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1、一季度南充招引投资近500亿元“开门红”是怎么实现的?2、3267亿元刚刚开工3、听,南充制造业奏响奋进“春之曲”

一季度南充招引投资近500亿元“开门红”是怎么实现的?

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

川观新闻记者 蒲南溪

4月13日,南充市高坪区组团赴成都,举行2021年“开放年”(成都)投资推介会。推介会现场,重点推出了投资150亿元的龙门新城项目、投资200亿元的金融中心项目等总投资额千亿余元的十个项目机会。

春季是万物生长的好时节,南充积极向外走,推介投资机会,招强引优。不只是成都,3月30日至31日,南充市委主要领导率招商小分队赴湖南省,学习考察其经济开发区建设与发展工作并开展投资促进活动,拜会知名企业、精准对接项目。

1-3月,南充“开放周”小分队共外出招商69批次。频繁走出去,谈下来的签约成绩同样不俗。一季度,南充市新签约招商引资项目85个、协议总投资470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8.8%、55.9%。新签约5亿元以上重大项目37个、同比增长105.6%。

有的放矢 招引产业集聚“5+5”

4月7日,2021年蓬安县“一带两区”投资推介暨项目签约仪式举行。会上共签约项目16个,投资总额达81.7亿元。不止蓬安,一季度南充各县市区密集举行集中签约仪式。仪陇县新签约项目8个,其中“五大千亿产业集群”项目7个,5亿元以上项目3个。嘉陵区集中签约11个项目,总投资52.2亿元。

签约项目“五花八门”,但也有一个共同点。这些项目占较大比重的是产业项目,而产业项目又是聚焦南充“5+5”现代产业体系的规划。

以嘉陵区和蓬安县为例,签约项目中超亿应急智能装备科技产业园、全自动智能铝挤压生产项目、正邦生猪养殖及精深加工全产业链项目等等,都属于汽车汽配、现代农业等南充五大千亿产业规划。

同样的,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等五大百亿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有新动向。西充县包装策划人工智能产业园、智能终端全产业链制造基地等重点产业项目19个,总投资额565亿元,跟踪洽谈重点项目8个。

“我们计划引入更多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共建一批研发中心,实现科研成果转化、投入生产等’一条龙’,优化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实现虹吸效应。”高坪区科创中心负责人介绍,南充航空港科技创新中心是高坪区着力打造的“智慧大脑”,以科研为定位、以推动高坪制造向高坪智造转变为目标。目前,南充长江新材料研究院等5户电子信息技术研发企业已经入驻,即将展开技术研发和交流工作。7家电子企业已经入驻。

一季度,南充引进项目85个、协议总投资470亿元。其中,“5+5”重点产业补链、强链、延链项目48个、同比增长20%。

“贴身”服务 让项目引得进来落得安心

线上“一网通办”、线下“一窗通办”、推广应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2.0、南充市100个重点推进项目“一对一”全过程保姆式服务……在良好的营商环境保障下,一季度,华芯腾科技等65个项目开工建设,华讯方舟等46个项目建成投产,分别同比增长51.2%、17.9%。

四川中深创集团总部是广东深圳知名电子信息企业。在多方考察投资时,看中高坪区优良营商环境选择落户。“我们选择落户后,无论是项目落地、建设、还是投产,高坪各级各部门都为我们提供了一站式服务,各个环节的手续都办理得非常快,让我们企业没有一点后顾之忧。”四川中深创集团外事经理兰兰颇有感触地说。

4月8日,记者走进四川中深创集团生产车间,在SMT、组装、注塑车间,工人们正操作机械进行电脑主板生产、塑料外壳包装生产。

当天,在该公司的另一车间,技术人员正安装设备。兰兰介绍,目前设备安装调试已经接近尾声,预计4月中旬将再增3条生产线,届时产值将再增加50%。

针对落地后,在扩产增效方面有困难的中小企业,南充各地也有应对办法。最近,南部县经济开发区企业微信群中的一条消息让四川英联达科技有限公司看到了希望。

“近期’园保贷’的合作银行将来到园区上门服务,请有融资需求的企业在群内报名,或者联系工作人员。”南部县经开区管委会的工作人员介绍,“园保贷”是去年7月份推出的,服务范围是园区内百余家企业,由南部县经开区、四川工创企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四川农商银行三方共同担保,以接近存款利率的额度为企业出借资金,周转时间为两年。

