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铝材批发市场
文章目录:
1、官宣107岁的蚌埠火车站要改造啦2、「荐读」生活中14个最容易要命的细节,害惨很多人赶紧看3、这里的玻璃满是“科技范儿”(小商品 大产业⒄)
官宣107岁的蚌埠火车站要改造啦
近日,
铁路建设工程网公布了一条招标信息
信息显示
蚌埠站要改造啦!
改造内容包括拆除既有站房正立面釉面砖及门窗,采用干挂花岗岩石材及铝板、玻璃幕墙,LOW-E 断热铝合金门窗,站房一层入口处增加通廊及门斗。
一、正立面改造
拆除既有站房正立面釉面砖及门窗,采用干挂花岗岩石材及铝板、玻璃幕墙,LOW-E 断热铝合金门窗,站房一层入口处增加通廊及门斗。
二、客运设施改造
室内拆除集散厅、候车厅、售票厅等公共区域的水磨石地面、乳胶漆墙面、石膏板吊顶,对站房内部进行改造;拆除背立面彩色釉面砖,喷涂真石漆饰面;拆除既有行包平交道及二层候车室通往基本站台的楼梯,对站台、人行地道等进行改造,新增基本站台无障碍设施。
三、主要技术标准
新建门斗及通廊设计使用年限 50 年,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二级,防火等级二级,防水等级 I 级,抗震设防烈度 7 度。
四、计划工期
本项目批复建设工期12个月,计划2019年1月1日开工,2019年12月31日竣工。
五、建设资金
来自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蚌埠市政府,招标人为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合肥铁路枢纽工程建设指挥部。
蚌埠火车站
蚌埠火车站始建于1909年。1909年1月,津浦铁路南段徐州-浦口段开工建设,淮河岸边船只绵延数十公里。1911年5月15日,津浦铁路蚌埠淮河铁桥、蚌埠站相继建成。1911年12月7日,津浦铁路全线贯通,蚌埠火车站正式通车营运。
如今,蚌埠站已经107岁了,他见证了蚌埠百年的历史进程,从一个小渔村逐渐成为淮河沿线的重要交通枢纽,人流物流集中在此,经济也由此发展起来,火车站已经成为蚌埠这座城市的一种文化与精神的标志,蚌埠火车站,就是蚌埠发展的一个缩影。
蚌埠,作为京沪线上的重要节点,曾经以其先进的站台设施彰显着一等大站的规模和气势,但进近年来,随着沿海等地城市的车站的升级改造,蚌埠站设施日益显得陈旧,如今,蚌埠火车站终于迎来了又一次改造升级。
让我们一起期待吧
「荐读」生活中14个最容易要命的细节,害惨很多人赶紧看
生活中你的粗心大意可能会酿成悲剧。细节关乎生命安全,这14个最容易要人命的细节,你一定要知道,千万不要做!
错误1:整夜开电热毯睡觉
教训:据央视新闻报道,一位江苏的老人因整夜开着电热毯睡觉,引发大火,现场浓烟滚滚,当救护车赶到时,老人已经遇难。
专家表示,绝对不主张彻夜使用电热毯!即便是合格的产品,也容易引起火灾和漏电。另外,开电热毯睡觉,对女性内分泌会造成影响,而男性会导致精子活力下降。
记住:电热毯可以用,但被窝暖和了就拔掉电源再睡觉,切忌彻夜使用。
错误2:骑车系长围巾
教训:据江苏电视台报道,江苏一8岁女孩乘坐妈妈的电动车时,围着的长围巾被绞进后轮,不幸窒息而亡。
时不时会有因佩戴围巾而导致意外伤害发生,这些人大都因为犯了同一个错误——骑车时系的围巾太长了!
