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县太平镇这些地方令人惊喜,你都去过了吗?
12月24日,藤县文联组织县部分作家协会成员、摄影协会成员到藤县太平镇开展“深入生活 扎根人民”采风创作活动,藤县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蒙土金参与采风活动。
△太平陈垌村航拍图(欧伟文 摄)
第一站:太平柴咀村白运易地扶贫搬迁点
坐落在藤县太平镇柴咀村白运易地扶贫搬迁点的农副产品深加工“扶贫车间”内,香气四溢,一筐筐红艳艳的砂糖桔摆放有序,工厂负责人黄有强介绍,刚刚打包好的几百箱百香果就是昨晚劳动的成果,即将通过网络平台销售到各地。
△易地扶贫搬迁集中点里的“扶贫车间”
“易地扶贫搬迁点180多户贫困户搬迁入住后,青壮年大部分外出务工,留在家里更多的是婆子(奶奶)、公子(爷爷)和孩子,如今扶贫车间主要工作是进行水果分拣包装,活不重,更多的婆子与公子乐意干。”黄有强说,因为“扶贫车间”就在安置点,赚钱与照顾孩子两不误,近期也打算面向镇内,招收150名的贫困户工人进行务工。“反正,能帮到他们脱贫,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参观“扶贫车间”里的自动分拣机器(欧伟文 摄)
△ 太平镇柴咀村白运易地扶贫搬迁点航拍图(欧伟文 摄)
第二站:太平狮山生态园
△走进狮山生态园的青枣园(胡永 摄)
随后,采风团一行来到了大地农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的狮山休闲生态园,听着藤县太平镇党委书记梁勇的介绍,生态园如今120亩青枣、30亩柠檬和80亩柑桔长势喜人,丰收在望。生态园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分配给贫困户进行管理,对贫困户管理的产品进行按价回收,并对参加合作社的贫困户,只要其有劳动能力,均提供一定的土地给其种植水稻或蔬菜。生态园就在易地扶贫搬迁集中点附近,目前参与大地专业种养合作社进行种植管理的贫困户有28人,其中搬迁户8人,从另一个方面让搬迁户能够搬得出来、住得进去、富得起来。
△工人覃月莲对青枣进行包装
来自易地扶贫搬迁点的覃月莲正在青枣园进行青枣的包装工作,她说,“工资按件计算,这批工人至少都有80元一天,自己每天有100来块,手快的伙伴能领到160元一天。在家门口有活干,每天还能见到老人孩子。”
△青枣园
△用镜头留下狮山休闲生态园的瞬间(胡永 摄)
△新鲜采摘的黄金百香果
△采风团在大地农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里品尝百香果(欧伟文 摄)
第三站:太平陈垌村
△走进陈垌村
△参观陈垌村村容村貌(欧伟文 摄)
品一口凤凰泉米酒,清醇可口;尝一口用凤凰泉水和黄豆制成的腐竹,清甜美味……采风团走在藤县太平镇陈垌村“移步即产业”的村道中,听着村支书细数村中的一个个产业:用地2500平方米、年产量90吨的凤凰泉特醇酒厂香醇万里,用地约1000平方米、年产量70吨的腐竹厂小有名气,还有200多头肉猪、50多头母猪的养殖场,占地1000平方米、年产量18万桶的凤凰泉水厂,200多亩油茶、680多箱蜜蜂走俏本地市场,更有通过“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让产业一步步发展壮大,引领村民增收致富。
△凤凰泉矿泉水(欧伟文 摄)
△工人正在制作腐竹(欧伟文 摄)
△品尝新鲜的腐竹(欧伟文 摄)
△参观凤凰泉特醇酒厂(欧伟文 摄)
△陈垌村米酒(欧伟文 摄)
做好凤凰泉水文章,用产品质量说话,用发展理念来经营,用共享成果来壮大,藤县太平镇陈垌村的“凤凰”在腾飞中,用一个个实实在在的产业扶持着一村的经济发展,目前,村级休闲活动小公园在建,河道两旁景观步道在建,不但要富,还要变美,这里是陈垌村,一个宜居、美丽的乡村。
蒙土金肯定了藤县太平镇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创新与坚持,方法更有针对性,措施更接地气,同时也叮嘱采风团成员听着介绍,回去后,用手中的笔,所见所想,创作出这方水土有温度、有亮点的作品。
△采风团合影留念(胡永 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