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溪铝合金门窗
文章目录:
1、解读安溪“山乡巨变”背后的经济密码2、烟台蓬莱区大杨家村第一书记吕海涛:领办合作社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3、100天建成一座码头 烟台港在几内亚演绎“中国速度”
解读安溪“山乡巨变”背后的经济密码
新华社福州11月18日电(记者王涛、侯晓敏)提到安溪,很多人会先想到安溪铁观音。茶叶兴县,茶韵传世界,安溪铁观音正逐渐成为全球知名的茶品牌。
1985年,安溪全县人均工农业产值27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70元,是国定贫困县。2023年,安溪县GDP为920.03亿元,全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323元。三十多年里,安溪从国定贫困县到摘帽脱贫奔基本小康,再由基本小康脱胎换骨成为全国百强县市第50位。“茶乡”安溪经济发展上演“山乡巨变”。
图为福建省安溪县城区鸟瞰图
从“一片叶”到“百茶都”
安溪县委书记吴毓舟表示,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是安溪完成从国定贫困到全国百强的重要原因之一。
安溪县县长刘永强介绍说,如今的安溪已拥有60万亩茶园,100多个茶树品种,茶叶年产量超6万吨,涉茶总产值超360亿元。在此基础上,安溪还在积极探索茶旅融合新模式,将茶文化体验与休闲旅游相结合,打造了一系列茶文化旅游线路,基本形成了游客到茶乡吃有茶味、住有茶香、行有茶路、游有茶韵、购有茶礼、娱有茶戏的旅游新体验。
刘永强说,茶叶为安溪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此外,我们还在积极规划建设全茶类、全链条、全业态的中国茶都3.0版,推动安溪茶产业加快从‘一片叶’迈向‘百茶都’。”
小车间创出“大市场”
图为福建省安溪县闽华电源生产车间全自动电池装配生产线
在安溪的特色产业中,茶虽是“主角”,但并非全部,藤铁家居工艺、电源电器、钢铁等传统产业同样焕发勃勃生机。“我们聚焦做好‘土特产’文章,在做大做强茶业、藤铁两大优势产业的基础上,鼓励各乡镇因地制宜、错位发展,积极培育‘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吴毓舟说。
安溪藤铁产业历经多年发展,形成了以凤城、城厢、尚卿3个乡镇为中心,辐射官桥、龙门、参内、魁斗、西坪、蓬莱等6个乡镇的区域产业集群。
图为安溪县藤铁工艺产品
数据显示,安溪现有藤铁家居工艺企业超2000家,加工点超3000个,从业人员超15万人,年产值超286亿元,产品远销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4年,安溪竹藤编技艺成功入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
作为一名“老匠人”,高建伟于1994年就入职了安溪县尚卿华星工艺品有限公司,负责产品设计工作。高建伟说,“藤铁技艺不仅是安溪的独特文化符号,也是吸引国内外游客的重要引擎。每年都有大量游客慕名而来,观摩藤铁工艺的制作过程。这不仅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也有效提升了安溪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如今这个传统产业也正在用新材料、新工艺赋能产业链,不断打开发展新空间。“我们正在尝试将碳纤维、铝合金等新材料融入传统工艺中,制作出更加轻便耐用的藤铁产品;我们也正在探索3D打印、数控加工等现代制造技术在藤铁工艺中的应用,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精度。”高建伟如是说。
培育新兴产业 县域经济含“新”量逐年提升
县域经济要发展,不仅要守好“老家底”,还要用好“新支撑”。近年来,安溪县不断开辟新赛道,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光电、信息技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迅速崛起,县域经济含“新”量逐年提升。
图为泉州半导体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安溪分园区光电生产车间
在光电产业方面,规上工业产值148亿元,LED 获评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半导体照明获评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在卫星发射领域,安溪更是走在了前列。2022 年,安溪成功发射了“安溪铁观音一号”“安溪铁观音二号” 遥感卫星,从高空轨道监测为茶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吴毓舟介绍,在推动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支持企业成长和产业升级。包括强化政策赋能,叠加出台政策措施;强化招商赋能,构建完善的招商体系和基金体系;强化平台赋能,共建专业平台,推动 “产学研用” 一体化创新;强化空间赋能,扎实推进园区标准化建设;强化服务赋能,建立 “靠前走半步” 服务机制,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保障。
