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谢伟锋

“女性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和感情体验,但在叙事逻辑上我不觉得男女之间有太大的区别,我们需要对世界有一个整体的想象。”近日,在第一届华语编剧黄金周大会——女性之光趋势创作沙龙上,《画皮2》编剧冉甲男如是说。

近几年,大女主影视剧强势刷屏,《甄嬛传》《楚乔传》《如懿传》……被各种超级玛丽苏剧情加持了的女主打造出一部又一部爆款剧。翻翻背后的编剧名单,流潋紫、王小平、杨涛、陈岚等赫赫大名,皆是巾帼人物。最近让各地语文老师都坐不住的爆款剧《知否知否》,除了让赵丽颖、冯绍峰官宣发糖的CP继续大热之外,坐镇创作中枢的两名女编剧曾璐、吴桐也爆得大名。殊不知,多年前的神剧《战长沙》也是出自这两名女将之手。

忽如一夜春风来。华语影视编剧的“她”力量快速成长,市场和观众既是见证者,也是投票人。一部爆款影视作品要经历怎样的道路,也绝非仅凭借人的意志来操控的。影视是集体艺术,如果没有组织矛盾、制造悬念、营造情境等四梁八柱予以支撑,很可能就成为沙滩上建房子,成为镜花水月。因此,讲故事的编剧成为关键一环,也是核心力量。

之前,严歌苓、琼瑶、王海鸰等女性作家靠自身小说成功转换IP,继而成为头部编剧人。对于更多的女编剧来说,依靠文字在影视创作中且歌且行,除了有来自于前行者的榜样效应,更大的愿景是在影视剧行业中构建自己的一席之地。第一届华语编剧黄金周大会——女性之光趋势创作沙龙的头脑风暴中,就有这样的落脚。

“把女性和男性创作成层面放在二元论讨论是不是已经有点过时了?”沙龙上,《绣春刀》编剧陈舒直抒胸臆,也同时道出了很多人的声音,它表达出在影视创作中,性别的界别正在彻底地脱敏,大家更在乎的是用作品来说话。

观众对影视作品的欣赏、感知能力越来越强,如何让观众对作品心服口服,这离不开编剧“功到自然成”的扎实基础。编剧韩家女谈到《我不是药神》的创作经历时表示,《我不是药神》初稿只能算是一部还算及格的艺术品剧本,当时的剧本水准离影视化还有很遥远的距离。于是,韩家女花费了两年时间,与主创人员一起打磨,一起雕琢,才有了最后呈现在观众面前的作品。

影视作品皆称是编剧的心血之作,但是究竟是珠玉还是瓦砾,区分良莠的分水岭,很大成分在于编剧“敲敲打打”的朴实方法论。要见珠玉,就要打破包裹在外的糙石。“她”山之石,可以攻玉。让更多优秀的女性编剧成为“幕后之王”,从而发挥她们善于从小事观全局的原生态视角,这也是现在影视创作能够渐入佳境的路径之一。

陈舒在沙龙上说到“很多伟大的艺术家其实心里都住着一个女性的灵魂”,这当然不是女权式的先入为主,而是对艺术创作的“心有戚戚然”——勾勒有血有肉、个性鲜明的人物,撰写跌宕起伏、百转千回的剧情,在见事见人又见心的创作过程中,一个敏感的灵魂,不可或缺。

利民之事,见于细微。此次沙龙上,吴天明青年电影专项基金总监吴妍姸就谈到每年举办编剧高级研习班,其中女编剧数量不在少数。在可能的时候轻推一掌,让更多的女性编辑在未来能够将梦想照进现实,这是来自观众们的呼吁之声,也是“她”时代的应有之义。(谢伟锋)

上海影像测量仪质量好

ogp投影仪

上海光学影像测量机服务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