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1、深圳江浩电子申请矩形刀片式铝电解电容器及其制造方法专利,寿命长2、钛白粉的后处理包膜工艺3、三星新旗舰不再出厂贴膜,这门手艺或将成为历史

深圳江浩电子申请矩形刀片式铝电解电容器及其制造方法专利,寿命长

金融界2024年10月22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深圳江浩电子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一种矩形刀片式铝电解电容器及其制造方法”的专利,公开号CN 118762933 A,申请日期为2024年8月。

专利摘要显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矩形刀片式铝电解电容器,包括有矩形壳体、放置于矩形壳体内的多个电容器单体、以及用于将所述电容器单体封装于壳体内的盖板;其中,所述电容器单体包括正极铝箔片、负极铝箔片、设置于正极铝箔片与负极铝箔片之间的电解纸、以及将正极铝箔片、负极铝箔片和电解纸包覆于内的包膜;所述电解纸设置有放置正极铝箔片的夹层,所述负极铝箔片设置有容置空间,所述正极铝箔片放置于电解纸的夹层中并与电解纸一同放置于负极铝箔片的容置空间内;所述包膜包覆在负极铝箔片的表面。本发明矩形刀片式铝电解电容器制造工艺简单,质量高,且便于后续维修,寿命长。

本文源自金融界

钛白粉的后处理包膜工艺

钛白粉

一、 概况

钛白粉主要应用于制造涂料,世界上60%的钛白粉用于涂料生产,特别是金红石型钛白粉,大部分被涂料工业所消耗。用钛白粉制造的涂料,色彩鲜艳,遮盖力高,着色力强,用量省,品种多,对介质的稳定性可起到保护作用,并能增强漆膜的机械强度和附着力,防止裂纹,防止紫外线和水分透过,延长漆膜寿命。

据国家化工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钛白分中心和钛白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处统计,2019年,全国能维持正常生产条件的41家全流程型企业的综合产量达318万吨,同比增幅为7.69%。

二氧化钛表面处理技术(包膜技术)是后处理核心技术。表面处理决定产品的使用性能、适应范围。表面处理技术是国内外生产商非常重视并大力进行研发的课题。

为什么需要表面处理?

1. 未经表面处理的钛白粉在很多涂料的介质(基料)中不能很好地分散,致使着色力、遮盖力差;

2. 制成品不耐日晒雨淋、容易失光、颜色变黄、粉化等,即大家所说的耐候性、抗老化性能差;

3. 对于像化纤钛白、对光和热敏感性等一些个性要求更无法满足。

表面处理方法分类一般多采用中和法,即在一定温度下在浆液中加入酸性(或碱性)包膜剂,再以碱(或酸)中和,使包膜处理剂沉淀在二氧化钛粒子表面上的方法。

二、无机包膜

硅包膜 硅酸钠,硅的卤素化合物,乙酸硅,有机硅化合物

无机包膜

铝包膜 硫酸铝、偏铝酸钠、氯化铝等铝的盐类

无机分散剂:六偏磷酸钠、焦磷酸钠、碳酸钠、碳酸二氢铵、偏硅酸钠等。通常使用六偏磷酸钠和偏硅酸钠最多。

无机包膜作用:钛白颗粒表面用铝或硅的氧化物包覆以增加耐候性、抗老化性、改善钛白颗粒在介质中分散性。

三、有机包膜

有机包膜的主要作用:提高二氧化钛在各种介质中的湿润、分散和流变性能,在贮存期间可以减少水分的吸收,使颜料中的附聚物减少。即改善遮盖力、消色力、吸油量等指标。

有机分散剂:主要是烷醇胺类和多元醇

按用途:

涂料有机分散剂:胺、醇胺类、硅烷类,主要是季戊四醇、三羟基甲基丙烷、三羟基甲基乙烷、三乙醇胺、二异丙醇胺、单异丙醇胺、聚乙二醇、新戊二醇等。

上述表面处理剂中三乙醇胺效果较好,但会使漆膜的干燥时间延长。三羟基甲基丙烷的效果也不错,但它不适用于造纸钛白粉,因为它在纸浆中会起泡,使纸张在干燥时表面产生小孔。国外多将TME(三羟基甲基乙烷)用于通用型钛白粉,效果显著,只是价格较贵,国内尚不能生产。

塑料有机分散剂:2-甲基硅烷、聚乙醇、三乙醇胺等。

造纸有机分散剂:多采用有机硅,主要成分为聚硅醇和聚硅醚

这里特别要提及的是有机硅表面处理剂,具有以下功能:①降低产品吸油量,增加涂料的流平性,降低涂料的粗糙度;?????②显著降低钛白粉的光敏性,提高钛白粉的耐黄变性;?????③提高钛白粉的粉碎效率,节约能源和时间;?????④帮助颗粒微粉化,提高钛白粉的分散性;?????⑤具有防潮效果,延长钛白粉的储藏期。

?