记住:骑车或乘坐电梯时一定要把围巾系好。
错误3:机洗羽绒服
教训:据大河报报道,洛阳的孙女士反映,正在洗衣机里甩干的羽绒服突然“砰”一声“爆炸”了。
羽绒服在高速甩干时,吸饱了水的羽绒脱水后不断膨胀,羽绒服内就会充满空气,而防水涂层又不利于气体排出,加上干燥的尼龙布和羽绒会产生静电,而洗衣机内的空间是有限的,气就可能引起“爆炸”。
记住:羽绒服尽量不要机洗和甩干。
错误4:吃炭火锅不通风
教训:据长沙晚报报道,长沙的一对夫妇在家用木炭烧火锅,吃完后忘了熄火,导致一氧化碳中毒。
密闭空间通风不好,一氧化碳聚集,可能造成一氧化碳中毒。吃烧炭的铜盆火锅一定要开通风排烟设备。
记住:吃炭火锅时,最好打开房门,保持通风。
错误5:不当使用燃气热水器
教训:据钱江晚报报道,嘉兴一个三口之家在房内使用燃气热水器洗澡,门窗紧闭导致父女两人因一氧化碳中毒死亡。
热水器和液化气罐严禁安放在浴室内;使用燃气热水器洗澡、用燃气设备做饭时,千万别把门窗关太严,特别是厨房和卫生间的门窗,尽量保持室内通风。
记住:一旦出现头晕、乏力、呼吸困难、意识模糊等中毒症状,应立即开窗通风,转移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
错误6:混用两种清洁剂
教训:据安徽商报报道,蚌埠市两名小孩,将洁厕灵和84消毒液混合倒入盆中,化学反应生成氯气,引发一人死亡,多人中毒的悲剧。
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洁厕灵的主要成分是盐酸。两者混合会生成氯气。氯气是一种有毒气体,会使人恶心、呕吐、胸口疼痛和腹泻。
记住:使用两者一定要间隔半小时以上。
错误7:冬季给孩子穿太多
教训:据扬子晚报报道,武汉一名出生刚满月的男婴被父母穿太多,长时间捂热导致器官衰竭,最终死亡。
专家表示,每年冬季都有“被捂坏”的患儿。孩子的自身体温调节能力有限,持续的高热会导致孩子代谢加快、缺氧、出汗失水,轻则留下后遗症,重则导致死亡。
记住:天气寒冷的时候也不用过多添加衣物,家长可以用手感觉孩子皮肤是不是光滑的,如果感觉潮湿粘黏就说明穿多了。
错误8:感冒药混着吃
教训:现代快报报道,江苏一男子因感冒后连吃3、4种感冒药,结果感冒好些了,却出现了肾功能衰竭和心功能衰竭。
市场上感冒药品种众多,虽然名称不同,但所含的主要成分是类似的。若同时服用两种以上感冒药,相当于加大了药物剂量,不良反应的危险性会成倍增加。
记住:感冒后在一定时间内只能吃一种感冒药,效果不佳时要就医。
错误9:在燃气灶旁倒面粉
教训:厦门一居民家中,夫妻两人在厨房炒菜时,在旁边倒新的面粉准备用烤箱烤甜点,结果发生了闪爆,两人被严重烧伤。
面粉是非常细小的粉尘颗粒,倾倒时扩散到空气中,达到一定浓度时,遇到哪怕一丝明火,都会引起爆炸。
记住:别在厨房有明火的地方倒面粉。
错误10:冷冻食品直接进油锅
教训:美国消费产品安全委员会做了一项模拟实验,将一只冷冻的火鸡放入热油锅。当火鸡被放入油锅的瞬间,油锅被点着,大火殃及旁边的模拟房屋。
没解冻的冷冻食品直接放进热油锅里,食物外层的冰会迅速变成水蒸气,让油锅立即沸腾起来。
记住:经冷冻的食物一定要在解冻后才能再入油锅烹饪。
错误11:用微波炉加热鸡蛋
教训:武汉的朱先生,将鸡蛋放入碗中,用微波炉加热,两分钟后鸡蛋爆炸。
煮鸡蛋时,热量是从外传递到内,而用微波炉煮鸡蛋却正好相反,鸡蛋内部加热膨胀,而蛋壳却阻挡了气体的膨胀,就会出现爆炸。
记住:鸡蛋最好别用微波炉加热,如果一定要用,先去壳,放到容器里打散。
错误12:开火做饭时喷杀虫剂
教训:一位主妇在厨房煮饭,发现有蟑螂,顺手抓起一瓶杀虫剂朝正着火的煤气炉位置喷射,结果发生了爆炸。
所有杀虫喷剂都有高度挥发性和易燃的溶剂。只需一丁点火花就会在含有氧气的空气中点燃这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火花或高温都很容易发生爆炸。
记住:千万别在开火时喷杀虫剂。
错误13:车内开着暖风睡觉
教训:据沈阳晚报报道,沈阳的张先生在车内等妻子,觉得冷打开了车内循环的暖风,慢慢睡着了,差点因一氧化碳中毒失去生命。
汽车停驶时开启空调,发动机排出的一氧化碳逐渐聚集在车内,加上车内人员呼吸耗氧而排出二氧化碳,时间一长,司乘人员便会在不知不觉中中毒失去知觉,直至丧失生命。
记住:不要在汽车停驶状态下长时间开启空调,即使在汽车行驶时也要经常摇下玻璃窗。
错误14:加油不除静电
教训:据央视新闻报道,江苏一女子因自助加油时手上带有静电,导致突然起火,自己被烧伤。
加油前不先消除静电,油雾与静电火花相遇有可能引发明火。
记住:选择自助加油的车主,加油前可按下加油箱上“导静电按钮”,提前将身上的“电”放出去。如果加油箱上没有相关标识,最简单的办法是将车熄火后,拔出车钥匙,用手摸一下前端金属部位,即可“放电”。
来源:健康时报(ID:jksb2013)
本期编辑:胡程远、杨翘楚
这里的玻璃满是“科技范儿”(小商品 大产业⒄)
本报记者 丁美栋 罗阳奇
