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1、广东铝派:全铝家居焊接整板生产厂家2、“东向”飞跃——梧州市加快融入粤桂区域合作出成效观察3、文灿股份:“逆风”并购记|佛山优品 商路全球

广东铝派:全铝家居焊接整板生产厂家

广东铝派建材有限公司是焊接整板生产厂家,依靠持续的研发完善、产能的提升和优质的服务,确保从年头至今的接单、出货的“爆单”。

佛山市南海区全铝家居行业协会秘书长庞宴冰走访理事企业——广东铝派建材有限公司,聆听董事长莫灿文人生铝途、与焊接整板结缘的故事。

一、他坚实每一步 成就广东铝派金色铝途!

80后企业家、莫灿文坚持铝途的每一步,成就了铝派(LVPAI)的口碑。

2016年11月前,他做晶钢门成品;到“中国铝材第一镇”大沥后,根据市场变化,改为晶钢门材料。

2017年底,研发浴室柜薄料;后因品种多、款式多,废料和废角码多……寻找新突破口。

2019年,研发焊接整板,行业和机器研发都是一片空白。他焊接了一批焊接整板的样板——客户反响不错。7月(凤池展会前),铝派首次推出激光无缝焊接整板,掀起了全铝家居行业的焊接板大潮,同行纷纷开始投资生产焊接整板,铝派也就是从这时开始慢慢在行业得到更多人关注和认可。

2019下半年,莫总因看好焊接整板市场,在三水芦苞镇租赁6千方做焊接线,开始生产焊接整板

2021年莫总在肇庆大旺高新区挤压厂旁边投资新建2个焊接车间,形成熔铸、挤压、焊接一条龙生产。

20226月28号,莫总在家乡广西藤县签下100亩基地,为铝派长远发展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

莫总表示:“铝派的根基在佛山,营销和贸易中心在大沥或周边。我们规划将藤县100亩地建成投产后,规划目标在佛山建立一个营销中心(仓储+营销),提升铝派的整体形象。

铝派藤县工业园的投产将可以满足部分有返乡创业员工的愿望。铝派工业园距离乡下和县城路程近,员工创业梦和家庭(教育孩子和照顾老人)都能兼顾。”

二、铝派:专注全铝家居焊接整板生产

铝派专注全铝家居焊接整板研发、生产!莫总预料2022焊接整板火爆,所以在2021年底增加一个6000方的厂房,并于今年5月份扩增一条焊接生产线。2022开年至今,铝派焊接整板都是“爆单”。

铝派坚持做纯铝的焊接整板:一是质量可靠,精细焊接和打磨,硬度够;二是无胶水,无甲醛,真正的健康环保。现在铝派的焊接整板可直接用于门板制作,加上铝派新推出的封边条,它两边已经开好槽,大大节省了制作时间,成品外观也更美观。

铝派使命:让每一件全铝家具都有铝派焊接整板。铝派理念:专业专心专注建设一个健康环保,质量可靠的焊接大板源头企业,力争做中国全铝家居行业焊接大板的单品冠军,下一步规划:做好全铝家居国内市场的同时,将它逐步推向国外市场。

莫总表示:“环保全铝家居要用焊接整板。铝派坚守初心:全铝就是全铝,坚持做好全铝家居。焊接整板做家具,不怕虫不怕水不怕火不怕潮,是真正绿色健康环保基材,制作时可快速拆装、使用寿命长、回收利用价值高。

目前国外有部分客户用铝派全铝家居,但大多都是贸易公司,我们想到国外市场进行了解,找一手客户。企业要走向国际市场,扩大销售范围,接下来我们会开通海外版抖音和阿里巴巴国际站,让国外客户用软件与铝派沟通、合作。”

三、铝派焊接整板应用广、亮点多

铝派通过焊接整板孔径的统一,方便铝合金卡扣式内封边条的应用,简化焊接整板的封边方式,配合自动化设备模块化,提高生产效率。

1、焊接整板(门板、护墙板)

铝派2022年4月份改良的焊接整板孔径位,从300mm-600mm规格的所有孔位,不管大小,从前面对、后面对,每一个孔位、径位都能对齐,这是全铝家居模块化、标准化生产的基础,也是全铝家居焊接整板实现全自动机械化量产的前提。

