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公募容不下良心基金经理基金经理吕琪
猴年伊始,有关“最有良心基金经理”被罚的消息在网络上刷屏。为什么要对吕琪予以处罚?究其原因在于,吕琪扮演了“良心基金经理”的缘故。今年1月6日中午12:10,吕琪在其个人微信圈中发言:“郑重提示:建议有其他投资渠道的客户赎回,今年本人管理产品大概率不能赚钱。听不懂我说话的把我的话读十遍。”不过,该消息发布不足半小时就被删除了。随后晚间,吕琪在其朋友圈发表声明称,本人于1月6日中午发表的关于对专户客户的赎回建议纯属个人不成熟想法,仅仅是由于近期业绩压力巨大而产生的不成熟的观点,并不代表兴业全球基金官方观点。1月7日,兴业全球基金发布澄清公告,指出吕琪通过个人社交工具对特定朋友圈发布的言论有一定的朋友交流性质,仅为其个人言论,并非公司官方观点。同时,兴业全球基金表示对中国资本市场的长期稳健发展充满信心,并且承诺将用自有资金5000万在未来3个工作日内购买旗下偏股型基金。
但事情显然并没有到此为止。从猴年第一个工作日的“红头处罚单”来看,“良心基金经理”为此付出了代价。兴业全球基金公司表示,“公司员工对外发表投资相关言论,应当保持应有的客观、理性和审慎。专户投资经理吕琪违反了公司制度要求,并给市场造成不良影响,公司就此事对相关人员及分管领导进行了处罚。公司会加强对员工个人言论的管理,强调对投资相关言论需遵循审慎原则。”
而兴业全球基金的说法显然是让投资者难以接受的。毕竟1月份的股票走势,充分表明了吕琪建议的正确性。吕琪的建议才是真正的保持了“应有的客观、理性和审慎”,这也进一步证实了吕琪并非胡说八道,而确实是“业界良心”。但却因此以“违反了公司制度要求”而受罚,这是投资者所不能接受的。毕竟吕琪的建议极大地保护了投资者的利益,而且也不存在“给市场造成不良影响”的问题。因为在1月6日下午,股市还是稳步走高的。强加在吕琪身上的“罪名”其实是“莫须有”。
这暴露出公募基金利益机制的弊端。虽然吕琪的建议有利于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但却危及到基金公司的利益。因为如果投资者都听信吕琪的建议赎回基金,那么基金公司的基金份额就会大幅下降。基金份额下降了,甚至没有了,基金公司也就提不到管理费了。因此,尽管吕琪的建议是正确的,但最终因为危及到公司的利益、危及到整个公募基金的利益而受罚,这也就不足奇怪了。毕竟这是由公募基金的利益机制决定了的。
这其中所反映出来的弊端是什么呢?就是公募基金的利益与投资者的利益是不一致的,有时甚至是对立的。公募基金虽然是代投资者理财,但公募基金的利益与投资者的利益是有出入的。这就使得公募基金在有些情况下并不会维持投资者的利益,甚至因此做出一些“没良心”的事情出来。而对于吕琪来说,要想做“良心基金经理”,就别在公募基金里混下去了,做私募基金才是最好的选择,否则,你就只能昧着良心做事。毕竟公募圈子容不下“良心基金经理”。
本文来源财富动力网,未经财富动力网书面授权,禁止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合作请联系:周先生(020-6621837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