浮法玻璃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内首片8.5代TFT-LCD超薄浮法玻璃基板。
凯盛光伏材料有限公司内,两栋外部安装了发电玻璃的建筑。
30微米柔性可折叠玻璃。 本报记者 丁美栋摄
提到玻璃,你脑中肯定想到的多只是用来装水置物的杯盘,或是用作家居装修的门窗。在安徽省蚌埠市,玻璃的“玩法”超乎你想象:可弯曲折叠的柔性玻璃、相当于6个50寸电视大小的8.5代TFT-LCD玻璃基板、可用作建筑外立墙面的铜铟镓硒发电玻璃……
近年来,蚌埠通过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将薄薄一片玻璃发展成为潜力无限大的“高精尖”大产业;玻璃成为一种新材料,被广泛应用于信息显示、新能源、半导体、生物医疗和航空航天等前沿领域。
一片玻璃怎样“创”一片新天地?蚌埠如何将玻璃产业“玩”出高端“科技范儿”?本报记者来到蚌埠一探究竟。
转型升级,老产业有新活力
一片仅0.03毫米厚的玻璃,连续弯折百万次也不会破损断裂。卷成轴后,可以轻易穿过一枚戒指。
在位于蚌埠市的凯盛科技UTG超薄柔性玻璃事业部,记者见到了这块薄如蝉翼且“可作绕指柔”的“神奇玻璃”——30微米柔性可折叠玻璃。事业部总经理孙娜丽介绍,在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总院的支持下,这款玻璃在柔性和可折叠方面的性能表现已达全球顶尖水平,可被广泛应用于折叠手机、卷轴电视机、柔性医疗检测装备、5G/6G天线等产品领域。
“从这里出发,方圆5公里内能看到所有高端玻璃种类的示范生产线。”站在蚌埠市东部的中国玻璃新材料科技产业园,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总院总经理助理、浮法玻璃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曹欣向记者展示着中性硼硅药用玻璃、空心玻璃微珠、减反射无影玻璃等新型玻璃产品的特性,多种多样的应用新场景超乎记者想象。
近年以来,作为老工业城市的蚌埠加大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力度,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玻璃产业也在这一发展新潮流中,完成了蝶变:从原本笨重、附加值低的建材玻璃,到如今满是“科技范儿”的玻璃新材料,蚌埠的玻璃产业正在走向高端。如今,玻璃新材料研发与生产及其衍生出来的上下游环节,已然成为蚌埠当地的重要支柱型产业,为这座老工业城市注入新的科技活力。
产研一体化是蚌埠玻璃产业“新生”的重要发展秘诀。1971年,为配合“大三线”建设,原国家建材局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从北京搬迁至蚌埠。如今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几经沿革,发展成为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总院,汇聚着大量的玻璃材料科研人才,并在中国工程院彭寿院士的带领下,在蚌埠搭建起了浮法玻璃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玻璃新材料创新中心、工业互联网双跨平台等17个国家级创新平台,与玻璃企业一起,对科研成果进行产业化孵化。从基础理论研究,到工艺设计和装备开发,再到规模化生产,在领军科研企业的技术和人才支撑下,蚌埠玻璃产业实现了前中后端“贯穿式”打通。
“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我们和玻璃企业合作,将实验室成果进行产业化转化。这一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实际生产情况下的新问题,并随之改进技术、再看成效,直至最终成品落地。”曹欣说。
持续攻关,推动产品迭代创新
“嘶嘶嘶……”在蚌埠中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的玻璃生产车间内,一片2.2x2.5米尺寸的8.5代TFT-LCD玻璃基板被紧紧吸附在托盘之上,一旁的全自动化研磨头正对玻璃的表面和边缘细细打磨,直至将玻璃表面不同位置的微缺陷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厚薄差不超过10微米。
“TFT-LCD玻璃基板作为液晶显示面板的核心部件,是电子信息显示产业的关键战略材料,代表着全球现代玻璃规模化制造领域的最高水平。”蚌埠中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曹志强介绍,越高世代的TFT-LCD玻璃基板拥有越大的表面积,对生产技术和工艺装备的要求也越高,目前能够掌握8.5代生产技术的国家寥寥无几。