2、铝派新封边条,又叫卡扣式封边条

铝派从去年开始一直携手配件厂、机器厂,合力研发免铣槽、免打胶的新封边条,终于在今年5月份成功推出。铝派新封边条的使用节省焊接整板铣槽时间,提高生产制作效率,避免铣槽铣烂板的风险。

3、门窗哑口套10mm焊接整板

铝派焊接整板不仅畅销全铝家居行业,已打入门窗市场,10厘焊接整板用在阳台和客厅推拉门的哑口套,提高客厅、阳台的空间连通和视野。

“东向”飞跃——梧州市加快融入粤桂区域合作出成效观察

大美西江畔,东向新崛起。在刚结束的穗梧战略合作第二次市长联席会议上,现场签约5个合作项目。

近年来,梧州加快融入粤桂区域合作成效显著,分别与广东省广州、佛山、肇庆、云浮、茂名五市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每年定期召开市长联席会议,商定涵盖广佛肇梧一体化建设等220项重点合作的项目和事项,总投资2467亿元。

区域合作展现的强劲动力,靠什么?梧州市委书记黄俊华认为是,梧州充分发挥区位、交通、政策等比较优势,坚持面向珠三角的“东向”战略,在主动对接先进生产力中实现加快发展。

“东向”奋进,互联互通添动能

一天59趟动车下广州,与广东多个城市实现高铁“公交化”;梧州到广东的5条客运班线列入省际运力发展计划;繁忙时,通过水上穿梭巴士一天可发货到广州10多船……

不知不觉中,随着互联互通能力的增强,梧州向东的时空距离更近了。枯燥的数据背后,折射的是粤桂合作的日益密切。

8月30日,梧州西江边,中外运李家庄码头,“贵港天佑6689号”货船停靠在泊位,内贸平台负责人陶禄指挥工人作业,一个个装有石材、碳酸钙粉等货物的集装箱被吊装上船,即将发往广州市黄埔、南沙等码头,再转至全国各地。

“便捷的水运是梧州的一大优势,现在平均每天有6到8艘货船发往广州,高峰时期梧州往广州一天可发10多艘货船。”陶禄介绍,广州南沙港至梧州港货运“穿梭巴士”是穗梧两地航运合作的升级,2015年开航以来,李家庄码头与广州等城市的业务联系日益繁忙,成为梧州区域合作的一大成果。

摊开梧州的向外互联互通网络图,我们会发现,眼下,长洲船闸扩建工程、岑罗铁路、梧州机场迁建工程等一批粤桂互联互通大通道项目快速推进;广州南沙港至梧州港货运“穿梭巴士”高效运营;梧州至广州、佛山、肇庆、云浮以及区内多个城市实现高铁“公交化”;梧州与广佛肇高速公路的连接线年底前建成通车;梧州至广东茂名、电白、化州以及岑溪至茂名、藤县至茂名等5条客运班线列入省际运力发展计划……梧州构建公、铁、水、空现代立体交通新格局,使一条条交通大动脉畅达联通,与广佛肇战略合作城市更“亲密无间”。

为更好地为粤桂合作服务,梧州列入自治区西江经济带基础设施大会战的14个项目也在夜以继日施工,粤桂试验区江南片区路网工程、赤水圩作业区码头二期、紫金村码头项目一期等一批重点项目有序推进,基础设施的提升,将为区域一体化发展提供良好条件。

“东向”靠拢,产业联动增后劲

从广州转移梧州超过亿元的项目25个;从佛山转移到梧州并实现转型升级的陶瓷企业19家,实现产值137亿元。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从珠三角等地区引进优质企业近100多家,占入驻企业80%……

数据显示,近年来,梧州主动向东靠拢,累计承接东部产业转移项目3127个,投资额高达2340亿元。这是梧州利用广东相邻便利的地理和交通条件,推动跨省区产业对接融合发展,带动产业升级的生动体现。

近日,梧州再生资源加工园区内,鸿图精密压铸公司年产2万吨精密模具压铸件项目新购入3台进口压铸机。这是该公司最先进的设备,所生产的汽车铝合金压铸件精度更高、光洁度更好。“公司从东莞逐步把生产线转移来梧州,企业发展趋势一片大好,今年1-7月已完成出口货值近1000万元,部分订单已经排到2020年。”鸿图公司负责人表示。

