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合金门窗好干吗
文章目录:
1、装修能累到什么程度?2、当今普通生活中一位锅炉工的辛酸,看到最后让人潸然泪下3、求学之路的艰辛
装修能累到什么程度?
都说装修难,让一个工业设计出身、有施工资源的资深产品经理做,是不是就如鱼得水、玩出花来了?
璐哥是我司产品经理,来公司报道之前就和住范儿特别有缘分。
今年年初某一天,璐哥家要装修了,从某装修平台先后约了三个工长,每个上门的工长都是灰扑扑的样子,什么都不问就开始挥斥方遒,要“设计设计”。
璐哥心想这样的工长一看就不靠谱,又约了住范儿的客户经理,经理量完房给这套建面86㎡的房子报了14万(不含地暖、新风、窗户和定制柜),明显超出她六七万的预算(纯施工),也比平台上找的工长报价高得多。
装修还能那么贵?不如自己来,正好那段时间她要暂停一下工作,管做工装的朋友要了个相熟的工长。
开工没多久,工长就嫌弃璐哥是个“设计师型客户”,居然买十几块样砖回来挑,厨房顶上居然要刷漆,现在的年轻人真是无法理解!
当然,工长这么评价很中肯,但远远没有到位,当我们把璐哥的装修流程细细捋一遍,才发现,璐哥一个人大概干了一个装修公司的活。
自己当设计师:不好看不罢休
就拿我们的颜值革命做对比吧,每一块砖都是设计师飞到这个工厂、那个车间,从几百块形形色色的样砖里挑出来的。
璐哥也是这么干的,淘宝收藏了1000多件和装修有关的宝贝,挑水泥砖的时候订了10几家店的样砖,把每一块都铺在客厅地上比较,挑了3天才选出满意的款。
▲可以说璐哥家里用的每一样东西都是“千里挑一”了,累是真累,幸亏那时候没上班
再说中式厨房的玻璃门,淘宝和建材市场都没有想要的款式,璐哥寻了个野生建材市场里的野生铁匠,口头描述了大概款式,野生铁匠就大概给她打了个样子。
卫生间的水磨石砖也是,只因在Pinterest上一眼看中,璐哥把淘宝翻了个底朝天,终于找到一款心水的墙砖。
然而,墙砖铺在转角处要安转角条,璐哥觉得不好看,店家又不提供瓷砖切角的服务。
▲为了追求效果的转角一般把砖边削得很薄,直接把两块砖合在一起,用久易崩,璐哥家用的是左上角的美缝封边,也是比较麻烦的做法,正常是贴转角条,稳固耐用不伤人
她左打听右问问,通过朋友的朋友找到了大兴一家可以接单的工厂,自己搬了20多块需要切角的砖,从东北五环外开车到西南六环外,在那儿等着工厂切完砖再搬回来。
装修知识点
墙砖切角,是为了转角时不用阳角条,两块瓷砖相接就能贴紧,但切薄了多少会影响瓷砖使用寿命。
想切这样的砖有三种途径:工厂加工、装修公司自购机器切割、瓦工自行切割,除非是卖砖的答应切完再发货,不然这三种途径要消耗的时间、金钱成本都很高。
最高级的做法是买自带转角的墙砖,属于定制墙砖了,造价比较高。
自己找厂家:不光砍价,还管吵架
全都交给装修公司,起码还有人夹在中间当肉垫,但亲自和厂家打交道的经历真是让人欲哭无泪。
就以璐哥买橱柜为例,就近找了个建材市场下订单,算钱算了三回,回回不一样,璐哥也跟着店家一块算,心里郁闷到吐血:这种东西为什么不交给电脑算呢?
后来店家自己都算晕了,和璐哥签了最便宜的那个数,进建材市场之前天还是亮的,出来天已黑透。
橱柜安装时,不打10个电话是不会有人来的,打了10几个电话嘛,来不来看缘分。
第一次安装,送货的人说10点到,10点人没到,电话还关机,12点终于到了,工人不知道怎么安还问璐哥要图纸,这不应该是设计师提前告诉工人的吗?
于是浪费了半天时间,橱柜也没安上。
▲第二次璐哥还是先打了若干电话提前好几天约上门安装,经理信誓旦旦保证准时。安装前一天,璐哥接到一个操着浓重口音的电话,张口就是:“车坏了明天肯定来不了!”