放眼未来,吴毓舟表示,还将着力做好三个方面:一是不断推进传统产业新型化改造,实现“老树发新枝”;二是积极拓展新兴产业差异化发展,打造在全省具有独特优势的空天、影视特色产业链条;三是,对未来产业进行前瞻化布局。为光电子、生物医药、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提供承载空间,着力打造创新综合体、未来产业城。
如今,安溪这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正以其传统与现代交融、文化与科技并重的独特魅力,展现出了全面发展的蓬勃生机。安溪正以“叶” 执笔,以古韵为魂,以科技为翼,绘就小城百业的 “富春山居图”,向着更加美好的未来迈进。
来源:新华社客户端
烟台蓬莱区大杨家村第一书记吕海涛:领办合作社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来源:烟台日报-大小新闻
走进蓬莱区大辛店镇大杨家村,你会发现这个小山村正展现出一幅新时代美丽乡村画卷:宽敞的马路两旁是郁郁葱葱的花草树木、新建的党群服务中心宽敞明亮,乡村健身广场上各种健身器材应有尽有,两个白木耳种植大棚是让村民脱贫致富的希望所在。
说起大杨家村的种种变化,村子里的干部群众颇为感慨的说:“家门前的道路宽阔平坦,拧开自来水龙头就能喝上甘甜的水,这些都多亏了咱们村里的第一书记。”
2019年4月,烟台市外事办公室选派吕海涛到蓬莱区大辛店镇大杨家村任第一书记。经过两年多的努力,他深入推进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大力发展村特色产业,激活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
抓党建,带动“村两委”
推进党支部领办合作社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村子贫困落后的根子是没有一个坚强有力的党支部。“多措并举推进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的工作思路,必须从抓好村庄党支部建设开始。”吕海涛到任后抓的第一件事,就是提升村党支部的战斗力和凝聚力。他说,“抓党建、强班子、带队伍”既是委派驻“第一书记”到村的初衷,更是“第一书记”工作的重中之重。
从多方走访调研入手,吕海涛通过督导落实党员分类管理和积分量化等工作制度,定期组织党员赴红色教育基地开展现场教育,每年组织支部委员上主题党课,强化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身份意识,加强了以党支部书记为核心的班子成员、党员队伍、后备人才三支队伍建设。
支部强不强,要靠领头羊。有了强健有力的党支部,吕海涛把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作为引领集体增收、带动群众致富的切入点。“只有将合作社办好办成功了,才能给全村村民起到致富的引领带动作用。”
为带动“村两委”成员全身心投入到村庄建设中,吕海涛处处当好表率。他把自己的私家车当成了村合作社的送货车,不记个人得失、忘我工作的精神得到全村党员群众的一致称赞。村里经费紧张,他外出考察没有到村里报销过一分钱的费用;为给村里党员群众建设一个内容丰富、环境优雅的学习教育场所,吕海涛通过多方筹集资金75万余元,为村里建设了300平方米的党群服务中心;投入10万余元打造了烟台市第一个集党建、文化为一体的“有声智慧党建及公共文化服务活动室”,从而有力提高了村里的党建工作水平。
种木耳,引进产业项目
合作社带领全村脱贫增收
作为驻村第一书记,吕海涛深知,想让村民脱贫致富的关键还是要以产业振兴引领乡村振兴,走三产融合发展之路。
大杨家村产业结构单一、人口老龄化严重、干旱缺水,合作社成立之后,还必须有一个好的项目带动村子经济发展。为了选好项目,吕海涛带领村两委成员多次赴长春、济宁等地考察,结合村子的地域优势、气候特点、村民知识结构等进行了综合分析,最终决定引入“白木耳”种植项目。
为了能够让项目落地,他积极向派出单位市外办争取支持,市外办投入40万元帮扶资金建设了2个种植大棚,用来种植白玉木耳、蘑菇等食用菌。考虑到农村销路渠道受限,他为拓展“白木耳”销售渠道采取了“三步走、一结合”的销售策略。首先,吕海涛利用个人资源向同学朋友所在单位推销,提高市场认可度。紧接着,他积极联系蓬莱巨涛食堂、蓬莱机关食堂、兴业银行烟台分行、直通家超市等企业,建立了长期供货关系。考虑到白木耳种植将是村子最主要的经济来源,他还利用微信、淘宝、电商平台线上销售产品。目前,合作社的产品除原有的线下销售渠道外,还与专业电商平台烟台阳光市场、生鲜配送平台“菜公社”、“鲜菜到家”建立合作关系。