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要素合理流动,形成资源要素优化配置,鸿图公司发展正是梧州市实施“东向”战略的成功案例。

自2012年起,梧州分批次引入商贸物流、再生资源、电子信息、节能环保、陶瓷建材等一批有规模、有效益、有水平的重点产业及企业,带动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区域产业合作成效显著。入驻藤县陶瓷产业园的奥达佳公司,引进了最新的机械手,开启了园区的机器人时代。

主动敞开向东“近邻”之门,使梧州成为吸引粤港澳产业转移的“磁场”。从珠三角等地区引进优质企业100多家,比亚迪、中兴、国光等行业龙头企业以及丰歌低碳等具有生产专利的科技型企业成功进驻粤桂合作试验区,而20多家高耗能企业被婉拒进入。

“东向”融入,区域合作成果丰

与广州市确定广佛肇梧一体化建设事项等73项,总投资超过271亿元;与肇庆市确定粤桂合作试验区建设及社会公共事务同城化等102项,总投资超2117亿元;与云浮市确定岑罗铁路共建及现代农业合作等16项,总投资115.3亿元……

借东风引领新发展。在区域合作这篇大文章中,梧州主动融入,将珠江-西江经济带沿线主要城市紧密联结起来,先后与广州、佛山、肇庆等城市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每年定期召开市长联席会议,共商粤桂合作项目和事项。目前共商定广佛肇梧一体化建设重点等合作项目和事项220项,总投资2467亿元。

数据背后,折射的是区域融合和深度合作的迫切愿望。今后,随着持续的沟通对接机制,以及这些项目的深入进行,向东战略将推动梧州与战略合作城市在经贸往来、人文交往、产业发展、社会管理事务等方面不断融合深化发展。

“穗梧两市正迎来珠江-西江经济带、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加快建设的大好机遇,我们应当主动融入国家战略,谋求深度合作,切实担当好推动粤桂战略合作的‘先行者’‘排头兵’。”8月25日,在结束穗梧战略合作第二次市长联席会议后,梧州市市长朱学庆对两市继续增进合作充满信心与期待。

“随着粤桂两地高层、部门、企业建起多方沟通对接机制,两地交流互动更加频繁,合作将更加紧密。”广州市市长温国辉表示,广梧合作将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今后要加强规划对接,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加强平台对接,借力国家战略拓展发展空间;加强项目对接,推动融合共享。(记者 吴凌平 潘 登 通讯员 祝 琳 原文编辑:邹乐)

文灿股份:“逆风”并购记|佛山优品 商路全球

唐杰雄,文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文灿”)董事长。每个月,他至少参加一次远程经营管理会议。会议连线的另一头,是远在法国的百炼集团管理层。

这是佛山制造逆风“出海”的图景。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在当年一季度中企海外并购创下近十年单季度最低值下,在被誉为车市下行大年里,文灿却选择了“冬天”投资——以接近20亿元并购法国百炼集团。

在这条充斥了各类失败者的跨国并购赛道上,文灿上演了逆袭的故事。这起从一开始不被大多数人看好的并购案,如今成为公认的成功案例。在完成并购两年后,法国百炼业绩创下新高,在并表后还带动母公司文灿业绩的飘红,去年文灿净利营收实现两位数增长,今年一季度净利更是同比增长58.2%。

有意思的是,这起并购案的标的价格还一度因为疫情而降价。这似乎更彰显文灿在彼时选择逆流而上的智慧。回顾这起看似一意孤行的并购逆袭,唐杰雄认为除了要把握住风险底线,最重要的一句心得是 “别人看不看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你要想清楚为什么而并购。”

文灿压铸并购百炼集团。

“当时各方都不看好我们这起并购案。”唐杰雄回忆道。

这是一起发生在“冬天”里的投资。2019年12月,文灿发布公告称,公司拟收购法国百炼集团公司,总交易对价为2.513亿欧元。

公开资料显示,文灿股份主要从事汽车铝合金精密压铸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于2018年4月登陆上交所上市。从经营层面上看,拟收购的法国百炼公司与文灿主营业务上较为一致。公告中称,百炼集团在全球拥有12处制造基地,拥有从产品设计、模具设计与制造、样件制作、到零部件铸造加工的完整生产体系。