早在2015年初,科研团队便开始了中国8.5代TFT-LCD玻璃基板的研发。2019年9月,经过数以万次的反复试验,首片8.5代TFT-LCD玻璃基板在蚌埠成功下线,意味着我国自主研发的高世代液晶玻璃基板实现工业化生产,突破了这一电子信息显示领域的“卡脖子”难题。“国产高世代玻璃基板的攻关和投产,能够冲击原先国外垄断的高利润空间,有效降低我国相关生产制造企业的成本,带来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曹志强说。
如今,8.5代TFT-LCD玻璃基板已实现产业化生产,产品团队还在持续精进,不断提升产品品质和产能产量。
新材料技术含量高、研发周期长,要耐得住寂寞、做得了冷板凳。以30微米柔性可折叠玻璃为例,需要在原本就已经足够轻薄的高铝硅玻璃原片的基础上进行减薄处理。基于玻璃的物理性质,在变薄的过程中,玻璃的透明度和柔韧度会提高,但是玻璃也会随之变得易碎。
“既要减薄,又要保证玻璃不易碎,这个过程难度不小。玻璃的强度和韧性与制作时的工艺参数密切相关,厚度每下降0.1毫米,制作过程中的原料、熔化、成型等工艺都需要重新调整,这样才能保证玻璃的最优性能。”孙娜丽介绍,研发团队对各项工艺参数逐一攻破、反复调试,画过的图纸、开过的会议不计其数,直至生产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优质成品。柔性玻璃的成品从可折叠20万次,到40万次,再到100万次;弯折半径从3毫米,到1毫米,再到0.5毫米。每一项数值看似些微进步的背后,都是研发团队日以继夜的攻关成果。
2021年7月,UTG超薄柔性玻璃事业部实现了超薄柔性盖板产品的量产,每月设计产能达2万件。2023年10月,超薄柔性盖板产品二期开始试运行,研发团队正朝着产能爬坡而努力。
科学规划,产业板块不断完善
来到位于蚌埠市城南新区的蚌埠体育中心,建筑外形晶莹通透,犹如一颗璀璨“珍珠”。阳光照耀下,“珍珠”上的几千块玻璃不仅承担着外立墙面的功能,还能持续为蚌埠体育中心提供新能源电能,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玻璃为何既能做外立墙面又能发电?答案在距离蚌埠体育中心约8公里的凯盛光伏材料有限公司铜铟镓硒发电玻璃生产线上。
作为一种可发电的绿色建材,铜铟镓硒发电玻璃可替代现有建筑外饰面材料、立面幕墙面板材料及一体化屋面系统板材,其产生的绿色电能可替代火力发电能源,降低碳排放。目前,该公司30厘米×30厘米铜铟镓硒发电玻璃光电转换率达20.3%。
“我们在玻璃基板上均匀涂布3微米厚的铜铟镓硒薄膜,在弱光条件下也有较好的发电性能。这条产线每年能生产300兆瓦的发电玻璃,可以安装在200万平方米幕墙及屋顶上,发出的电可供10万户家庭使用。”凯盛光伏总经理王昌华介绍。除了家居领域,玻璃在解决工业用电方面也有不俗表现。蚌埠中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就在其8.5代TFT-LCD玻璃基板厂房外部安装了7.34万平方米的铜铟镓硒发电玻璃,每年发电量可达1026万度,占到每年生产线用电量的1/3。
太阳能光伏作为一大应用场景,和新型显示、特种玻璃及应用材料一起,构成了蚌埠市三大玻璃新材料产业板块。每一板块均有完整的产业链条,涵盖原材料供应、玻璃制造、加工等各个环节。数据显示,在蚌埠,以玻璃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共有363家,年产值达600亿元以上,占全市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超40%。
目前,蚌埠正在加大玻璃新材料产业布局的力度。2023年,蚌埠市新签约年产120万平方米的全固态电致变色电子薄膜及镀膜装备制造、年产400万套新能源汽车玻璃等项目51个,总投资233.9亿元。
未来,玻璃产业将如何科学发展规划?“我们将新能源、新型显示、智能传感、生物化工、汽车零部件等作为全市的五大产业集群,通过成立工作专班、组建产业联盟、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等方式,凝聚各方力量,集中突破。”蚌埠市经信局二级调研员赵本祥介绍。
“我们将继续支持重点企业,并通过技术改造、市场开拓等多种方式,培育更多有行业重要影响力的玻璃行业龙头企业。同时,还将加速布局车载显示、汽车玻璃等产业细分领域,不断做大产业规模。”蚌埠市发改委副主任刘锐说。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为受访单位供图)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