湿法加人

加入方式(通常都在无机表面处理后加人)

干法加入

用量:一般占二氧化钛质量的0.1%~1.0%,常用量0.2%-0.6%。

国内外钛白粉对比:国内偏重于含钛量、筛余物、电导率等指标,忽略流动性、润湿性、润滑性等加工性能指标,所以往往跟进口钛白粉相比,有时候指标基本相差无几,但应用性能却相差很多。

三星新旗舰不再出厂贴膜,这门手艺或将成为历史

不久前,三星方面正式推出了新一代的“安卓机皇”Galaxy S22系列,而按照惯例,在新机即将上市前的造势活动是免不了的。近日官方就透露,此次Galaxy S22系列将不再自带出厂屏幕贴膜,其首次配备了最坚固的铠甲铝(Armor Aluminum)材质,并首次在机身前后都使用了康宁大猩猩Victus+玻璃,也是最坚固的三星手机之一,如有屏幕贴膜需要的用户则需另行购买。

尽管买手机后贴膜是一件源远流长的事儿,但可能从三星的Galaxy S22系列开始,手机膜或许就要消失了。事实上,贴膜这件事在手机上出现的时间可能比大家想象的要早得多,由于手机自诞生以来都是高科技产品,而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还属于价值高昂的商品,所以自然也受到了消费者的更多呵护。

在触屏机型出现前,也就是带有实体键盘的功能机时代,为了保护手机会有消费者使用全覆式的包膜将机身全部包裹起来,而如今看起来土味十足的手机贴钻就正是包膜的“遗产”。甚至为手机贴膜就与曾经家中的电视、洗衣机等大件家用电器罩子,是几乎一回事。

到了触屏时代,触控操作也成为了这类手机的卖点。但最早的触屏手机使用的还是电阻屏,其需要通过压力变化来算出触碰的位置,特质就是需要依赖表面具备良好导电性的ITO(纳米铟锡金属氧化物)涂层,来将电信号输送到处理器,所以也导致了电阻屏要往往要配备手写笔才能实现精准操作。

但问题是为了实现将屏幕按下去以达成压力的传感,电阻屏的ITP涂层就像如今大家所熟知的疏油层一样,是直接涂抹在基材表面、并直接与空气接触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属于“易耗品”,长期使用也大概率会被划花。为此,最早大家会使用PET保护膜(聚酯薄膜)这种常用的印刷包装耗材来保护屏幕。而PET膜作为塑料膜,主要特性就是材质较硬,长期使用也不会像PVC材料那样发黄,但缺点就是硬度和彩虹纹不可得兼。

到了2010年,随着划时代的iPhone 4将电阻屏打落深渊,智能手机也进入到了电容屏的时代。尽管电容屏的最外层是玻璃盖板,相对于电阻屏更加耐用,但奈何彼时的智能手机价值相对高昂,甚至于直到今天为止,高端机型的价格也要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对可观的一部分。所以这一时期有商家从iPhone 4的钢化玻璃机身中汲取到了灵感,推出了玻璃膜。

消费者对于手机贴膜的需求,也促使了“天桥贴膜”的出现,彼时贴膜无疑是门“技术活”,翘边、起泡、白边、彩虹纹、歪斜等等情况,相信在大家多少也遇到过。尽管手机贴膜的生产商也在与时俱进,灰尘贴、酒精擦拭纸、干擦拭纸、定型框等自助贴膜工具的诞生确实让贴膜师傅的存在意义被削弱,然而显然并非所有人的动手能力都在线。