但2019年,可是“车市寒冬年”。这一年,德国汽车工业协会曾预测,当年的全球汽车销量将会下降410万辆到8010万辆。该协会当时还认为,到了2020年也会继续下滑。

事实证明,后来的情况比想象中还要糟糕。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迅速在全球蔓延。受疫情的双重影响,全球车市遭遇重挫。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汽车销量约7000万辆,仅相当于2019年的9成左右。

更何况在跨国并购的赛道上,一直是并购者多,成功者寡。有数据统计显示,过去十年,在全球跨国并购的交易总额中,中国企业作为收购方所主导的各类跨国并购占到了70%。其中在2016年,中国企业跨国并购达到了历史最高值。

也正是在2016年前后,佛山企业成为了珠三角并购大军中的主力,包括美的、大自然、德奥通航等多家佛山上市企业以资本出海,对欧美企业发起海外并购。

但在跨国并购中有着“七七定律”的说法。也就是说,在跨国并购中,有70%的并购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同时还有70%的案例处于失败。

唐杰雄回忆道,当时大批接触过的人,都不主张文灿在彼时发起海外并购。就连银行的贷款也并不容易,这也成为了当时舆论对于文灿收购案的关注焦点之一。

文灿压铸生产车间。

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前,也就是在2020年1月,唐杰雄专门去到了巴黎,与法国百炼集团签署了约束合同,也就是说并购一事已基本确立。考虑到当时叠加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文灿也试探性地提出了并购价格是否可以适当下浮的建议,而法国百炼也同意了降价的要求。

“在全球的并购中,几乎都没有出现过谈定价格已经签约后,还降价的情况。”文灿董事会秘书刘世博说。于是,文灿最终并购法国百炼的价格大约下降了10%,降到了后来大约20亿元左右的合同价。

但价格绝非文灿选择并购与否的核心决策因素。

在唐杰雄的观察中,不少海外并购失败的原因就在于价格。他看过不少身边的老总因为低价而选择海外并购,“他们买回来低价的标的后,认为自己有能力让一家企业起死回生,别人经营不好的企业,凭什么到你手上就能做好呢?”唐杰雄说。

在他看来,海外并购最重要的是想清楚到底为何而并购。这也是为何并购法国百炼时,面对如此多的不利因素,也不能左右文灿并购的决心。

毕竟在遇到百炼以前,公司已经谋划海外布局多时了。

那是2017年,当时文灿60%的业务都来自出口。海外业务的比例比较大,同时国内的要素成本明显上涨,相比国外的产品,过去的价格优势开始消减。另一方面,早期国外的工程师和采购商都比较愿意来中国,但是来多了以后,因为来一趟要十多个小时的航班,不少工程师和采购商前来的意愿都有所降低。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价格优势的消失。彼时的唐杰雄测算了一下,按照中国要素成本上涨的速度,大概5-6年后,国内产品相比国外的价格优势基本就消失了。

另一方面,文灿也到了有实力走出去的时候。在过去十年,文灿无论是业务规划还是技术管理水平都实现了快速的发展。特别是2018年,文灿成功登陆资本市场,公司的资金实力变得更加雄厚。

“在我们看来,走出去的节点已经到了。”唐杰雄说。

文灿最初也考虑过绿地投资。2017年,应公司客户的邀请,专门跑到美国去考察设厂。但是结合当时的资金实力、海外设厂经验以及海外业务增长不明朗等因素,唐杰雄思虑后放弃了到美国直接设厂的想法。

后来随着文灿上市,企业知名度提升使得大量标的主动找上门,唐杰雄在了解了不少项目后,看中了法国百炼。法国百炼当时遇到的主要问题是创始人年纪已大,找不到接班人,所以无奈要把公司转让出去。

事实上,同样从事汽车压铸件的法国百炼集团,在产品上与文灿有极强的互补性,文灿是以高压铸造产品为主,百炼则以重力铸造产品为主。同时,百炼的经营风格和文灿非常相像,这一点为日后两者的融合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更重要的是,法国百炼本身就是一家全球布局的隐形冠军,它在墨西哥、匈牙利、塞尔韦利亚等全球拥有12个工厂。这意味着,文灿一旦完成并购后,能够快速实现全球化的生产布局。

