系统”,为颗粒物与臭氧协同控制提供了科技支撑。
当前颗粒物和臭氧是影响大气环境质量的主要污染物,也是大气环境治理的重点与难点。“十四五”规划要求加强颗粒物与臭氧协同管控,落实问题、时间、区域、对象、措施“五个精准”,是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的关键举措,而监测及溯源解析则为制定城市大气污染控制对策提供必不可少的科学依据。因此,围绕大气颗粒物污染的精准溯源、科学研判、依法治理,先河环保推出颗粒物粒径监测与溯源决策支持系统,有效支撑颗粒物与臭氧协同控制。
什么是颗粒物粒径监测与溯源系统?
全天候、全方位、全粒径的颗粒物监测溯源
颗粒物粒径监测与溯源系统,就是对颗粒物进行全天候、全方位、全粒径的颗粒物监测溯源。生态环境物联网与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潘本锋主任介绍说:“该系统基于颗粒物监测数据,结合源解析算法,对颗粒物分粒径进行实时源解析、及时预警和精准溯源,实现数据的统一收集、统一展示和统一分析,为精细化管控提供可靠技术支撑。”
据了解,该系统构架组成,“一张网、一中心、四应用”的总体架构布局非常科学合理,让人一目了然。其中,“一张网”统筹粒径监测、走航监测等各种基础数据;“一中心”集成各源各类大气环境数据资源,实现数据采集汇聚、数据计算研发、数据存储共享、数据资产管理,为数据应用提供服务;“四应用”囊括了实时监测、粒径分析、颗粒物来源解析以及粒径与空气质量关联分析四大模块,对颗粒物粒径进行精细分析,实现精准溯源,助力颗粒物污染高效、持续改善。
系统能为用户提供哪些帮助?
实现颗粒物污染的精准、科学、依法治理
潘本锋介绍说,依托颗粒物粒径监测与溯源系统,可以为各地大气颗粒物污染管控提供三方面的帮助。
首先,帮助各地政府构建颗粒物粒径监测网。该系统以高精度粒径监测站与微型站组合方式,以粒径移动监测作为固定站补充,帮助各地政府全面掌握各区域粒径分布与污染来源。据悉,粒径监测网可以覆盖环境空气质量评价点、区域预警、道路、工业园区等,实现对区域颗粒物数据的全天候、全方位、全粒径的动态立体监测与评估,为环境颗粒物监管提供数据支撑。
其次,协助建设颗粒物粒径监测与溯源决策支持平台。通过智慧平台的建设,可实时展示各监测设备状态及监测浓度,并对粒径段数据、粒径分布及变化趋势、粒径浓度变化规律进行统计分析,掌握道路扬尘、施工扬尘、固定燃烧源、机动车和工艺过程源等对本地颗粒物污染的贡献,实现对PM10和PM2.5的实时源解析溯源。另外,该平台系统已率先取得软件著作权。
第三,实现颗粒物粒径溯源分析研判服务。依托颗粒物粒径监测与溯源决策支持平台,融合大气环境监测数据及其他专业数据资源,还可提供颗粒物粒径数据溯源分析研判服务,为政府部门提供准确、及时的数据信息和科学、高效的管控建议,实现颗粒物污染精准溯源。
应用实践效果如何?
打通颗粒物“最后一公里”的治理难题
潘本锋介绍,颗粒物粒径监测与溯源决策支持系统已在河北、河南等多地应用,支撑当地开展扬尘精细化治理,取得了良好的管控效果。
河南某市通过精准化解析溯源,有效阻断扬尘污染源。先河环保技术人员基于粒径数据对该城市7月15日-8月15日颗粒物进行溯源解析,从平台系统看到的分析结果显示,PM10主要来源于扬尘源,占比35.5%,其中施工尘占比为23.2%,道路尘占比12.3%;机动车、固定燃烧源和工艺过程源分别贡献10.9%、9.8%和8.3%,二次无机盐等其他污染源占比为30.3%;PM2.5主要来源于机动车、固定燃烧源和扬尘,占比分别为15.9%、12.1%和8.4%,工艺过程源占比5.3%,二次无机盐等其他污染源占比54.3%。
由此可见,该地施工扬尘源、施工机械污染特征明显,因此,政府重点采取施工扬尘调度管控,经过两天的重点施工工地的管理,颗粒物浓度随之明显降低,大粒径段浓度下降幅度最大。PM10来源解析结果显示,扬尘源(施工尘与道路尘)贡献值从40.0%降低至28.6%,管控效果显著。
河北某市通过精细化管控指导,构建扬尘科学治理体系。潘本锋介绍,专家组利用粒径谱监测仪、颗粒物粒径溯源解析车等,对该城市进行了系统监测分析,PM10来源解析结果显示,扬尘源(道路尘、施工尘)为第一大贡献源,且夜间4-10微米大粒径段颗粒物浓度显著高于白天。为此,先河公司协助其开展常态化、高标准的扬尘源针对性管控,同时狠抓重点时段,强化夜间粗颗粒管控。
根据公司给予的管控建议,当地政府进一步强化施工工地治理,并采取道路清洗湿扫等措施。一是要求所有施工工地严格落实当地《施工工地防尘工作标准》要求;二是推行“洗+扫+冲+洒”环卫作业模式,深层清洁路面尘土,适时开展洗城、洗树行动,进一步降低城区积尘负荷和扬尘污染;三是严格重点运输车辆扬尘管控,联合渣土办,对易产生扬尘污染物料的运输车辆加强监管,渣土车不得超高、超量装载,密闭不严、未经冲洗不得上路行驶;尤其是夜间加强巡查和监控数据报警管控。经过几天的综合整治,扬尘污染数据及大粒径段污染占比下降明显。
未来的技术规划和发展方向?
助力减污降碳和现代化治理体系创新
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是未来环境产业升级的重要支撑。先河环保将围绕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要求,布局中长期技术发展规划,并将科技创新与产品创新、模式创新、应用创新相结合,持续完善以“生态大脑”为核心的生态环境和“双碳”全产业链服务体系,同时整合先进环保产业创新资源,协同构建高效、精准、专业的生态环境现代化治理体系,不断推进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业务的创新与深耕,为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和区域经济协调绿色发展提供有效支撑,助力生态环境产业升级、做大做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