几番交手,璐哥终于明白斯文的人是不能应付厂家的,只好开启狂暴模式,从设计师、送货的到安装工人通通骂一遍,橱柜才会正常的送到,正常的安装。
橱柜安完那一瞬间,璐哥脑中紧绷的那根弦顿时松掉,成品效果非常接近预期,如果不用管中间这么多烦心事,直接享受到装修的成果,那该有多好。
▲自己装修感觉像个冤大头甲方孙子,装再烂为了售后还得补乙方爸爸的尾款,如果对装修一无所知,发脾气也有乙方哄着,直接享受美好的家,那该有多好
自己当监工:工人不会的工艺亲自教
装修中,负责催工程进度的是工长,负责检查施工质量的是工程经理,相当于监工的角色。
大多数工艺璐哥看不懂,朋友介绍的工长牛气冲天,经常把璐哥骂得跟孙子似的,但这不重要,只要能达到想要的效果,再大的阻力都不怕,毕竟自己都辞职装修了!
自从璐哥看上了半漆半砖的施工工艺,就化身监工,从工艺、质量和使用体验几方面反复考察论证,磨着工人做。
工人和工长又开始摇摇头,瓦工不想铺砖铺一半就收,油工不想管砖漆交界处的收边问题,做成上下齐平具体要用什么工艺,太麻烦了。
油工不想细想,璐哥就只能缠着工长讨论找平材料,把水泥、石膏板、腻子的情况都过了一遍才确定下来。
▲主要是因为砖贵,厨卫刷了立邦的外墙防水漆,能省不少砖钱
另外一个璐哥从没想到的环节是排砖,厨房一般露出来的地方用贵的小砖,被挡住的地方用便宜的大砖。
但橱柜有多高、要挂在多高的位置、大砖要切多少、小砖要切多少?工人拿纸和铅笔算不清楚。
她也帮着演算,在纸上算过好几遍后猛然想起,这种东西CAD直接就能拉出来,怎么会交给工人来想呢?出错率不高才怪。
▲因为璐哥买的假小白砖是在砖面拉槽的,后期统一上美缝,看出来和真小白砖一样美,但拉槽的砖比较贵,必须省着点儿用,所以用了半砖半漆的工艺
装修知识点
之前我们讲过的半砖半漆工艺(戳这里查看)里的细节就是取材于璐哥和工长探讨出来的装修经验。
只有耐水石膏板能在顶上刷漆,但还是铝扣板比较耐造(戳这里查看)。
装修最憋屈的事,莫过于自己处理自己的客诉
装修最气到吐血的是什么?是商家、工人自己都对这一行的混乱无序习以为常,面对迟到、误工、出错这些层出不穷的小差错都持平常心看待:“你急也没用,我们就这样”。
你说说,气不气人?
璐哥定制的是双层曲面玻璃+断桥铝窗户,安装时一队从楼梯搬大的曲面玻璃,另一队卸窗户。
旧窗三下五除二就卸光光,结果一块曲面玻璃搬运时碎了一角,这就意味着新窗户安不了,材料都只能堆在客厅,等玻璃重装这期间客厅里不光铺不了砖,还得接受风吹日晒雨淋!
看到自己的玻璃被磕坏,璐哥想炸但还是强忍怒火,镇定的问工人加急做玻璃能多快?要加多少钱?
但工人显然没有理解到她想解决问题的意图,慢悠悠的说:“你好苛刻啊,你都不知道我们搬上来有多辛苦吗?”