事后总结这次并购,公司财务负责人吴淑怡认为,文灿最关键的是抓住了两个点。

“一个是很清楚我们是为什么而并购。”吴淑怡回忆道,当时有大量的并购标的找上门,有不少价格远比法国百炼要低价,但唐杰雄并不为所动,“便宜的标的,如果没有价值是没有任何用处的。”唐杰雄说。

另一点是要有“底线思维”。当时文灿专门投入不少费用聘请专业顾问团队,对法国百炼进行研究,“核心是要看查清楚有没有硬伤。“

吴淑怡很清楚记得,唐杰雄那时候最经常问她的是,“万一这次并购失败了,文灿还能不能继续生存?”。而文灿正是把握住这条风险的底线后,才有了后面看起来“一意孤行”的并购。

文灿压铸生产车间。

在完成并购后,受疫情的影响,唐杰雄实际上只去过一次法国百炼的总部和一个子工厂。

文灿甚至都没有直接外派人到法国工作。这一方面是受疫情影响,原本要外派的人员过不去。另一方面在并购前,文灿在尽调的时候就发现,百炼和文灿本身在文化上就很相近,且百炼本身就是泛欧交易所上市企业,企业的管理等各方面都比较规范。

所以在管理人员层面,除了唐杰雄和另外几位文灿的高管加入了法国百炼集团的董事会外,百炼集团的管理层几乎没有发生其他太多的调整。

唐杰雄希望尽可能保持百炼集团管理层的稳定性。在文灿入主法国百炼后的第一年,百炼的管理层因为完不成预算要求,按过去的要求需要扣罚奖金。但唐杰雄却主张以发放其他奖金的方式,对冲管理层被扣发的奖金,由此表达对他们的信任与支持。

在尽可能保持人事不变的情况下,文灿也通过双方管理融合的方式,来赋能百炼集团的发展。

虽然无法前往法国百炼总部,唐杰雄每月至少会参加一次远程的经营管理会议。同时,文灿也对百炼本身管理层的管理权限进行重新梳理,以此强化对百炼集团的引导。

文灿集团、百炼集团本身各自在生产经营,成本管控等方面有比较成熟和完善的管理经验和体系,并购完成后,双方更加可以发挥各自的优势,通过两个集团的信息交流和整合,实现两个集团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特别在客户开发、采购资源共享、成本控制等等方面,在收购完成的两年中,逐渐体现出良好的整合效应。

受疫情影响,2020年上半年法国百炼出现过短暂的亏损,但在同年8月,文灿正式入主百炼以后,百炼开始实现盈利,2021年,法国百炼的业绩已经恢复至疫情前的水平,并持续稳定地为集团创造利润。

在唐杰雄看来,这得益于百炼本身的经营就做得很好,但是由于公司要出售,企业不愿意再投资,很多客户的订单都不太愿意接。在文灿接手后,马上展现出要把百炼做大做强的意愿与行动,这一点获得了百炼管理团队的认可,也激励了他们更努力地工作。

同时,在文灿入主百炼后,百炼的资金实力变得更强了。由于这几年欧洲大量的中小型压铸类企业倒闭,百炼反而获得了更多的市场与订单。目前,法国百炼正在墨西哥建设第三大工厂。而针对墨西哥第三工厂接到的新订单,目前已经超过了该工厂的设计产能。

“走出去并不容易,但一旦成功了,就能打开一片广阔的新天地。”唐杰雄说。

其仁观点

投资要在“冬天”

疫情防控期间,对企业来说是不是全都现金为王?我认为要打一个问号,因为一旦市场恢复了,对企业来说就是能力为王。现在看来已经碰到了,就是当疫情在蔓延的时候,不少企业就算拿到单子,也没有能力去生产。

现在困难是困难,转型是转型,但是根据过去的经验,越冷的时候越要调整预期。就是要在所有人都说不好的时候,把未来谋划清楚,要在所有人都说不行的时候,勇敢地投资,就是要在很多人没有醒过来的时候,在冬天投资。等所有人都醒过来的时候,买啥啥都贵,也就没有你的事情了。

