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1、杭州凌晨突发一男子抱起陌生女人,一口气狂奔16楼……2、总书记关心的百姓身边事|传统村落保护激发乡村活力3、停产定州一铝合金加工点噪音扰民被处理

杭州凌晨突发一男子抱起陌生女人,一口气狂奔16楼……

来源:杭州交通918

昨天(6月2日)凌晨4点,天蒙蒙亮,

大多数业主还在睡梦中,

杭州梧桐蓝山小区一栋住宅,

警铃突然“呜呜呜”响个不停!

“快快快!”大伙紧急往外撤的时候,

一个中年男子吃力得背着一位女子,

他走到大门口时体力已耗尽,

但稍作停顿后,又咬牙继续往外走。

原来昨天小区一栋高层住宅突然冒烟,

为了加快住户撤离,

一位保安背着脚受伤的住户,

硬是一口气从16楼

走楼梯撤离出大楼!

一个成年人体重少说也有一百一二十斤,

十六层楼有上千步台阶,

走出大楼时,男子精疲力竭,

瘫倒在地,呕吐不止!

小区保安队长谷拢强回忆说,

昨天凌晨4点多,

队员们24小时巡逻时发现

小区12幢住户家里有浓烟从窗户飘出,

此时很多业主还在睡觉,

如果起火,后果不堪设想!

为了避免人员受伤,

5名保安队员立即逐层挨家挨户喊人,

让大家尽快撤离。

队员王强喊到16楼时,

碰到一位40多岁扭伤脚的业主,

正一瘸一拐艰难地往下挪,

因为紧张害怕,她不停回头四下张望。

王强见状,二话不说冲上前,

半蹲下身对着业主大喊:

快,上来,我背你!

这一背,就是从16楼徒步走到1楼,

也就有了故事开头的画面!

因为走得急,王强一路上都没有停,

快到最后几层楼时,腿一直打颤,

他全凭一股毅力强撑着,

背着业主走出大楼后,

他再也撑不住,瘫在地上呕吐起来,

但还没来得及多休息,

听到有人喊孩子还在楼上,

王强忍住不适,再一次冲上了楼道。

短短15分钟,十几层的高楼,

王强和队员每人少说跑了五六趟,

总共疏散了80多名业主。

5点多时,危机解除,

队员们这才松了一口气,

大家都累得动弹不得,

还有人力竭出现呕吐、晕眩等症状,

送到医院后,目前已无大碍。

保安队员们的英勇行为,

在业主群传疯了!

“小伙子们好样的!”“保安小哥值得点赞!”

扭伤了脚的当事人

也在业主群中特地向王强和

另一位陪同护送的保安表示了感谢!

记者了解到,

王强是一个东北小伙,今年32岁,

来临平已经7、8年,

担任保安队员也有三年多了。

提起危急时英勇助人,

他说这都是应该做的,

“保护业主安全才能叫保安队,

16楼不算什么,

就算66楼,我也会背!”

危急时刻尽显英雄本色,

为保安队员们点赞!

来源:临平区融媒体中心-天天看临平( ttklp2021)

总书记关心的百姓身边事|传统村落保护激发乡村活力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总书记关心的百姓身边事)

留住乡愁 绽放新颜——传统村落保护激发乡村活力

新华社北京8月18日电 题:留住乡愁 绽放新颜——传统村落保护激发乡村活力

新华社记者

“我思恋故乡的小河,还有河边那吱吱唱歌的水磨……”一个个村落,承载着中国人绵长的情思乡愁。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建设美丽乡村,“不能大拆大建,特别是古村落要保护好”;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走符合农村实际的路子,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充分体现农村特点,“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

在有关部门、各级政府积极响应和高度重视、扶持下,近几年,我国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力度空前,成效显著;不仅留住了“美丽乡愁”,更激发出乡村发展新活力。

“苍洱毓秀”:“古”味延绵 新韵悠悠

这是李德昌家的白族传统建筑风格小院(8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 秦晴 摄

“苍洱毓秀”——李德昌把家乡“山”“海”间的万种风情写在了自家小院外墙上。

李德昌的家乡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湾桥镇古生村,青瓦白墙的村子背靠苍山,面朝洱海,是一个典型的白族传统村落。

这是大理洱海边的古村落景色(8月10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 秦晴 摄

李德昌家的小院宽敞明亮,绿意盎然,体现了坊、阁、照壁相结合的白族传统建筑风格。“这个院子是我在1997年盖起来的。”李德昌说。

2015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工作时,走进了李德昌家中。看着李德昌家雕梁画栋的房子,干净整洁的院落,生机勃勃的植物,总书记十分高兴,他说:“这里环境整洁,又保持着古朴形态,这样的庭院比西式洋房好,记得住乡愁。”

“总书记的一番话,让我们更清楚传统村落保护的重要性。”李德昌说,“不但洱海要保护好,传统白族民居的风貌也不能丢。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无论缺了哪个都不行。”

这是云南省大理市湾桥镇古生村景色(8月10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 秦晴 摄

几年来,古生村按照“保护古建、引导在建、规范未建、改造老建、打击违建”的工作思路,实施建筑民居风格整治,保持青瓦白墙、斜屋顶、淡墨画的白族民居风格。

记者了解,村内完成了“三线入地”工程,主要道路硬化、拓宽,对7户有较重历史和民族文化底蕴的白族民居古院落进行挂牌保护,对凤鸣桥、古戏台等文物古迹实施修旧如旧,提升修缮。