“我们考察了十几家报名的企业,最终确定了五家企业有申请’园保贷’的资格,英联达就是其中之一。”该工作人员说道,目前“园保贷”为企业提供贷款1000万余元。今年,该园区引进了浙江民泰商业银行(阆中支行),以信用贷的方式,继续为中小企业提供较小额度的贷款。

紧抓增长极

临江新区让企业当“推介大使”

自去年七月临江新区获批成立,临江新区管委会随即挂牌,正式运行半年后,最近也有了很多新动向。尤其是刚刚投用的“投资之家”,成为客商考察新区投资环境、了解新区政策及产业链情况的第一站。

“这几天企业、银行上门来咨询了解的很多。”4月14日,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记者来到临江新区“投资之家”,沙盘配合宣传片演示,新区的地理范围、功能布局一目了然。

“企业落户南充临江新区,我个人认为有三个原因,第一个是地理资源的优势……”四川华讯方舟智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裁陈军以视频加文字对话的方式,向来访客商推介临江新区的地理优势、人才优势和营商环境。“这是我们的一个创新点,与其自己介绍,不如让已经签约落地的知名企业当推介大使,这样更有说服力。”临江新区管委会主任王熊骅说到。

除了为上门考察的企业项目提供周到服务,临江新区在今年一季度以每月两次的频率,走出去招大引优。由1个市级招商队、3个区(县)招商组、N个驻外商协会组成的“1+3+N”招商工作专班相互协作、分线出击,完成一季度集中签约9个项目、总投资额341亿元的亮眼成绩。

“立足新区’三区一高地’的功能定位,我们锁定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进行招引。”王熊骅说,最近他们正在和中国航天12院进行洽谈,初步确定航天军民融合基地、国家航天博物馆、钱学森K12学校三个项目。“这几个与航天相关的项目,不仅着眼于科研成果转化民用产业,同时也注重航天时代精神的传播,对民众和下一代的教育。”

对于签约落地的项目,南充市委、市政府领导定期召开临江新区建设推进会,建立招商项目落地问题清单,逐一明确责任部门,限期销号化解。新区主动对接解决中科九微、九天真空遇到的技术问题,比如中科九微半导体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项目缺乏专业技术人才。今年内,新区主动定制人才引进政策,靶向引进企业所需的机械设计、材料力学、真空应用等领域专业配套人才30余人。

据了解,临江新区获批设立以来,累计签约项目41个、协议总投资906.2亿元,包括投资108亿元的北京中科九微半导体高端装备制造项目、投资100亿元的广东三环电子片式电容项目、投资100亿元的广东三环电子元器件生产项目、投资100亿元的华西建筑产业园项目、投资100亿元的深圳正威国际高导铜新材料产业园项目、投资100亿元的中国真空谷项目等“5个百亿级”重大产业项目。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

3267亿元刚刚开工

<

听,南充制造业奏响奋进“春之曲”

与会人员在营山县现场拉练四川航电锂能科技锂电池生产项目。南充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余中华 摄

●南充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李奎

这是一次展示成果、鼓劲加油的“大比武”,是一次交流经验、促进工作的“大拉练”,更是一次对标先进、勇争第一的“大竞赛”。

全力促发展、冲刺“开门红”、奋战“满堂彩”!历经疫情之后的第一个春天,2月27日至28日,南充市委、市政府举行2023年全市制造业项目现场拉练活动,现场拉练营山、蓬安、仪陇、南部、阆中5个县(市)的20个重点项目,在抓制造业项目、促制造业发展“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中开启新春“第一战”。

实地观摩、现场晾晒、集中评分……在较真碰硬中展示成绩、提振信心,查找不足、补齐短板。一场拉练下来,与会人员发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但干事的动力也更足了。一个坚定信念在升腾: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把产业兴市、制造强市落实到一个个项目、一个个企业上。

