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公募基金需做好风控让百姓放心选择基金风控
日前,《国际融资》杂志记者采访了西部利得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简称:西部利得)督察长赵毅先生。赵毅先生拥有长达21年的证券投资经历,这让他对公募基金的风险管理体会深刻。他认为:“做好风险管理至少要具备两个必要前提:一是公司建立全面风险管理文化,使风险管理理念深入人心;二是公司内部各部门、人员之间一定要有顺畅的沟通机制和有效的协同机制。”
做好风险管理至少要具备两个必要前提
记者:对于市场来说,公募基金公司的风控体系一直属于比较神秘的一部分,您能否为我们谈谈它是如何搭建与运行的呢?
赵毅:相对“风险控制”,我更喜欢“风险管理”一词,后者更能反映基金公司在经营与管理过程中对各种风险进行应对的真实过程。通常基金公司的董事会在制定发展战略规划的同时一并制定公司的风险管理目标,确定公司的基本风险管理制度、风险管理组织框架,并对风险管理的结果最终负责。而以公司总经理为首的经营班子负责落实这些目标,并对这些制度和组织功能进行不断完善、细化,使其行之有效。
基金公司经营运作过程中,会面临各方面的风险,而最主要、发生频率最高的当属与投资相关的风险,主要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三大类。这类风险主要由投资部和风险管理部共同承担,这两个部门相对独立、相互制约、相互配合。投资部作为投资风险的直接管理部门,承担投资研究、投资决策、投资交易过程中的市场风险评估和管理、投资合规风险管理、投资操作风险控制。基金经理和投资经理是所管组合风险管理的第一责任人。投资之外的其他各类风险则由相关业务部门承担管理职责。而作为公司全面风险管理的牵头部门,风险管理部主要承担投资合规监控、投资组合风险的监测、评估、管理,也起到对投资人员的监督作用。
记者:您认为基金公司应怎样才能做好风险管理,打造自己的风险管理文化?
赵毅:从公司风险管理的实践中来看,做好风险管理至少要具备两个必要前提:一是公司要建立全面风险管理文化,使全员、全程、全面的风险管理理念深入人心;二是公司内部各部门、人员之间一定要有顺畅的沟通机制和有效的协同机制。意识清晰、职责明确、流程完善、人员协同,才能真正做好风险管理工作。
我一直提倡“风险管理职责前置,以有效的全面风险管理提升公司和个人价值”理念。不了解风险管理的人认为风控都是公司风险管理部的事,这是较普遍的一种错误意识。风险源自业务,风险管理就该融于业务。因此,风险管理的第一主体应该是公司的每一位员工,他们都有责任对自己所办理的业务进行第一关口的风险识别、评估和管理。把风险管理有机地体现在每一项业务的开展过程中,而不是把风险管理的职责割裂地交由后端的风险管理部,这就是风险管理前置。当基金经理在构建策略、配置资产、选择标的、确定交易方案时,应该充分地评估各种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再投资风险以及操作风险,同时平衡收益目标和风险水平,选择适当的风险管理工具,准备各种风险危机预案。基金经理的风险管理职责加大了他的投资管理的内容和难度,但他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直接意味着他的投资管理能力的提高,他个人的市场价值自然而言地得到提升。当整个公司的风险管理水平提高了,公司的品牌价值自然也提升了。
基金公司承担着维护金融市场稳定的社会责任
记者:请您谈谈基金公司应该如何处理股东、员工和投资者的关系,才能让财富管理制度更好地发挥效力?
赵毅:维护股东、员工和投资者的利益是基金公司的使命和社会责任,基金公司也承担着维护金融市场稳定的社会责任。投资者、股东和员工的长远利益是一致的,都能通过公司的良性运作得以保障。首先,基金公司的职责就是管理受托资产,履行好受托职责、公平对待投资者和切实维护投资者利益是基金公司一切工作的出发点。而做好投资管理,努力达成投资者收益目标,做好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公平交易管理和信息披露,防范内幕交易、利益输送等违法违规行为,是完成这一首要职责的重要方面。再者,维护股东的合法权益,为股东的投资贡献收益和价值是第二方面的责任。最后,员工的个人竞争力和个人价值应该在履行上述两方面职责的过程中得到不断提升和实现。基金公司通过适当、多种形式的激励可以充分调动员工,特别是关键岗位人员的主动性、创造性和责任心,为投资者贡献财富,为股东创造价值。
记者:2017年9月,国家证监会发布《公开募集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流动性风险管理规定》,并专门针对货币基金制定了特别规定。有观点称,未来超大规模货币基金加速扩张的势头可能就此终结。请问您是如何看待未来货币基金的发展趋势的?