今日古生村,天空更“干净”,湖水更清澈,环境更整洁……

“拯救老屋”:激活村落 重焕生机

湘南大山深处,蓝山县祠堂圩镇虎溪村。这个唐宋年间就有烟火的千年古村,2016年入选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2018年,在上级文物部门资金支持下,虎溪村按照“修旧如旧”原则,对古戏台、古建院落等近3000平方米区域实施文物本体修复;通过更换楼板、瓦片、栏杆,修复马头墙、屏风、门窗等部件,古村重焕生机。同时,还成立纪念馆,陈列1934年红六军团长征过境虎溪时的珍贵文物。

2016年以来,国家文物局支持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实施的传统村落保护公益项目——“拯救老屋行动”在各地推进。

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熙岭乡龙潭村。几年前,原户籍人口1400多人的村子常住人口不足200人,部分老宅年久失修,只剩残垣断壁;村里原有120多栋明清建筑,多栋被拆除。

2017年5月,在政府支持下,龙潭村开始“拯救老屋”、复兴古村。

“针对古宅多为土木结构的特点,我们聘请老工匠艺人,采取传统工艺进行修复。”驻村第一书记夏兴勇介绍,他们还创新推出“认租15年”运作机制,以吸引社会资金修缮古民居。

“谁租房谁修缮,与租客签订15年合同,15年内每年每平方米只收3元钱租金。”夏兴勇说,目前,龙潭村有32栋古民居采取这种做法,吸引了国内外100多人前来承租修缮古民居,长期定居。

一座座荒废的老宅被认领修缮后,既保存了村庄原有风貌,又发展起了新兴业态。江西人曾伟第一眼见到龙潭村,就爱上了这个地方,在村里租下一幢100多年历史的老房子,改造成以读书为主题的“自用+分享”生活空间。

记者了解,“拯救老屋行动”采取政府委托,社会组织运作、监督、管理的项目实施办法,吸引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各地在实践探索中形成了文物建筑保护利用的新机制,吸引了农民回村发展乡村旅游,促进了非遗项目活化和公共文化服务改善,有效激发了传统村落的活力,为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打下重要基础。

乡村“网红”:魅力倍增 助力振兴

这是古生村保存完好的古戏台(8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 秦晴 摄

拯救、保护、利用,让古村落平添“新资源”。

一幢幢夯土实木的民居古朴静美,一曲曲四平戏曲悠扬悦耳……这是记者走进龙潭村感受到的。

“我们不仅注重保护好古村外观,同时在内涵的深挖上下功夫,让村子真正‘活’起来。”夏兴勇说。

龙潭村一直保留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四平戏,为了“活化”这一珍贵文化遗产,龙潭村建起了四平戏博物馆,戏班子重新开班;为传承红曲制作与黄酒酿造这一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村里也建起博物馆。

短短几年,龙潭村古厝修复一新,设施齐全;常住人口恢复至600人左右;公益画室、美术馆、四平戏博物馆、黄酒博物馆、咖啡屋、图书馆的出现,让过去无人问津的破旧古村落,变身旅游“网红村”。

“节假日游客爆满,周末一房难求,农家菜馆门口经常排起长龙,农副产品卖得红红火火。”龙潭村党支部书记陈孝镇开心地介绍。

据了解,2014年以来,国家文物局选取了270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集中成片的中国传统村落,开展整体保护利用工作。2018年评估结果显示,51处传统村落文物保护项目完工率达84%,有效确保了文物安全,并带动当地农民增收。

“一半受保护村落的收入高于所在县平均水平,70%村落的旅游收入实现近40%的增长。”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说。

今年暑假,从杭州到大理旅游的周冬梅女士一家3口,为了在古生村村民何利成家的民宿住上一晚,退订了昆明的酒店。

“我们被古生村的美景和美食迷住了。”周冬梅笑着说。

“苍洱毓秀”的主人李德昌也辟出空间,陈列和销售下关沱茶、鹤庆银器等当地名产。“每天来的游客络绎不绝。”李德昌欣喜地说。

今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等6部门公布了第5批2666个中国传统村落。中国传统村落总数已达6819个。(记者李自良、丁怡全、施雨岑、董建国、柳王敏)

游客在李德昌家开设的乡村旅游店里挑选银器制品(8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 秦晴 摄

李德昌在自家门口介绍保护传统村落文化的措施(8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 秦晴 摄

游客在李德昌家的小院内参观留影(8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 秦晴 摄

停产定州一铝合金加工点噪音扰民被处理

河北新闻网讯(记者齐晨光)近日,河北新闻网网友通过《阳光理政》平台反映“定州市铝合金门窗厂噪音扰民 无照经营”的问题。定州市环保局通过《阳光理政》平台做出回复表示,现场检查该厂无环保手续、无治理设施,已对该加工点进行了停产处理。

定州市御墅蓝山售楼部附近有一户人家在门前做铝合金门窗的工作。周围都是居民区,做铝合金门窗时切割机声音严重扰民,周围居民不能正常休息。他们没有任何资质,属于黑作坊,上面查的时侯他们就停几天,等风声过后就又开始了。

定州市环保局通过《阳光理政》平台做出的回复:

经查该加工点2016年开始生产,占地0.4亩,投资10万元,位于御墅蓝山售楼部南行100米,北侧东侧为居民,西侧南侧为耕地,从事塑钢加工业务,主要设备为切割机。现场检查该厂无环保手续,无治理设施,我局联合北城区政府对该加工点进行了停产。

如果您想在《阳光理政》平台反映此类问题,可通过以下方式进行留言:

1、PC网页留言:

http://yglz.tousu.hebnews.cn/gonggao;

2、微信公众号留言:

阳光理政官方微信主页下方“我有诉求”,河北发布官方微信、河北日报官方微信和河北新闻网官方微信主页下方《阳光理政》专区提交投诉;

3、微信小程序留言:

微信小程序搜索“阳光理政”平台点击“我有诉求”留言。

品牌系统门窗

系统门窗品牌

高端门窗

高档系统门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