夯实发展根基制造业发展热潮涌动

项目强,经济强。制造业项目强,发展根基则坚实。

重点项目建设工地上,工程车来回穿梭,建设者们抢工期、赶进度;产业园区生产车间内,生产线快速运转,工人们争分夺秒赶订单……开春以来,广袤的南充大地,补齐制造业短板、实现制造业突破突围,美好的“规划蓝图”正变成实力彰显的“实景图”。

1天半时间,与会人员精神振奋,马不停蹄驰骋5个县(市),现场拉练20个重点项目,这其中既有老树发“新芽”,也有产业聚“活水”;既有科技赋“新能”,也有项目拼“速度”。

每到一地,与会人员目之所及、耳之所闻、足之所至,处处体现着“开年就开跑”的新气象、“起步即冲刺”的新作为,处处涌动着热火朝天、奋勇争先的澎湃动力。

“此次参加拉练的项目,重点围绕2022年以来新招引落地且有明显实物性进展、新竣工投产或新升规入统、技改扩能且产值增速快的工业企业。”市委目标绩效办一名负责人说。

总部位于深圳,当年对接、当年签约、当年投产。生产车间里,从金属箔的压制成型,到加工成锂电池、封装、检测,整个流程一气呵成。走进营山经济开发区汽摩配产业园的四川航电锂能科技公司,与会人员感受到的是一种势不可挡、只争朝夕的奋进姿态、奋斗激情。

在蓬安县金坛冶金迁建扩能技改项目一期,烧结车间、冶炼车间、浇铸车间内,各种低耗环保智能设备快速运转。公司淘汰高耗能、低产出生产设施,引进先进环保节能设备,自建发电站、利用余热发电,年可节约标煤能耗1.8万吨,则让与会人员看到了企业转型发展、绿色发展焕发出的蓬勃生机。

在仪陇汽配产业园的四川德创汽车减震器及零配件生产加工生产车间里,一条条全自动生产线快速运转。“订单已经排到4月,产品畅销80多个国家和地区,产品线覆盖美系、日系、德系、韩系等各大车系。”公司负责人的介绍,正是南充制造业欣欣向荣、变壮变强的生动实践。

在四川南部经济开发区,占地100亩、总投资10亿元的南部县成铝新材料生产项目建设如火如荼,项目一期2万平方米的厂房里,工人们正在进行设备安装和调试。项目全面建成投产后,年产值可达20亿元,年创利税2亿元以上,提供就业岗位300余个。看完项目,与会人员更加坚定了“实体经济是发展的‘压舱石’,重大制造业项目是拉动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是南充突破发展的最大底气”信心。

在阆中双驰智能鞋业生产车间里,工人们正在紧张忙碌,分工协作,在裁剪、缝制、检验、包装等岗位上快速完成一份份订单,奏响了古城工业拔节发展的铿锵音符。

一场拉练下来,这些接受拉练的项目,各有千秋、各有特色,一个个观摩点犹如一个个争先进位的足印,一条条观摩路线则像一条条砥砺前行的轨迹。这些项目从洽谈到签约、开工、建设、投产,犹如一颗颗破土而出、向上生长的种子,正为南充积蓄着新旧动能转换、绿色低碳发展的强劲力量,正在成为南充经济增长的原动力、改善民生的支撑点、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

“一个个制造业项目,增强了全市区域经济发展的‘造血’机能,孕育着南充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希望。”

“一个项目就是一面镜子,折射出了全市上下只争朝夕、奋勇争先的澎湃激情,全力以赴抓项目、拼经济的紧迫感和精气神。”

……

一路看、一路听、一路议、一路评,与会人员感触颇深。

以项目论英雄在比对中看成绩找差距

发展是硬道理,项目是硬支撑。没有等出来的辉煌,只有干出来的精彩。建设体现新发展理念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加快现代化南充建设,最根本的要靠项目来支撑,要靠制造业项目来夯实发展的脊梁。

看现场、晒项目,比实绩、增干劲。项目拉练,既是一次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检阅”,也是一次比差距、亮“肌肉”的机会,更是对后进项目推进的鞭策。

