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撤退、多地关停?民营超市第一股跌落神坛-广西步步高商业有限责任公司
传统大商超再次遭遇寒冬期,及时止损,未尝不可
凭借丰富的品种、平价的购物、综合的生活体验,步步高商场曾经是最佳的城市综合体,也是最早的“城市中心”,如今区域零售业巨头、国内民营超市第一股步步高也不堪外部压力激进扩张后,不得不打起了收缩之战。
全面退出四川,
湖南、广西部分闭店
近日,步步高商业连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步步高”)晚间披露股票交易异动公告,公司战略将做重大调整:超市业态自2022年四季度开始,通过关停并转从四川市场全面退出,江西市场大幅收缩至新余、萍乡、宜春三地(临近湖南的城市);湖南、广西两省也将同步关停并转低效亏损门店。百货业态:四省购物中心和百货店继续运营。经公司财务部门初步测算,预计将产生闭店损失金额约3亿元-5亿元。
实际上,这已经不是步步高第一次关店了。今年11月,一份落款为“步步高商业连锁股份有限公司”的“关于疫情期纾困的报告”在网上流传。报告称,公司2021年亏损1.84亿元,2022年前三季度经营业绩下滑,为了止损自救,公司开始对门店进行整合,自2021年以来,公司已关停门店122家,目前计划再关停25家。报告还称,鉴于经营压力,从2022年11月起,公司在未来半年至1年内,员工工资可能会延迟发放。
今年半年报中,步步高也坦言,因经营未达预期或物业无法续租,共关闭23家门店,其中湖南16家、广西4家、四川1家。
今年以来,步步高遭遇困境。尤其是4月份,腾讯与京东的亏本减持动作叠加业绩巨亏的负面消息,直接把步步高推向了深渊,若不是后来湖南国资出手相救,步步高凶多吉少
不过,纵然国资出手,步步高所面临的局面依旧艰难。2022年前三季度,步步高实现营收79.58亿元,同比下降24.00%;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92.97万元,同比下降90.10%。加之目前市场情况的不确定性,面对困境,关店止损,收缩市场,或许也是一种有效的方式。
步步高,不再能“步步高”?
步步高,由王填于1995年创办,巅峰时市值150多亿。
1989年,王填毕业后进入湘潭市南北特食品公司。6年后,王填辞职下海创办了湘潭市步步高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这便是步步高的前身。
2008年,步步高在深交所上市,公司被誉为“中国民营超市第一股”。此时的王填40岁。
据步步高官网介绍,步步高目前已成长为拥有超市、便利店、购物中心、商业综合体、物流运输等多业态的商业集团,是中国连锁百强14强、中国企业500强。
虽然躲过了和沃尔玛、家乐福及王府井等知名巨头的正面对抗,但在淘宝和京东等电商巨头的影响之下,步步高的营收增速依然有了明显的放缓,2014年更是出现了上市以来的首次净利润下滑。
为了对抗电商的冲击,2013年底步步高电子商城正式上线。要知道,同年5月王填还在公司内部会议上表示自己绝对不会碰电商,结果只过了半年就上演了一出“大型真香现场”。
上线电商之后,王填也改变了曾经的态度,并且在年会上提出了3-5年时间,步步高电商要成为中西部领先的O2O电子商务平台,但这个目标显然没有完成。
步步高旗下的电商平台云猴网在2017年就已经关停,根据业内人士分析,关停的主要原因在于跨境电商市场的竞争激烈和步步高运营模式创新的匮乏等。
为了走出困局,步步高在2018年选择和京东与腾讯合作。刚开始合作的第2年,步步高的营收和净利润确实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增长。从2008年至2019年,在高速扩张模式下,步步高的营业收入持续增长,2019年的营业收入为197.25亿元,较2008年增长145.24亿元,增幅为2.79倍。但是,2019年的净利润1.73亿元,仅比2008年增加0.10亿元,基本上没有增长。
到了2020年,步步高业绩开始滑坡。全年营收156.4亿元,同比下降20.47%,净利润为1.12亿元,同比下降35.35%。
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的营业收入、净利润分别为80.29亿元、0.18亿元,同比下降幅度为23.86%、90.10%,再度双降。扣非净利润为-0.34亿元,仍然处于亏损状态。公司归因于受疫情常态化影响,居民消费复苏缓慢,加之渠道竞争依然激烈,实体零售行业承压较大。
难再步步高另一诱因是过度“押注”地产业务,步步高一直在构建自有物业及其他长期资产,比如自建长沙星城购物中心、怀化购物中心、邵阳购物中心等,但资金来源除了自身积累就是经营性负债以及银行贷款,这也使得它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负担。
传统大商场负重前行,
谁能给出答案?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从2017年开始,中国超市门店数量就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十年间,从38554家的高位下降至24082家。其中大型连锁超市门店数量下降速度远高于整个行业,从2012年的11947家下降至2020年的不足6200家,降幅高达48%。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如果翻看这些大型连锁超市过去一年的财报,末日黄昏的痛苦感愈发扑面而来。
通过15家超市上市企业2021年财报,发现大部分企业录得亏损,行业标杆永辉超市更是亏损近40亿,剩下的企业也在亏损边缘徘徊。更加令人触目惊心的是,所有企业净利润同比增幅全部出现负值,人人乐更是恐怖,降幅超过2500%。
传统超市业态似乎已经走到悬崖边。有人说仓储会员店传统商超自救的新路子,但问题也是和之前一样出现,无非是收了入场券。难道在这个寒冬,星罗棋布的传统商超就无路可走吗?
被坊间称之为“零售界海底捞”的v,在河南当地已经成为了“地标”般存在,与当地消费者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
2015年,胖东来因房租涨价原本决定撤出新乡,但当地百姓、官员苦苦挽留,成就了零售行业的一段佳话。就连马云也曾称赞其“引发了中国零售商的新思考,是中国企业的一面旗子。”雷军称其是:“在中国零售业一直是神般存在。”
胖东来成功的奥义延续了海底捞的“变态”服务基因——东西缺货只要留言就会补货甚至送货上门;只要消费者认为食品不好吃,就算没小票、没理由,胖东来也能退款……
不过很遗憾,传统商超关于明天的答卷,胖东来给不了回答。因为至今还未有人模仿其声名大噪、攻城略地。这是因为胖东来是一个出色的“人设管理大师”,不管是品牌的宣发、团队以及创始人故事的塑造,还是服务,都围绕“用真品,换真心”展开。而这是传统大商超忽略或至今都无法做到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