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1、大疆无人机,拍摄设置小知识1:照片格式和比例修改,实操演示2、2024领先科技奖之声|面向AI的云计算基础设施3、“大屏小屏”,关键看水平

大疆无人机,拍摄设置小知识1:照片格式和比例修改,实操演示

大疆无人机拍摄照片可选择格式。

1. 它共有两种格式选择,一是 JPEG 格式,一是 raw 格式。若不知何为 raw 格式,就别选了,因 raw 格式较专业,能记录更多色彩信息,拍摄完可拿记录更多色彩的 raw 格式到 PS 软件进一步调色处理。新手不知 raw 格式,正常拍 JPEG 格式就行,raw 格式可不选,因其会占用更多内存且也不会处理。

2. 无人机拍摄照片也可选择照片尺寸,4:3 或 16:9,调整方法如下:

- 先确定当前拍摄模式是录像还是拍照,如录视频模式,点右上角三点找到拍摄设置,都是视频相关设置,要进行照片设置需切换到照片模式,选拍照或遥控器背面右边拍照切换。

- 切换到拍照模式后再点右上角三点,点拍摄设置,从安全选项选到拍摄设置,若像我用 RCPro 带屏遥控器,可直接按下五维按键,此按键可按,按下就进入拍摄设置,是快捷键。

- 在拍摄设置里第一项是照片格式,选仅要 JPEG 格式、仅要 raw 格式还是两个都要,我一般选两个都要,照片比例选 4:3 还是 16:9,下面照片分辨率即像素,2000 万像素,固定改不了。

以上就是更改照片格式和比例的方法,分辨率固定改不了,这就是照片相关所有设置,通用设置后面会逐个录视频分享。

以上是本期视频全部内容,希望大家看后有收获。若没系统学习过大疆无人机航拍、操控和运镜,可在我视频链接点开看看。199 包含 76 节课,前 10 节已对外免费公开,可试看,觉得不错可解锁后续章节,若此平台没看到视频链接和课程,可换其他平台搜搜看,都叫航拍摄影师小北。

今天视频就分享到这,再次感谢大家支持,后面视频再见,拜拜。

2024领先科技奖之声|面向AI的云计算基础设施

202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期间,20项世界互联网大会领先科技奖获奖项目在现场发布。其中,由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申报的工程研发组项目“面向AI的云计算基础设施”获奖。

在现场发布该项目的阿里巴巴集团合伙人、阿里云基础设施事业部总经理蒋江伟表示,AI时代,基础设施的技术体系正在从过去依赖通用算力,转向现在以智能算力为主导的新阶段。在此背景下,阿里云进行了全面升级,不仅重构了硬件架构,还优化了计算、存储、网络等核心软件。

蒋江伟

“具体而言,磐久服务器是硬件层面的核心。它可以承载16张GPU卡和3.2T的Scale-Out网络带宽,构成一个超高密度的异构算力单元。在此基础上,我们利用HPN7.0高性能网络架构,将数以万计的算力单元连接在一起,组成一个拥有超过10万个GPU卡的智算集群,同时提供3.2T的跨机带宽。”蒋江伟说。

此外他还提到,阿里云推出的CPFS文件存储系统,可以实现亚毫秒级别的访问延迟和每秒20TB的数据传输速率,满足了AI应用对数据存储的需求。

“通过整合上述关键组件,阿里云打造了AI算力集群-灵骏、容器计算服务、人工智能平台PAI等产品和服务,它们共同实现了超过90%的有效算力利用率。”蒋江伟表示,目前,阿里云的AI基础设施已经为超过半数的中国大型模型企业和机构提供服务。“未来,我们将在基础设施上坚持投入和持续创新,为全球基础模型和AI应用提供有力支撑。”

世界互联网大会领先科技奖是面向互联网领域的国际性科技奖项,旨在引领科技前沿创新,倡导技术交流合作。奖项分基础研究、关键技术、工程研发三种成果类型进行征集评选。

工程研发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评审委员会工程研发组专家充分考虑成果的先进性、实用性以及应用范围的广泛性,评选出包括“面向AI的云计算基础设施”在内的8个工程研发组获奖项目。基于这些成果的转化应用,有助于行业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

点击视频,了解更多“面向AI的云计算基础设施”项目现场发布的精彩内容——

https://flv1.gmw.cn/gma/20241205/20241205174655057_6611.mp4

https://img.gmw.cn/flash/gmwplayer_x/ckposter.jpg

视频:赵鹏超、曾震宇撰文:雷渺鑫摄影:潘迪编辑:李汶键策划:李政葳

光明网出品

来源: 世界互联网大会

“大屏小屏”,关键看水平

在电视大屏看短剧是什么样的体验?最近,一批爆款微短剧首次登上电视大屏幕。有人说,微短剧直接把剧情“精华”亮出来,让观众在更短时间内获得更大的情绪价值。也有人说,微短剧丰富了电视大屏的内容生态,让看电视变得更有吸引力。不仅如此,多家广电机构还亲自上场,参与创制精品微短剧,希望将微短剧培育成广电平台业务新的增长点。

对此,也有人表示担忧:微短剧登上大屏幕,是不是在和长剧集抢市场?“快餐文化”大行其道,传统影视行业是否会受到挤压?事实上,剧情无论长短,都有各自优势。微短剧是对传统影视剧的有益补充。微短剧登上大屏幕,也是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的创新实践。大力发展文化新业态,有利于传统影视行业转换思路、更新打法,让二者在良好的内容生态下共同发展,最终形成院线电影、长剧集、短剧集、短视频的影视创作矩阵,影剧联动,大小结合,长短互补,将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8月2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文部署丰富电视大屏内容工作,提出要推动优秀网络视听作品在电视大屏播出。

微短剧的火爆已经引起传统影视行业思考。过去,一些长剧集为了追求商业利益最大化,不惜牺牲艺术品质,通过拖慢节奏、增加台词等方式“注水”,导致剧情冗长、节奏拖拉,使观众体验大打折扣。而微短剧以节奏快、反转多等特点有效调动观众情绪,满足了人们高效获取娱乐内容的需求。长剧集须直面挑战,只有更加贴近观众需求,不断调整叙事方式,创新表达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同时,制作精良的长剧集以严谨的创作态度、缜密完整的叙事结构,与观众建立更深入且持久的连接,这也进一步推动微短剧必须不断提升内容质量、拓展创作空间,才能长久留住用户。二者相互促进,有利于提升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

技术变革深刻影响微短剧生产。当前,微短剧从市场洞察、剧本筛选、广告与内容结合,再到成片初审都能通过智能平台实现一条龙生产。超高清人工智能、虚拟拍摄等新技术也已经在微短剧中得到广泛应用。比如采用虚拟制片技术拍摄的微短剧《柒两人生》、生成式人工智能创作的微短剧《三星堆未来启示录》,都得到用户广泛好评。在文化与科技创新融合方面,微短剧已经形成一套有效打法,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将进一步推动传统影视行业紧跟前沿技术,丰富创作手段,提升制作水平,推动行业提质增效。

4月30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发布“微短剧里看中国”微短剧生态合作计划。

无论“大屏小屏”关键是做出水平。短剧也好,长剧也罢,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无论形式如何变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理念是不变的,优秀文化内核是不变的,对创新的追求是不变的。期待以微短剧为代表的文化新业态加速发展,以高质量激发大流量,为文化产业提供更深入更持久的价值赋能。

(作者姜天骄),原标题《“大屏小屏”关键是做出水平》

来源: 经济日报

隔音门窗品牌

断桥铝门窗

系统门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