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公募基金降费靴子落地九泰锐益基金
基金观察
公募基金降费“靴子落地”!近日,易方达基金、华夏基金、南方基金、广发基金等多家公募基金公司公告称,自7月10日起旗下部分存量产品管理费率调降至不超过1.2%,托管费率调降至不超过0.2%。
证监会于7月8日发布公募基金费率改革工作安排,主要包括:坚持以固定费率产品为主,推出更多浮动费率产品;降低主动权益类基金费率水平;降低公募基金证券交易佣金费率,相关改革措施涉及修改相关法规,预计将于2023年底前完成;规范公募基金销售环节收费,预计于2024年底前完成;完善公募基金行业费率披露机制。
本次费率改革对投资者、基金公司,以及整个基金销售和服务链条会有何影响呢?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楚涵
调整后管理费率为1.2%,托管费率为0.2%
近日,易方达基金、华夏基金、广发基金、南方基金等多家公募基金披露降费公告。记者梳理发现,本次降费对象主要为主动权益类基金产品,降费主要集中两项费用:管理费和托管费。其中,基金管理费是基金支付给基金管理人的费用,大多数基金的管理费率为固定费率;基金托管费,是基金支付给基金托管人(主要为具备资格的商业银行等)的费用。在调整后,管理费率为1.2%,托管费率为0.2%。
主动权益基金包含普通股票型基金、偏股混合型基金等基金。从当前的费率情况来看,以主动权益基金中基金数量较多的混合型基金为例,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截至7月9日,在7835只混合型基金(按证监会基金分类标准,下同)中,逾六成基金管理费率超1.2%,其中九泰锐益混合(LOF)C、九泰泰富灵活配置混合(LOF)C等多只基金管理费率超2%;逾六成基金托管费率超0.2%。
据测算,随着公募基金费率改革各项措施渐次落地,公募基金收费规模将不断优化,预计2025年主动权益类基金管理费率将较2022年下降约26%,投资者投资成本将显著降低。
“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备受市场诟病
对于本次公募基金费率改革,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围绕投资者关心、关切的问题,证监会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市场意见,根据行业发展实际和投资者需求,制定了公募基金行业费率改革工作方案。
近年来,“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一直备受市场诟病,市场一直在呼吁基金降费。投资者苏先生表示,平时买基金更关注基金投资的行业和基金经理,基金能赚到钱才是最实在、最重要的。
数据显示,2022年,公募基金亏损总额达到了1.45万亿元,然而,2022年基金管理费收入小幅增长,所有披露年报的基金管理人(包括基金公司、券商、保险资管等)从基金资产中获得管理费收入达1442.43亿元,较上年增加24.24亿元,增幅约1.71%。
值得关注的是,市场也在期待更多浮动费率产品的推出。“将基金费率与客户的持有期以及持有期下的投资结果挂钩,这样有助于客户真正树立长期投资的理念,减少基金的负债端波动,同时也有助于基金管理公司减少‘规模冲动’,更多考虑客户利益,避免在高位发行基金造成客户体验不佳的问题。”盈米基金且慢高级研究总监杨晓磊提到。
推动资本市场主体的优胜劣汰
本次降费有何影响?对于机构,降费是一场“挑战”。“通过降费能让利投资者,也将推动资本市场主体的优胜劣汰,不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个别金融机构将被迫出清,而更具备实力的市场参与者则能够继续在市场中发力,让市场格局获得重塑。”华南地区某基金业内人士表示。
易方达基金表示,此次费率改革有利于推进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优化公募基金费率模式,稳步降低行业综合费率水平,有利于提升投资者获得感,促进权益类基金的进一步发展,并促使行业健康发展与投资者利益更加协调一致。天相投顾基金评价中心提到,短期来看,在基金公司管理规模难以快速变化的情况下,降低费率会直接导致基金公司收入降低,这对于基金公司的运作将产生一定的负面冲击,比如维持运营、投研、人力的投入可能直接减少。从长期来看,整个行业竞争加剧导致效率提高,最终使得整个市场受益。
事实上,公募基金降费,将会对整个基金销售和服务链条产生影响。“比如银行等基金销售机构,除了基金之外还可以销售包括私募基金、保险、信托等多类金融产品,在基金管理费率下调,尾随佣金收入下降的情况下,银行可能更愿意销售费率更高的其他金融产品,从而可能导致公募基金规模的下滑。”上述华南地区某基金业内人士提到。
杨晓磊提醒,投资者应该通过学习提升自己的投资认知,了解不同的产品有不同的风险和收益,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建立自己的投资框架,不能把降费和正收益挂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