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公司债发行的主要特点非上市公司如何发行企业债
公司债发行的主要特点
(一)发行规模大幅增长,私募发行增速可观
一是发行主体扩容,发行规模迅速增长。此前,公司债发行主体仅限于境内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的境内股份有限公司、证券公司,新办法将发行人扩大至除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外的所有公司制法人;发行审批流程也大幅简化,公开发行取消了保荐和发审委制度,证监会自受理发行文件之日起三个月内须作出是否核准的决定并出具相关文件。
二是私募公司债发行占比较小,但增速可观。此前交易所私募品种主要是创业板上市公司发行的私募债券及中小企业私募债,新办法专门设置了“非公开发行及转让”章节,建立全面的公司债券非公开发行制度,规定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只需在发行完2成后五个工作日内向证券业协会备案,发行效率大幅提高。
(二)发行利率下行,成本优势明显。
近期,投资者对公司债的一级配置需求旺盛,投标倍数高企,中标票面利率多位于区间下限,大多低于银行间市场同评级、同期限的中票收益率,部分债券票面利率大幅低于同期限银行贷款利率。
(三)发行主体结构较为单一,房地产公司债占比过半 。
从公司性质看,债发行主体多为国有企业。据 Wind 数据测算,2015 年以来民营企业在公司债发行企业中占比约为 16%,此类债券余额在公司债券总余额的占比仅为 4.68%,大部分民营企业尚不能享受公司债扩容的政策红利,资金紧缺的中小民营企业更是难以达到发行要求。从行业分布看,新办法下的新公募公司债供给多数来自房地产公司, 房地产债异军突起,主要由于之前境内市场对房地产债券发行限制严格,且房企境外或信托债务融资成本较高。例如恒大债主体评级 AAA,近期发行的 2 年、3 年、5 年可回售公司债发行利率分别为 5.3%、5.38%和 6.98%,而恒大地产今年 2 月发行的 5 年期美元债利率高达 12%。新办法大幅放松房企发债要求,且大部分房地产债可获得交易所债券质押回购资格,发行成本低廉刺激大量替换高息存量债务的需求。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