2020年4月份,我参加了佛山的线上讨论会。当时蒙娜丽莎的董事、董事会秘书长张旗康表示,蒙娜丽莎还在广西投项目,还要推进广西工厂的三期项目。那会是3月,国内的疫情还很严重。

对于这个投资决定,蒙娜丽莎的决策层也有不同的意见。当时蒙娜丽莎内部有人觉得,现在天下都成这样了,我们扩充产能后,产品还有人要么?结果蒙娜丽莎的董事长萧华一锤定音,他说“病毒早晚要走”。

萧华不是医学专家,他是通过常识判断。这样的疫情在人类历史上出过很多次,最后都没把人类干掉。所以,萧董事长第一句话就说“病毒早晚就要走的,投一个项目就要两三年,大家不要吵了,投!”最后蒙娜丽莎的广西藤县项目继续投资,我专门去找了当地报纸来看,发现藤县对此一片欢呼,毕竟是涉及好几个亿的项目。

其实这种“冬天”投资的战略思想,顺德企业家早就有了。第一个给我上这门课的是科龙的潘宁。有一次我们在成都开会,那时候大环境不好,家电企业到处都在砍产能。潘宁却跑到成都发动机厂车间,说要把冰箱生产线伸到西南地区。投新项目。我当时就问他,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投资?潘宁说,所有投资都应该“冬天”投。

第一是因为“冬天”投成本低,所有地方政府都欢迎你,各类投资成本都低;第二条更重要,投资需要周期。如果等到市场回来企业没有产能,企业拿什么赚钱,拿什么占领市场。很多企业是到了“热”的时候去投,投资有周期,钱还没赚到,市场就转“冷”了。

对企业来说,最重要的是认清楚现在的形势,要抓住现在的战机。所有优秀的公司都是在冬天谋划、布局、投资,然后再准备下一步。等到别人都看到机遇的时候,那就是五年以后的成败得失,五年以后的市场分割,五年以后的风光云影了。

观察眼

企业家要勇于“逆流而上”

以色列有一位学者,小时候他的母亲对他说,人的一生会走进很多条河流,你可以选择顺流而上,也可以选择逆流而上。但是你要记住,一定要选择逆流而上。这位学者记住了这句话,长大后做任何事都是反其道而行,最后在学术界打遍天下无敌手,并最终成为了以色列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学者。

“逆流而上”的智慧,也是文灿能够成功并购法国百炼的智慧所在。

在大多数人看来,文灿出手并购的时机,并非好时机。在文灿谋划并购的2019年,是行业下行压力极大的一年,大量的欧洲压铸企业倒闭。而且后面还叠加了新冠疫情的冲击,整个汽车行业遭遇重挫。

如果此时选择顺流而上,文灿的做法应该是及时止损,暂停并购事宜。事实上,在2020年之初,大量的海外并购或者企业的海外绿地投资都被叫停了。许多人考虑疫情因素,选择了暂缓投资。

但文灿的做法却演绎了另一种决策逻辑:大环境好不好不重要,关键的是你好不好。只要是符合企业战略发展需要,符合文灿全球化布局的需要,就要笃定心智继续推进下去。

这种定力背后也是一种战略的智慧。因为当大多数人都放弃的时候,反而会产生大量的机会。很多时候,如果所有事情都准备好,所有人都认定有机会的时候,争夺机会的人多了以后,对于企业来说,反而没有了机会。

所谓的逆流而上,实际上于企业家来说,就是一种思维决策上的反其道而行。当所有人都认为难的事情,做的人自然少,这时候你选择去做,反而显得容易。反之,容易的事情,做的人多了,你要成功反而难了。

回头去看文灿后来的收获也是如此,在大多数人都止步的时候,选择海外并购,不仅标的价格下降了。由于大量同行倒闭,文灿的入主,也让法国百炼获得更强的发展实力,迅速收获了其他同行倒闭后释放的市场。

当然逆流而上往往也是难走的路,但是难走的路永远不拥挤,对企业来说,更是如此。

【撰文】 叶洁纯 林东云

受访者供图

■专题报道:

“佛山优品 商路全球” 2022年佛山品质革命调研系列报道

【作者】 叶洁纯;林东云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隔热隔音门窗品牌

门窗品牌

隔音门窗

隔热隔音门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