璐哥,卒。
后期给窗户的设计师打了无数通电话,可能是设计师这种情况见得多了,面对她的怒火保持了一贯的专业性冷漠,让璐哥气上加气,气绝身亡。
▲后来补的第二块曲面玻璃比第一块大了一圈,工人要裁点窗户边才能把玻璃嵌进去,日后的保温性能会不会受影响只能亲身体会了
装修知识点
窗户要在刷漆和装窗台石之前安,因为拆窗户会把墙面糟蹋得一塌糊涂,但窗户在铺砖之前或之后装都可以。
大型玻璃搬上楼有两种方式:让工人从楼梯一点点转上来、用吊车从楼外拉上来,前一种稍微便宜但容易磕坏玻璃;后一种安全快捷,但搬运费用巨高。
最后家里呈现出来的效果很接近璐哥自己的预期,预算翻了几倍也开心(后来发现是平台上的工长报价太低了,实际做完应该和住范儿的报价持平或稍高),但个中辛苦真是不忍回顾。
你有什么辛酸的装修故事和做完才明白的装修知识点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带领大家提前避坑吗?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验和看法。
当今普通生活中一位锅炉工的辛酸,看到最后让人潸然泪下
王丰(化名)是湖北省某村的一名农民,男,一九六五年出生,高中学历。毕业后在社会上闯荡多年,当过小组组长,做过教师,当过建筑工人,做过生意,去年回老家陪伴读高中的女儿,就职于所在高中,干起了锅炉工的工作。
该高中是一所私立高中,在县城境内,学校有教师近百人,学生近一千四百人,后勤工作人员二十余名。
锅炉工只有一名,工作任务很多,主要是烧锅炉、蒸粥、蒸饭、烧热水。学校的要求是饭要蒸熟,水要烧热。
早上的工作
早上三点半,闹钟一响,王丰就得马上起床,洗漱完毕,直奔锅炉间,开始一天的工作。
生火。烧锅炉必须先生火。王丰来到锅炉旁,往灶膛内横竖放一些干片柴;接着把塑料袋或塑料泡沫放进灶膛内的木柴上面点燃,很快,火苗就“长”在干木柴上面。此时,启动抽烟机,火苗更旺了。在火苗上面再放一些小木柴,不多时,整个灶膛内木柴都在燃烧。
锅炉上水。生火后,王丰就要查看锅炉水位表的水位。如果水位低,就要打开锅炉水管开关和电动抽水机开关,往锅炉水箱里抽水,直至锅炉水位达到标准水位,才停止上水。如果灌水过满,水箱里的水就会通过蒸汽管流入蒸饭箱和蒸粥箱。如果,锅炉箱缺水,往往会把锅炉底管烧坏。所以,锅炉上水工作不能有一点儿马虎。
水塔上水。水塔安装在厨房上面的二楼,与一楼的锅炉上下斜面大概有五六米远的距离。水塔有两米宽、三米长、两米高,可装水十二立方米。全校师生一天的用水量大概在十立方米左右。水塔上面有明显的标准水位标记。王丰完成锅炉上水工作后,就马不停蹄地奔向二楼的水塔,打开水塔进水开关,让水“咚咚”地流进水塔里。同时又要将出水管开关关闭。因为学校有规定:水塔里地热水只能在下午五点之后才能开放使用,其余时间停止供应热水。水塔里面地水涨到标准水位,大约需要四个小时。如果不小心上水时间过长,就会灌满水塔,水塔里的水难以加热。下午五点钟开放用水时,水温偏低,师生们就很不满意,尤其是冬天,水温越高越好。
蒸粥。学校有一个蒸粥箱,圆形的,双层不锈钢材质,内径、内高各一米,上面放着两个半圆形的木质箱盖。王丰完成水塔上水工作以后,就快速地从二楼来到厨房开始蒸粥工作。先从米房里取出十五斤的大米或细米,倒进不锈钢圆桶里,用清水搅洗两三遍后,就算是把米洗好了。把洗好的米倒进粥箱里,加上适量的水,盖上木箱盖,就等着锅炉里送来的水蒸气蒸粥了。
