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1、蒲城县高阳镇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集中宣传展示活动2、蒲城有个高阳镇3、蒲城公安 全城征集逃犯线索(第8批网上逃犯8人)最年轻才18岁

蒲城县高阳镇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集中宣传展示活动

6月21日,为进一步营造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人人知晓、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和强大声势,使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相关政策内容家喻户晓,蒲城县高阳镇利用集会日、借助实用的宣传用品,组织开展了一次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集中宣传展示活动。

集中宣传展示活动,由高阳镇党委书记刘少华带队,全体镇领导班子成员参与,镇扫黑办、司法所、派出所工作人员和各村书记主任参加。活动现场,工作人员向群众展示了蒲城县自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来的典型案例和总体战果。同时,以发放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广告宣传扇、宣传彩页及张贴宣传海报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大家阐述了什么是“扫黑除恶”及主要目标任务,动员群众积极发现举报涉黑涉恶问题线索。

通过集中宣传展示,拉近了镇村领导干部与广大群众的距离,使镇村群众对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有了更加清晰、深刻的认识,在全镇掀起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宣传新高潮,将有力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线索摸排核查持续深入,进一步提高广大群众的知晓率和满意度,形成扫黑除恶的高度共识和强大声势。(周严)

蒲城有个高阳镇

作者:玄空飞

提起蒲城县西北的高阳镇,老人们经常称之为“高阳街子”,二十多年前跟随堂哥去白水曾路过一次,印象不是特别的深,就记得街道不是很宽,两边的房子台阶离路面很高,误以为高阳的高就因为两边房子的台阶高才叫高阳,所以整体来说了解不是很多,后来经过搜集整理,发现高阳镇也是一个比较历史悠久的古镇。高阳镇地处渭北黄土高塬南缘,位于蒲城县城西北30公里处,是305省道东南沿线第一大镇,世有“蒲北锁钥”之称。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东与罕井镇相邻,南与罕井镇东党村接壤,西接铜川市高楼河,北依白水县大杨乡,东西长11.2公里,南北宽8.8公里,面积57.6平方公里。高阳镇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除了粮食外,水果种植也占有很大的份额,苹果、核桃等农产品产量均居全县第2位,是国家重要的优质苹果生产基地。境内果园遍布,盛产优质红富士、秦冠苹果,并产柿子、柿饼。另外的一大支柱产业就是煤炭,已经形成工业体系,境内已探明矿藏资源主要有煤炭、铁矿石、石灰石等。其中煤炭地质储量2.8亿吨,可采量1.4亿吨,年产量100万吨。

高阳优质红富士

关于高阳镇的来历,据蒲城县地名志记载,最早因为由高杨二姓始居,称为高杨村,后杨姓迁往他地,其他姓氏纷纷迁来,当地逐步成为县西北山货交易的主要集市,后来就改名为高阳镇。高阳镇地处渭北台塬区,世有“蒲北锁钥”之称。唐时属于浩泉里,宋金时名“高街子”,清属贤相乡,民国属于高广乡,1961年设立高阳公社后改乡镇至今。传说境内的金兀术曾受教于本地张兰泉先生门下,是以敬中原忠臣,恶中原之奸贼。加禄塬呈南高北低之势,终年墒情良好,张家山广蓄雨水,渗入地下,流布全塬,水资源丰沛不竭。

马窑小学

境内大多数村落都以姓氏或者地理得名,境内最出名的莫过于加禄原,因为该地相传“天无年歉之灾,民无岁饥之荒”,遂名嘉禄,后讹传误写为加禄。传说该地虽然处于波状台原,而居太白山北麓,朝夕温差较大,气候湿润,农田水分蒸发量小,抗旱力强,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自古以来,“无有年歉无收成之岁,久负与渭南长寿原比美”之盛名,遂得名嘉禄原。周边村落南加禄村,东加禄村也因此得名。另外一个会通村,传说宋金时期,金朝六太子兀术的老师张兰泉在此居住,与他的老师在此会商谋划中原,所以得名会通村。

马窑村三高

另外还有一个神庄村,相传该村离药王庙较近,周围各村自行结社,每年二月二药王圣诞,都要抬神赛社,在此交接神轿,故名神庄。当地以姓氏得名的村落如高阳村的董家、曹家沟,水峪村的李家山,会通村的唐家、赵家,伏头村的陈家堡,清泉的韩窑、陈家,安家村的安家、姚家、姜家窑,洼里村的刘家、王家、马窑等。而以地名或者地势得名的除南加禄和东加禄外,还有洼里村、水峪、陵洼、伏头、清泉、南嘴、高背梁、核桃窝、原畔、湾子村等。

