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先心病胎儿何去何从?上海儿科和产科专家联手评估!每一颗小心脏都有健康跳动的权利!-心脏病基金会
宝宝在妈妈的肚子里被查出先心病,应该生下来还是放弃?
儿科和产科专家正在联手一起评估!
儿童医学中心心胸外科主任张海波今天透露,先心病发病率已经略有下降!儿中心儿科专家和一妇婴、国妇婴、仁济医院产科专家联手给每个先天性胎儿宝宝评估出生后的治疗效果。并尽快建立起一套评估体系,为更多家庭提供客观建议。
每一颗小心脏都有健康跳动的权利!
为了扫除这些家庭经济上的后顾之忧。上海聚德慈善基金会今天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捐赠1500万元,该专项资金中的1000万元将用于患儿救治,500万元将首次用于先心病临床研究,预计全部善款将分5年实施运用。
中国是目前全球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最高的国家,每1000个新生儿中,就有7到8名宝宝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畸形或缺损,每年新增患儿数量超过12万。
儿中心心胸外科主任张海波透露,上海市近年来年均新生儿出生人数约为20万,但年均先心病患儿新增仅约500人至600人,“按照千分之七的发病率估算,这一数据原本大约应该为1400名至1500名。”
胎儿超声在不少家庭也扮演着“双刃剑”角色,“在检查时,一些并不严重、出生后可以通过手术治愈的先心病胎儿也可能被放弃。”上海市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研究所所长刘锦纷解释,小儿先心病的谱系特别广,包括上百种具体分型,症状千差万别,“最轻者可以终身无症状,重者出生即出现严重症状如缺氧、休克甚至夭折。”
如何能正确进行胎儿时期先心病状况的评估显得尤为重要,“学界应尽快建立起一套评估体系,为更多家庭提供客观建议。”张海波呼吁。
本次的善款将更多用于偏远地区与西部地区的先心病患儿治疗,院方将与聚德慈善基金会共同对患儿病情、家庭情况等进行评估,给予部分或全款补贴。“我们希望,大量贫困地区的患儿不要因为经济困难而失去重生机会,每一颗小心脏都有健康跳动的权利。”儿中心党委副书记季庆英说道。
首次用于支持先心病临床研究、基层人才培养的资金也让更多医护人员看到了希望,下一步专家们将重点对一些诸如瓣膜问题、肺静脉梗阻性等分型的先心病进行重点研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