烧锅炉。王丰完成上述工作以后,开始放进灶膛内的木柴也快要烧完了。王丰立马来到锅炉旁,打开炉门,就不停地往灶膛内加木柴,横一片、竖一片。柴多火焰高。不一会儿,灶膛内又是熊熊烈火。一般情况下,一满灶膛木柴十五分钟就会烧完,所以,每隔十五分钟,就得往灶膛内添加一次木柴。木柴没有人帮忙送过来,全靠王丰自己用两轮翻斗车到学校木柴存放点去拉。木柴存放点距离锅炉之间接近五十米距离。没拉回一车菜,就得往返一百米的路程。空车去,满车回,耗时十五分钟左右。所以,每拉回一车木柴放置好,就得往灶膛内添加一次柴火,生怕炉火不旺,蒸汽不足。一个早晨,从三点半到七点半,最少要烧完四车木柴。一车干木柴大概五十斤,四车木柴就有两百多斤。
查看粥情。灶膛内烈火在不停地燃烧,锅炉水箱里的水蒸气就不断地冲进蒸粥箱内,发出“砰砰”的声音。粥水在沸腾之前和沸腾之后都要用“搅棍”铁锹把下沉的米粒搅散开来,让其受热均匀,避免米粒膨胀后下城结成“粑”,放粥时卡克,流不出去。粥水蒸沸腾需要一个半小时,粥水沸腾的时间大概在早上五点钟左右。
给水塔送蒸汽。粥水沸腾后,水蒸气就要送往两个方向。一个方向是通往蒸饭箱去蒸馒头,因为学校早上自制馒头;另一个方向是通往二楼的水塔。以前师傅们的经验是蒸馒头时候不晒谁,蒸好馒头后再烧水。由此操作,师生们的洗用水往往水温偏低,尤其是冬天,师生们怨声多多。王丰了解情况后,为了让师生们用水满意,创造性开展工作,蒸馒头与蒸水同事进行,“粥水”沸腾后,王丰冲上二楼,打开水塔蒸汽管道阀门三分之一,让一小部分蒸汽去蒸水。这样操作,与以前师傅们相比,一个早上就多出了两个多小时的蒸水时间。
放粥、送粥。王丰打开二楼水塔蒸汽阀门以后,就折回厨房,关闭粥箱管道阀门的三分之二,让小量的蒸汽去蒸粥,一个小时候,粥就蒸好了。早上六点半钟,王丰准时找来留个不锈钢圆桶洗干净准备接粥。他拧开出水阀门,白粥“哗哗”地流进六个圆桶里。随后,他就和另一个伙伴把粥送往一楼餐厅和二楼餐厅。一楼四桶,二楼两桶。
再给水塔送水蒸气,关闭水塔进水开关。早上七点十分左右,学校早餐时间到了,馒头也蒸好了。王丰迅速冲上二楼,将水塔蒸汽管道阀门全部打开,让锅炉水箱内的水蒸气全部流进水塔里去烧水,这时,水塔里面的水面也基本达到了标准水位,王丰利索地关闭了水塔的进水开关。也只有这时,王丰那紧绷的神经才慢慢放松下来。他从二楼走下来,穿过一楼大厅,来到锅炉旁。此时,锅炉水箱又要加水了。王丰加水完毕,又用二轮翻斗车去拉木柴了。
这就是王丰一个早上的工作,忙忙碌碌,马不停蹄。
上午的工作
师生们吃完早餐,时间就到了七点四十分左右,王丰上午的工作又开始了。
清洗粥箱。由于粥箱内外都有汤迹和粥粒,必须把它清洗干净。王丰打开粥箱进水水龙头,边放水边用清洁球把粥箱内外都清洗一遍,然后,放掉脏水,再清洗一遍,直至粥箱内外干净为止。
粥箱上水。王丰洗好粥箱后,接着就拧开进水水龙头给粥箱上水,灌满为止,为中餐洗米做准备。
拉米、洗米。该高中学校师生接近一千五百人,中餐用米二百八十斤左右,晚餐用米二百五十斤左右。王丰再给粥箱上水的同时,就开始到米房去拉米,一车三包,每包五十斤,两车米即可。米袋不用下车,直接再车上用小刀划开,把米倒进不锈钢圆桶里。一桶一包米,一共六桶。多余的二十斤米用米袋留起来,蒸晚饭的时候使用。接着,王丰拧开粥箱下面的水龙头,接水洗米,一桶一桶地用“搅棍”铁锹搅动清洗。每桶米都要洗三遍。