“一结合,就是采取‘三产融合’发展模式,将木耳蘑菇的生产与深加工与旅游采摘结合起来,增加产品销量。”吕海涛介绍,截止今年6月底,种植大棚共为合作社创收10万余元。为发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作用,引领更多的村民入社。在积极发展村合作社“白木耳”大棚的同时,他积极带动村民参加“白木耳”种植,合作社为其提供菌包、技术、销售等相关帮助。吕海涛主动担任技术指导,向群众手把手传授种植技术。经过积极引导,村内十余户群众将家中废弃房屋改造后开展白木耳、蘑菇试种并获得不错收益,为老百姓寻找到一条新的致富道路。
强民生,改造基础设施
偏僻小山村旧貌换新颜
傍晚时分,走进大杨家村2400平方米的文体广场,村民们趁着夏凉时光,三五成群地在广场上散步健身。这个原本被贫困笼罩着的小山村,传递出新农村健康文明时尚的信号。
小山村旧貌换新颜,吕海涛功不可没。针对大杨家村自来水水源接近干涸、基础设施落后、村综合性文化场所不达标等实际困难,吕海涛反复向蓬莱区扶贫办、水利局、大辛店镇党委政府等单位汇报沟通,争取资金300余万元,对村庄民生工程、村庄绿化、亮化、硬化方面进行了改造提升,硬化群众门前道路10000多平米;新打300米深井3口,新上净水器1台;新建新平塘1座、修砌旧平塘1座、新上变压器1台、新建扬水站1处,解决了周边1000亩果园的灌溉问题。在偌大的文体广场上,篮球架一副、高低杠、助力器等体育器材6套,为大杨家村及周边村的1000多名村民娱乐、健身提供了场所。
面对农村文化娱乐生活匮乏的情况,他还积极与市吕剧团对接,为村里开展了送文化下乡公益演出,获得群众一致好评。为引导党员干部做好村里病贫孤寡人员的帮扶工作,他自掏腰包购买大桶矿泉水定期为村内94岁孤寡贫困户杨奎珠老人送水,自掏腰包2000元为其更换了铝合金门窗;为杨奎珠、杨希县两户未通自来水的贫困户通上了自来水;贫困户杨仁辉的老伴邹香福不慎摔伤,他第一时间携带慰问品到家里看望慰问。2020年疫情期间,针对镇上一线防控人员及村内老百姓生活日用品紧缺的实际情况,他提议合作社为一线防控人员、村内贫困户和隔离户赠送蘑菇木耳,为本村居民实行价格优惠,较好地解决了群众的燃眉之急。
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这一件件惠民生、暖民心的实事好事,成为吕海涛驻村以来被大杨家村党员群众最为津津乐道的喜事儿。鲜红党旗高高飘扬,在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道路上,他时刻以最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让共产党员这张名片熠熠生辉。
YMG全媒体记者 王鸿云 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马跃
本文来自【烟台日报-大小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100天建成一座码头 烟台港在几内亚演绎“中国速度”
几内亚博凯内港码头仅用四个月就投入运营,烟台港人在非洲创造了100天建成一座码头的“中国速度”。(烟台港集团供图,新华网发)
“2015年3月26日,几内亚博凯内港举行码头建设奠基仪式;7月20日,举行第一个码头建成投产装船仪式。烟台港在自然环境恶劣、建设物资匮乏的情况下创造了100天建成一座码头的‘中国速度’。”烟台港集团有限公司总裁纪少波表示,几内亚项目不仅是大宗散货物流多式联运全产业链的成功案例,也是烟台乃至中国企业深耕“一带一路”的样本案例。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铝消费国和生产国,但是我国铝土矿量少,有相当大的比例依赖进口。几内亚是世界上铝土矿量最大的国家,借助“一带一路”建设的政策优惠,烟台港集团打造铝矾土进口全程物流链,牢据全国铝矾土进口第一港,占全国市场份额的七成以上。
图为几内亚博凯内港码头施工现场。(烟台港集团供图,新华网发)
图为几内亚来的铝矾土从滨州套尔河港区上岸。(烟台港集团供图,新华网发)
图为几内亚来的铝矾土在烟台港转运。(烟台港集团供图,新华网发)
图为烟台港集装箱码头。(烟台港集团供图,新华网发)
图为烟台港客货滚装运输。(烟台港集团供图,新华网发)
山东省沿海港口已形成以青岛港为龙头,烟台港、日照港为两翼,其他港口为补充的总体发展格局。烟台港是渤海海峡客货滚装运输中心、也是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集装箱支线港,2016年完成货物吞吐量3.54亿吨。
图为烟台港西港区大型矿石码头。(烟台港集团供图,新华网发)
烟台港集团现辖芝罘湾港区、龙口港区、蓬莱港区、西港区等港区,现有各类泊位104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65个,码头岸线总长20626米,铁路专用线36公里,库场总面积826.6万平方米。2007年烟台港货物吞吐量突破亿吨,成为中国沿海第11个亿吨大港。去年烟台港货物吞吐量完成2.6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完成260万标准箱。芝罘湾港区重点发展集装箱、滚装运输、火车轮渡等,鲁辽客滚运输已经成为国内最繁忙的客滚运输航线。西港区是目前的重点开发建设港区,已建成30万吨级矿石码头和30万吨级原油码头各1座,以及其他大型通用泊位和液体散货泊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