此次项目拉练结束后,与会人员按照“百分制”对5个县(市)进行考评打分,南充市委目标绩效办会同市纪委监委现场统分。

在比对中看成绩、在比对中找差距、在比对中论英雄,每到一处,与会人员仔细看、认真思、严格评。

“拉练比拼什么?比的是数据、进度、经济,比的是项目质量、产业层次、营商环境、干部精气神,比的是胸怀、眼界、韧劲、理念。”市经信局局长刘平说,项目现场就是锤炼作风的考场,关键看干得怎么样,一切靠实绩说话。开展现场拉练,传递出的是市委、市政府大抓制造业、大抓经济的强烈信号,在全市形成比学赶超、加压奋进的浓厚氛围。

在位于营山县的小铜人西部产业园里,工人们干劲十足赶订单。产业园项目总投资15亿元,全面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值200亿元。今年,公司定下的目标任务是:产值保守20亿元,冲刺30亿元。

在营山四川营之星电子科技生产(二期)项目现场,与会人员在参观走廊上,隔着厚厚的玻璃,看到一台台光刻机正在芯片上面进行蚀刻,蚀刻完成后,工人们立即检测产品是否合格,最终进行封装。

“在这里,感受到了把制造业项目作为推动发展的第一抓手,感受到制造业正在突围发展。”拉练结束后,一名与会人员对营山毫不犹豫地打出了高分。

3月1日上午,全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暨投资促进大会召开,现场通报考评结果,营山县获得第一名。

扛起责任鼓足干劲蓄足制造业腾飞之势

边看边比、边思边议。一天半的现场拉练,时间虽短,但紧凑而充实,与会人员目之所及,新项目、新模式不断涌现;心之所感,新思路、新理念竞相涌流。

这些,都有一个共同指向——拼经济、搞建设,抓项目、促投资,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成就鼓舞人心,形势逼人奋进。见证了全市上项目、谋发展的良好态势,与会人员干事创业的热情被激发。大家纷纷表示,抓产业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气魄,扛起责任、鼓足干劲、善作善成,落实全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暨投资促进大会精神,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夯实发展之基,蓄足腾飞之势。

“坚持制造强县不动摇,创新土地供给、能源价格供给、物流供给,破解融资、升规、要素保障难,做大总量、做强规模、做优龙头。”营山县委副书记、县长敬健说,聚焦制造业,营山县2023年将实施产业项目72个,年度计划投资119.9亿元,占项目总投资的50%。

“围绕产业兴县、制造强县目标,着力在电子信息、农产品加工、鞋服等产业上下功夫。”蓬安县委副书记、县长邱跃峰说,2023年,蓬安县将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不低于20%、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速不低于30%、工业投资增速不低于30%、新增规上企业不低于15户。

如何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制造强市”战略?仪陇县委副书记、县长赵云强说,持续用力抓平台强载体、抓招引强链条、抓培育促集群、抓服务优环境,加快构建“小鸟成群、百鸟朝凤”的工业发展格局。

“坚持工业强县、产业兴县战略不动摇,把产业发展,特别是制造业发展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抓手、主战场、主引擎,到2025年,县域机械制造产业园、电子信息产业园、铝材料产业园入驻企业260户以上,产值突破850亿元。”南部县委副书记、县长尹成平说,当前,千方百计抓生产、全力以赴抓项目、尽心竭力抓培育、尽锐出战抓招商,决战决胜“开门红”。

“涓涓细流,也可以汇成江河湖海。”阆中市委副书记、市长唐硕说,坚定不移推动工业强市,阆中的目标是通过做大总量、做活存量、做实增量、做优质量,实现再造一个阆中工业,到2026年,规上工业企业数量从目前的83户增加到120户。2023年力争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家,省级创新型企业1家,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0家。

开年伊始,站在新起点,发力制造业,跑出加速度,嘹亮的奋斗号角正沿着嘉陵江畔吹响,一场你追我赶的接力赛在继续,一波竞相发展的热潮在南充城乡喷涌。

高端门窗

隔热隔音门窗品牌

高端门窗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