赵毅:一个国家的货币基金总体规模是与这个国家的经济规模、经济周期、货币政策和监管规则等因素相关的。美国做为第一大经济体,其货币基金的发展也经历了几个起伏周期。反观中国的货币基金规模也可能会有波折,但未来依然可能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当然,近几年中国货币基金规模的快速增长,确实也出现了一些管理环节中的问题。随着监管导向的日益清晰、监管措施的日渐明确和细化,货币基金可能会面临一定阶段的规模缩减。但同时也意味着货币基金的管理模式将更加成熟稳健,未来将可能迎来更加良性的长足发展。
记者:您认为《公开募集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流动性风险管理规定》新规实行后,会给基金投资者带来哪些影响;对公募基金行业又会带来哪些影响?
赵毅:在投资相关风险中,流动性风险在过去是一类比较容易被忽视的风险。但在投资运作过程中,很多与投资相关的风险往往都可以通过流动性风险的形式表现或爆发出来。因此,对流动性风险的管控相当重要,它具有关键、综合性的特征,想管住、管好也比较复杂。证监会这项管理规定的出台,进一步扩大了过往狭义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外延,将流动性风险管理要求覆盖到基金成立及投资运作全流程,抓住了流动性风险管理的要害。流动性风险的管理不再仅是基金经理和风险管理部的事情,还要涉及到产品设计部门、基金运营部门、市场营销部门,更多的部门都要从不同角度承担一定的风险管理职责,并且需要彼此衔接、协调好。基金经理做好投资运作中的组合流动性风险管理,不仅要监控好、做好组合资产的变现,还必须从组合流动性需求端评估申购赎回特征、持有人结构等因素对流动性风险的影响。
公募基金成为让老百姓投资放心的选择
记者:《公开募集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流动性风险管理规定》实行后,西部利得为此做出了哪些调整?
赵毅:自该项规定出台以来,西部利得高度重视,在五个方面作出了积极应对:一是对公司流动性风险管理制度体系进行了重检和完善,从制度层面明确流动性风险管理要求。二是对公司既有流程进行梳理和优化,建立和细化产品设立、基金申赎、投资运作、风险监控、信息披露等各环节流动性风险管理流程。三是继续加强投研队伍建设,自2017年三季度开始进一步加大了选聘投研人员的力度,陆续充实了一批具有出色投资业绩、经验丰富的投资管理人员,旨在进一步提升公司投资管理能力和市场号召力。四是继续提高营销能力,增聘人员,拓宽销售渠道,加强公司品牌宣传。五是遵照管理规定的要求,调整资产类别配置结构,进一步分散组合资产到期期限,提高流动性水平,把现有的天添富货币基金等主力产品继续做大做强。
记者:公募基金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外部的监管以及内部的督查风控与稽核,请您预测一下未来公募基金的监管趋势,以及内部的风控稽核模式会出现哪些变化?监管与内部风控在未来应怎样协调与配合?
赵毅:为了中国金融市场的长治久安,让金融市场更好地为实体经济发展服务,严监管的局面应该也势必会持续下去。从外部来讲,公募基金行业应该坚持市场导向,遵守市场规则,坚持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从内部讲,基金公司一方面应该继续加强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合规管理的文化、意识、机制建设。监管指令不应该成为基金公司开展风险管理的驱动力,风险管理应该成为基金公司自身发展的内生需要。在法制和市场原则的基础上,在维护投资者和股东利益的前提下,依据证券市场和行业发展的变化,结合公司实际情况,适时地调整风险管理的目标,自觉自愿地开展具有特色的各项风险管理,让风险管理和合规管理成为每个公司业务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此外,确保基金公司持续发展的源动力离不开投研实力的不断增强,基金公司应继续通过各种方式提高自身的投资研究能力,切实为投资者带来更稳定、优秀的投资业绩,增强投资者对公募基金的信心,使公募基金成为老百姓投资的放心选择。
198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06年毕业于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商学院并获得MBA学位。先后从事过大学教师、民营科技企业行政管理、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等职业。1996年进入证券行业,先后担任华夏证券公司股票自营业务交易员、研究员、高级投资经理,华夏基金公司全球能源及原材料行业研究员、全球股票投资策略师、市场风险管理小组组长。2015年担任西部利得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风险管理部总经理,现任督察长。
基金工具箱:
必读资讯:
24小时要闻滚动
基金经理后市观点
基金深度研究
基金赚钱榜:
基金排行
主题基金
基金重仓股:
重仓股
增持股
减持股
基金交易:
新发基金
基金经理
智能投顾:
灵犀智投
公募FOF集锦:
FOF专区
|
FOF研讨会(北京)
|
FOF研讨会(深圳)
|
FOF研讨会(上海)
|
FOF征文
本文源自国际融资
更多精彩资讯,请来金融界网站(www.jrj.com.cn)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