托盘盛米、装水、送进蒸饭箱。王丰把洗好后的六桶米,拉进蒸饭间。蒸饭间,有一张条形木桌,木桌下方摆放一个中型的胶水桶。王丰先给水桶放满水;然后取出四个长方形不锈钢托盘,放在木桌上面;接着用硬铝瓢给每个托盘舀米九斤左右,并用手把米堆扒平;再接着就是给每个托盘加适量的水;最后,将四个托盘分别放进旁边的蒸饭箱里。学校一共有六个蒸饭箱,每个蒸饭箱可装得下十二个托盘。这样算来,二百八十斤大米用得着三十一二个托盘,三个蒸饭箱。王丰把这二百八十斤大米全部放进蒸饭箱里至少得要一个半小时,期间还得抽时间给锅炉添加木片柴,防止炉内断火,因为水塔里的水要加热。
蒸午饭。上午九点四十分一到,王丰就打开三个蒸饭箱的蒸汽管阀门开始蒸饭了。然后冲上二楼关闭水塔蒸汽管道阀门的三分之二,让少部分蒸汽去烧水,大部分蒸汽去蒸饭。如果蒸饭箱还有蒸菜的,比如:蒸猪脚、蒸排骨、蒸土豆、蒸萝卜等,那就必须彻底关闭水塔进气阀门,让蒸汽全部进入蒸饭箱。如不这样,气压不足,饭熟不透不好吃。
王丰从二楼走下来,来到锅炉旁,看情况办事,或给锅炉加柴,或给锅炉加水,或拉木柴,或休息片刻。
给水塔送蒸汽。十一点左右,米饭蒸熟了,散发出阵阵饭香。王丰快速跑到二楼把水塔蒸汽管关闭三分之二的阀门全部打开。一转身他又来到一楼蒸饭间,关闭蒸饭箱蒸汽管阀门。这样做,就能让锅炉产生的水蒸气全部进入二楼水塔内,给水塔中的水加热。
开午饭。学校的午餐时间一般是十一点四十分。王丰提前十分钟打开饭箱,把装满米饭的托盘放在一个小型的四轮平板车上,横竖交错摆放,一共叠放八个托盘。然后带上十六个不锈钢饭勺,拉着满载木帆的四轮平板车进入一楼的大餐厅,把米饭托盘都搬到大厅中央立柱旁边的一排不锈钢条桌上。每个米饭托盘里都摆放两个饭勺。这里是高一、高二学生们的打饭区。随即王丰折回蒸饭间,又拉来四托盘米饭,放到大厅中间另一立柱旁边的条桌上面,每个米饭托盘同样放着两个饭勺。这里是高一、高二老师们的打饭区。王丰再折返回蒸饭间,又拉出八托盘米饭,送到一楼电梯口,由其他人送往二楼餐厅。二楼餐厅是高三学生们、老师们的就餐场所。那里面的服务由他人负责。
收拾完空托盘,搬添热米饭。十一点四十分,下课铃声响起,吃饭时间到了。同学们陆陆续续从教室里面走出来,奔向餐厅。顿时,校园内嘈杂声一片。四五分钟以后,同学们也陆续地跑进了各自的餐厅,拿出自己的餐具先到窗口排队打菜,然后到打饭区,自个人用饭勺盛饭。打饭和你有,吃多少,打多少,不限制。渐渐地餐厅里人多了起来,也热闹起来,人声鼎沸。一楼学生打饭区周围挤满了打饭的同学,人来人往。王丰此时又拉来了一车米饭,暂放在旁边。打饭区的米饭很快就要被打完了。王丰钻进人群,来到条桌钱,快速地把托盘里剩下不多的米饭合并到一两个托盘里,拿走空托盘。接着,王丰又立马把盛满米饭的托盘搬到打饭区的条桌上,让同学们继续打饭,生怕耽误了同学们的打饭时间。
搬走空托盘,存放剩米饭。半小时过去了,餐厅里又恢复了安静。只有几个阿姨在收拾餐桌上的饭菜垃圾。王丰也收拾起条桌上的托盘,把没有打完的米饭合并到一两个托盘中。然后,王丰把空托盘搬进厨房让人清洗,把装有米饭的托盘用小车拉进蒸饭间,放进蒸饭箱存放起来。
查看锅炉水,填满炉膛柴,关掉抽烟机。一个上午的工作就这样结束了吗?回答是“没有”!王丰还得返回锅炉旁,查看锅炉水位,并向炉膛内填满木片柴,关闭炉门,扔起闷烧,关掉抽烟机。如果锅炉水位过低,还需要抽水灌锅炉,最好是让锅炉水箱里面的水达到标准水位。直到这时,一个上午的工作才算圆满完成。王丰上午下班时间一般在十二点二十分左右。
下午的工作
中午,王丰在宿舍睡觉休息,午休时间大概在一个半小时。下午上班时间为两点钟,两点钟一到,校园内响起了喇叭声,大家都要开始下午的工作。
