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实现不动产统一登记,房地产税要收了吗?房价要降了吗?

(全文2765字,阅读约需7分钟)

据报道:

2023年4月25日,自然资源部部长王广华在全国自然资源和不动产确权登记工作会议上宣布,我国全面实现不动产统一登记。

距启动至今,相关工作已逾十年。2013年3月,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建立不动产统一登记机构,提出将分散在多个部门的不动产登记职责整合,实现登记机构、登记簿册、登记依据和信息平台,四统一改革任务。

如今这一改革任务终于全面实现。

自然资源部表示,目前全国有约3000个大厅、40000个窗口,每天为40万群众和企业提供各类登记服务,累计颁发不动产权证书7.9亿多本、不动产登记证明3.6亿多份。此外,2000多个市县同步颁发电子证书证明3.3亿多本。

据悉,目前不动产登记法已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以民法典为统领,以《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为核心,以实施细则、操作规范、地方性法规等为配套支撑,

我国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体系基本成型,为未来的立法已经做好了准备工作。

以上是近期关于全面实现不动产统一登记的相关新闻信息,那么现在大家的疑问来了。

第一,为什么要建立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

建立统一的登记制度并且立法进行执行,从大方向上来看肯定是有利于保护不动产权利人的利益的,同时也能为国家提供相关方面的数据依据。

这项制度的主要好处应该是集中在以下几点。

1、有利于更好地保护不动产权利人合法财产权。原有的分散多个部门登记,由于登记方法、技术规程等不一致,容易导致各种不动产权利重叠或漏登,容易导致农林等不同用途土地之间权属界线不清、权利归属不明,引发诸多矛盾纠纷。那么实施统一登记后可以更好厘清当事人之间的不动产权利界限,减少权属纠纷,提高登记准确性和权威性,更好地维护当事人不动产物权。

2、是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的重要内容,有利于提高政府治理效率和水平,减少政府行政成本,提高政府的公信力,方便企业和群众,减轻当事人的负担。

3、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必然要求,对于保障不动产交易安全,维护不动产市场的正常交易秩序,具有重要作用。

4、从国家层面来说,全国范围的房地产数据联动有助于摸清全国房地产市场的实际情况。房地产调控的优化也依赖于房产信息的全面化,会使得调控政策的出台更加有效和精准,自然也有利于房地产长效机制的有效落地。

综上所述,简单来说就是加大保护了产权人的合法利益,提高了政府治理的效率和水平,为完善未来的市场经济打好基础。

第二、当我看到这则新闻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那么房产税是不是要来了?

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

房产税可能真的在2026年要来临了

,这篇文章里面说过房产税征收的逻辑和相关的政策预期。无疑全面推广建立不动产登记制度是在为征收房产税夯实基础。开展不动产统一登记,其最大的意义在于为现代国家公共财政提供基础,这为我国未来税制改革奠定基础。我们简单地来梳理一下如果房产税要征求,需要有几个支撑。

1、

信息数据支撑,全面实现不动产统一登记并立法,这就是在建立大数据平台,摸清底数。

按目前房产税征收的试点城市上海和重庆来看,只是在做压力测试。但是如果是全国推行的话,就需要数据做支撑。一是要摸清底数,二是有一些炒房的人在全国各地都有房产,在征收的方式上面就会存在漏洞。三是通过数据能科学地给房地产市场进行把脉,新闻中有体现:“累计颁发不动产权证书7.9亿多本、不动产登记证明3.6亿多份,此外,2000多个市县同步颁发电子证书证明3.3亿多本。”人均近1一本,这是什么概念,当然我这个说法不科学,很多人会说我们家就没有,那么你就是被平均的。

2、

政策依据支撑,我们先来看国家不同部委的政策。

近日,财政部原部长楼继伟在期刊《比较》上发表了《新时代中国财政体系改革和未来展望》一文,文中称在经济转为正常增长后应尽快开展房地产税试点。文章一经发出,在房地产市场乃至全社会引起轩然大波,这可能是房地产税扩大试点重出江湖的强烈信号。

2021年10月23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作出决定,授权国务院在部分地区开展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工作。试点五年,是因为立法法规定授权有期限,

试点给予了五年时间,5年后就是2026年。

2022年3月16日消息,近日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房地产税改革试点依照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授权进行; 综合考虑各方面的情况,2022年内不具备扩大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城市的条件。

综上所述:2021年全国人大已经做出决定,要在未来5年时间全国试点征收房地产税,因为疫情的原因,2022年财政部暂缓了该政策的执行,但最终还是会在5年内加入更多的城市试点。这项工作的推进可能会比较缓慢,但是迟早是要来临。

3、

房地产市场自身的情况倒逼出房地产税会加快进场

。我们先来看一组不完全统计的数据:

财政部数据显示,2022年,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66854亿元,大约6.69亿的规模,比2021下降23.3%,202年约为8.7万亿,以此类推2023年的土地财政收入或继续下降。

据不完全统计2001年,全国国有土地出让金,大概1300亿元,这个数据那会占地方财政收入的17%。到了2011年,这个数据就膨胀到3.3万亿,相当于地方财政收入的63%。2021年8.7万亿元与2011年相比较,十年时间,翻了两倍多。

根据中原地产数据,2020年全年,上海卖地金额接近3000亿,而上海的财政收入是7000亿,占比超过了四成;广州卖地金额2563亿元,财政收入6155亿元,占比达到了四成;西安卖地金额1058.37亿元,财政收入是1541亿,这个数据就很高了,占比接近七成。各地财政收入对土地财政收入的依赖很大。

综上所述:很明显现行的土地财政收入是难以为继的,

以上几组数字,我们重点拿两组数据对比,就是房地产税的规模大约3万亿,2022年的土地财政收入约8.7万亿。记住8.7万亿这个数字会逐年下滑,如果每年下滑20%,2026年的土地财政收入约为3.52万亿。每年房地产税的征收规模据不完全统计,税收规模估计在3万亿左右。那么如果到时土地财政不行,正好房地产税收可以顶上,当然房地产税是一项利国利民的税制。

综上所述:房地产税如果不出现太大的意外,一定会在未来两到三年全国多地试点,逐步面向全国。

第三、现在房价是降了吗?

1、3月份的时候,全网都是在发布楼市小阳春来了,房价要大涨了,确实在3月份有好多城市同比销售量都在上涨,也有一些楼盘涨价,准备逆天改命。今天是4月27日,现在看到的全国消息是小阳春这么快就结束了,又是一片冰凉。

2、前些天我也写过一篇文章:

钱印这么多,为什么楼市和股市都没有起来,钱都去哪里了

。里面有一组数据就提到了一个情绪就是储蓄越来越高,中长期的贷款下降了,除了刚需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的,大多对楼市的情绪在观望,但又怕资产贬值,全存到银行去了。

3、事实是房价目前在长期来看不具备投资属性,只有在核心的地段才会保值,其他的地段就满足宜居就行了。如果手上房子多的,3月份的小阳春没有出手的,可能是错过了这一波行情。

综上所述:

楼市已经失去了金融投资属性,选择改善性需求的应该会有好的机会。全面实现不动产统一登记,征收房地产税全国推行是利国利民。

(漫漫人生路,依然不忘初心,感谢你的7分钟陪伴,喜欢的朋友点关注)

光学测试仪

三次元光学影像测量仪

上海光学影像测量机厂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