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荷味的稀有宝石——磷铝锂石
边缘的磷酸盐宝石
假如我们将常见宝石做个分类,其中磷酸盐类宝石所占的比例很小。
主力军是标准硬度5的磷灰石,也仅仅是磷灰石,磷灰石在市场上流通的数量比其他磷酸盐宝石全部加起来都多(绿松石除外)。
磷灰石
往下数,估计就是被《宝石之国》带火的磷叶石,但磷叶石实在太脆弱,很少切磨成宝石。
磷叶石,从棱线的锋利程度上看,这个石头应该新切的
“钝钝”的名字
假如嫌磷叶石太贵,磷灰石太普遍,我们可以选择今天的主角——磷铝锂石(Amblygonite)
薄荷绿的磷铝锂石或是磷叶石最好的替代了
大家也许看出来了,磷酸盐矿物很多都是“姓磷”的,不管是磷叶石、磷灰石、磷铝锂石、磷铝钠石、氟磷铁锰矿等。都是磷酸盐,这就是矿物中文名的优点,在命名上就已经给你分了类,而且重要组成元素也一并告知。
磷铝锂石、羟磷铝锂石、磷灰石、磷铝钠石、氟磷铁锰矿,除了磷铝钠石,其他都收藏到了
而外文名Amblygonite则稍微复杂一些,由德国矿物学家August Breithaupt于1817年命名。
Amblygonite由两部分组成,前半部分“Ambly-”源于希腊语“αμβλ??”意为钝的,后半部分源于希腊语“γων?α”意为角。合在一起就是“钝角”的意思,指的是它的其中两组解理不成直角,主要是为了和方柱石区分开,两者在外观上比较相似,而方柱石是四方晶系,磷铝锂石是三斜晶系,各自的有两组解理形成的角度不同,方柱石是90°而磷铝锂石则不是,以此区分两者。
先解决稳定问题
既然是磷酸盐矿物的开篇,我们不妨先稍微了解下磷酸盐类矿物的成矿基础。
通常来讲,磷酸根离子团由于半径较大,一般跟半径较大的阳离子结合才能稳定,比如和稀土元素结合成的独居石(族)。
铈独居石
单独和轻元素结合的很少,通常结构中会附加诸如F-、Cl-、OH-等阴离子来“维稳”,没有重量级的选手,就加多几个小兵来对抗磷酸根大boss,其中磷灰石就是一个例子,今天讲到的磷铝锂石也是一个例子。
毫无特色
磷铝锂石的化学组成是LiAl(PO4)F,属于磷酸盐类里的磷铝锂石族。
磷铝锂石的原石常呈短柱状,颜色有粉、绿、黄、无色等,普遍清淡,浅黄色的原石和方柱石略微相像。
各色磷铝锂石,就···毫无特色
磷铝锂石的产出不算太稀有,但由于其糟糕的硬度(莫氏硬度:5.5-6)、普通的折射率(1.612-1.636)、和发育的解理,并没有作为常规的宝石对其开发;加上寡淡的颜色、贫瘠的背景,也不会获得珠宝公司的青睐。
所以她注定是要成为稀有而不名贵的宝石,成为宝石收藏者的一枚勋章。
无从区分
但磷铝锂石族的收集之路还没有走完,这个家族里有三种可以作为宝石,除开磷铝钠石,一个是磷铝锂石,主要特征是含F-,一个是羟磷铝锂石,含OH-,她们的性质极为相近,F-和OH-这两个“挂件”影响不了他们的外表。
磷铝锂石和羟磷铝锂石,观感基本相同
常规的宝石参数里,仅有折射率可以稍微区分,含F和含Na越高,折射率会越低,但尽管如此,两者折射率也会经常重叠。同族的关系,基团振动相似,定性红外分析不能区分两者;“挂件”属于轻元素,X射线荧光光谱不能区分两者。
这面临的问题就和区分塔菲石和镁塔菲石-6N’3S一样,难以用常规的宝石学方法进行区分,国内珠宝检测站也爱莫能助。
好在由于产出她们俩的地质条件不同,我们可以通过产地来区分她们。
宝石级磷铝锂石主要产出于巴西、美国。巴西产出的颜色以黄色调为主,值得注意的是,产出于巴西的 Mogi d?s Cruzes, Sao Paulo这地方的却是羟磷铝锂石。
宝石级羟磷铝锂石主要产于法国、纳米比亚。
假如要收集这两者,记得多嘴问下产地。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