既然贴膜成为了消费者的共识,那么为了讨好用户,手机厂商直接用自动化流水线将膜贴好也成为了一种共识。尽管在愈发严酷的市场竞争中,手机出厂自带贴膜缘起哪家已经不可考,但结果是如今除了苹果的iPhone外,其他Android阵营厂商基本都将手机出厂自带贴膜作为了标配。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或许是既然消费者都爱贴膜、且友商都搞出厂自带贴膜,不做就等于削弱了自身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手机厂商显然不会不知道贴膜会影响手机的显示效果,毕竟再出色的屏幕素质、再高的亮度,在经过了贴膜的覆盖后都会打折扣,甚至还影响手感,但奈何消费者乐此不疲,甚至让贴膜已然成为了一种惯性。当然,也不是没有手机厂商在前一年还高调宣称不再给手机贴膜,但一年后态度就180°大转弯,宣布又要给用户免费贴膜了。

事实上,之所以会出现手机厂商在新品发布会上宣称康宁大猩猩玻璃有多牛、AMOLED屏幕的素质有多出色、疏油层有多耐用,但在出厂贴膜早已是标配的情况下,无疑也类似于一边宣称自己的素颜有多能打、一边又毫不吝惜地使用各种美妆的错位感。这其中的原因除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之外,屏幕本身其实并不耐刮,显然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从iPhone 4将康宁大猩猩玻璃引入智能手机行业开始,其仿佛就成为了既耐摔又耐磨的“黑科技”。但实际情况其实并非如此,要不然当年苹果为什么琢磨着要将蓝宝石应用在iPhone、iPad的屏幕上,还闹出了风靡整个手机圈的“蓝宝石狂热”。这是因为玻璃材质的问题,是硬度与韧性两大核心指标就像鱼与熊掌,难以兼得。

据了解,钢化玻璃其实属于预应力玻璃,为了提高玻璃的强度通常会使用化学或物理的方法,在玻璃表面形成压应力,但韧性的增加则会导致表面硬度的衰减。而在关乎耐磨性的硬度和决定抗摔能力的韧性上,从第四代到第六代的康宁大猩猩玻璃都选择了将重点放在了韧性上。

韧性的提升固然让大猩猩玻璃的抗摔性每代都有着质的飞跃,跌落的安全高度也从1米进化到了1.6米,但代价却是康宁方面自己都早已承认,早期的大猩猩玻璃在耐磨性上更强。事实上,这与同时期智能手机、特别是采用大猩猩玻璃的中高端机型越来越倾向于使用曲面屏有着密切的关系,而曲面屏对于玻璃盖板的柔韧性要求,无疑是远胜于直屏的。

康宁顺应手机行业潮流的决策,也让从第四代到第六代的大猩猩玻璃硬度表现都不尽如人意。根据YouTube博主JerryRigsEverything的测试显示,第四代大猩猩玻璃的莫氏硬度是5,到了五代只有3,而六代则是6。而莫氏硬度则是1812年由德国矿物学家莫斯首先提出,用金刚石这一天然最硬的矿物制成的棱锥型钻针刻画矿物的表面而产生划痕,用测得的划痕的深度来表示硬度。

但问题是一般玻璃的莫氏硬度为6.5,并且真正对手机屏幕造成擦伤、划痕的,从来都不是厂商在宣传中使用的美工刀或钥匙,因为钢的莫氏硬度其实只有5.5。这里真正的罪魁祸首其实是二氧化硅(SiO?),也就是沙子的主要成分,而这种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的物质则堪称防不胜防。所以厂商给手机贴膜的意义就在这里,别看贴的塑料膜本身并不耐刮,但也正好用被刮花的膜来提醒用户该注意保护手机了。

至于说三星方面此次为什么敢于在Galaxy S22系列上宣称不需要贴膜的保护,原因就在于其所使用的是康宁第七代的大猩猩玻璃Victus升级版“Victus+”。而Victus的纸面数据就已非常豪华,可从2米的高度跌落保持完好,同时抗刮擦性提高了4倍。在JerryRigsEverything同样测试了采用康宁Victus的三星Galaxy Note20 Ultra后,得出的结果是在7级莫氏硬度下才出现了明显的划痕。

当Victus就已经足够硬了的情况下,更何况继续升级的Victus+呢?当然,贴膜本身其实是有成本的,取消出厂贴膜也是在客观层面降低了物料成本。而这背后的逻辑,就与环保大旗的号召下三星也取消了随机附赠充电器一样。毕竟都已经花了大价钱买了康宁最新的产品,自然也就没有必要让其明珠蒙尘了。

高端铝合金门窗

高档系统门窗

高档门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