王丰走出我是,来到锅炉旁,查看锅炉水位,然后打开炉门,往炉膛里横竖交错塞满木柴。因为上午下班前放进里面的木柴已快烧完。他按下抽烟机的开关,抽烟机的轰鸣声传播开来,炉膛内的木柴很快燃烧起来。锅炉水箱内产生的水蒸气直扑二楼水塔,给水塔内的水加热。
接下来,王丰开始准备做晚饭了。他干着和上午一样的事情。
下午五点钟一到,王丰冲上二楼,打开水塔的出水管开关,让热水流进一楼墙外的热水供水区。此时,供水区旁边往往站着好些同学等着打热水,大多数都是女生。他(她)们拧开水龙头,用小胶桶或开水瓶接着烫手的热水,心里不知有多高兴,脸上漏出了灿烂的笑容。这笑容是对王丰的一种鼓励,也是王丰的责任所在,义不容辞。
晚上休息
下午六点钟,王丰下班了,他完成了一天的工作。王丰洗完澡,把脏衣服洗干净挂在晾衣杆上,此是已到晚上七点钟左右。他走进我是,倒床就睡,一会儿王丰就睡得很深沉。要知道,他早上三点半起床,晚上七点钟入睡,这期间有十三个小时在工作。
王丰的女儿在校读高二,晚上有三节自习课,九点半下自习。她经常利用晚自习下课的时间看望她的爸爸。每当此时王丰总是在熟睡当中。被喊醒后的王丰快乐地跟女人交谈,几分钟后,女儿返回教室上课,王丰又很快入睡了。
王丰的辛酸
王丰的工作,时间长、任务重,对体力的小号确实不小。王丰来到学校头半个月,体重下降了8斤,平均每天体重下降半斤。根据调查,王丰的工作应该由两人承担,一人专烧锅炉,一人负责蒸饭和烧水。王丰一个人干着两个人的工作,确是辛苦。
王丰的假期多么?不多,第一个月跟高一、高二年纪一起放假,半个月一次,一次两天,总计一个月四天假。第二个月跟高三年纪一起放假,一个月一次,一次两天,总计一个月两天假。以后放假的情况,如此循环。
王丰的工资高么?也不高,说是做得好的一个月三千五百块,实际上,做得再好,一个月也只有三千四百元。
王丰的工作很辛苦,给人的感觉也很辛酸。
#文章首发挑战赛##男人##社会百态##劳动##父亲是孩子永远的偶像#
求学之路的艰辛
转眼间来到了初三,初三是在四中上的。四中离我们乡镇比较远。我们几乎是一个月一回家。基本全是坐面包车,每次10元。其实我大部分放假,都不会回家,而是选择去饭店做兼职。由于家庭的原因,比别的孩子要大,所以承担起家里的一些负担也很正常。父亲一天比一天大,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也就承担起了家庭的一部分责任。
初中对于我来说,其实学的不是很多。不过结识了好多朋友,我初中毕业便干起假期工。假期我跟我老家的二哥一起干了铝合金门窗制作。每天早出晚归,披星戴月,累的也是不亦乐乎。说是学习铝合金门窗制作,不过我也喜欢这个工作,算是为了帮忙,为了挣些钱,解决燃眉之急。
过了假期,我就去了市里的饭店干活了,基本跑在后厨干活。为了减轻家了的负担,我也选择辍学。然后一个举动,却让我父亲,着了急,伤了心。父亲心里很不痛快,每天闷闷不乐。感觉父亲一天天的比较累,也没有啥经济来源,我辍学就是为了能让生活过的更好一些。可是父亲的爱让我的心彻底融化了。我也感觉穷人的孩子还是上学比较有出息些。上学不是唯一的出路,至少她是一条捷径的路。相比那些有钱有势、有人脉的人更公平一些。因为假期挣得不多,父亲便把玉米买了,给我凑齐学费。因为中考我当时考的是中等生,上高中的话可以去实验班。就这样我又开始了高中之路。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