民国蒲城东门

自古以来,当地也是人文鼎盛,宋金时期的张兰泉,民国时期的何高侯、建国时期的王玉成、中科院外籍院士王中林等都是当地人的一个骄傲。何高侯在蒲城民国史上有一席之地,又名全升,高阳洼里村人,初在县城“天顺成”商号为学徒。缑保杰割据蒲城任统领时,聘他为军需,历升连、营、团长。民国14年(1925)缑部改编为国民军二军第五师后,他任第二旅旅长,驻防白水县。15年(1926)春,镇嵩军刘镇华奉吴佩孚之命进攻陕西,缑保杰接受镇嵩军编制,任第三师师长,出兵渭南,截击西退的国民二军。他与缑吉人(旅长)、郑百川(团长)坚决反对这种附逆祸陕的行为,反复恳劝,但遭严斥。无奈,毅然率队脱离缑部,从渭阳焦家退回原防白水,力图补救之策;郑百川亦随后带兵出走。在陕西帮办榆林井岳秀的支持下,他与缑吉人、郑百川、王震东(团长)密聚,商议计除缑保杰之策。镇嵩军入关围攻西安后,缑部奉命回师蒲城,以控制渭北。缑保杰派心腹团长傅振江带骑兵百余前往白水威逼他“归队”,他早有准备,先下手将其全部擒拿,将傅振江处决。接着,郑百川暗藏手枪,于5月28日佯装“向师座请罪悔过”,乘机将缑保杰及其参谋长王仁山击毙。井岳秀嘉奖他们“为陕民除害,为国民革命立功”,委任他为陕西陆军第四路司令,陕军其他将领也先后发来贺电、贺信,对他们有功于国民革命的行动深表敬佩。刘镇华为解缑保杰被杀之恨,于6月9日派麻振武等三个混成旅围攻蒲城。6月12日,他派兵两团南下,攻克麻军占据蒲白交界之山东头、樊家洼,夺枪200枝、战马50匹,并夺回麻军掠抢当地百姓衣物、车畜等,出示招领。7月20日,再次猛攻盘踞尧山阜之敌,全歼麻军一个营,生擒连长李凤歧,扫除了蒲白交通障碍。后在陕北井部援军的帮助下,他与缑吉人组织兵力,全面出击,麻军损失大半而溃逃,蒲城围解。时值农历丙寅,军民称上述事件为“丙寅革命”,在县城北门内竖碑,并刊行《纪念册》,隆重纪念。16年(1927)春,何部借归南路军总司令岳西峰指挥,参加北伐,在南阳卧龙岗驻防时,曾派两营兵力围剿土匪,打死匪首,让百姓把土匪所抢之物领回,当地人赞其为“好队伍”,赠以锦旗。回陕后任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第九路军(井岳秀部)第四师师长。同年回乡组织乡绅创办高阳镇小学。17年(1928),冯玉祥、宋哲元“整肃”陕西地方军队,第四师由井岳秀、高双成给资遣散,他受井岳秀之托,去山西介休、榆次为其经办宏运汽车公司,任经理。19年(1930)回乡,任蒲城县北五区(高阳)区长。20年(1931)2月,杨虎城委任他为陕西警备第一游击司令,先后驻防韩城、合阳、旬邑等县。23年(1934)春,兼任陕西省参议。24年(1935)回蒲复任北五区区长。30年(1941)7月在家病逝,终年57岁。其在回乡组织乡绅创办高阳小学时,带头捐献500银元,并动员其妻弟程文炳将后院空地捐献出来作为操场,其子何春淼解放前夕去台,1992年回乡探亲时为高阳中学捐款5000元。

杨虎城

关于何高侯如何发迹,但是有另外一个传说。据之前的一位老人讲说何高候的儿子和他是高中同学,关于何高候是如何发迹的,老人是这么讲的。据说当初杨虎城在民国初期还没有成气候的时候,有一次被敌人追杀,跑到了高阳一带。正好何高候的母亲在家里推磨子磨面,杨虎城匆匆忙忙跑了进来,求何母帮他藏起来。何母看杨虎城也不像坏人,就二话不说,就把杨虎城藏到了她筛面的箩柜里。敌人追进来后,看到何母不慌不忙地磨面筛面,就问有没有看到,何母就说,忙着干活呢,没看到有人进来。敌人搜了一圈,也没想到面箩柜里能藏人,没有什么发现就走了。这样何母就救了杨虎城一命,杨虎城为了报恩,就认了何母为干妈。再到后来杨虎城成事了,做到了陕西省省主席,就一直特别提携何高候。何高候才有了后来在军中的成就。不过根据县志中的记载,和这个传说有点对不上,也只能算是个传说了。

王玉成

王玉成,名子玉,外号“王疯子”。高阳镇南加禄村人。12岁当童工。18岁支壮丁,逃回后,为人熬活。民国26年(1937)离乡聚众抢劫,声名大振。他联络穷苦弟兄20余人,打富济贫,夺取民团武器,与反动统治阶级势同水火。为了争取教育这支农民武装,延属分区和边区保安处富县联络股分别派党员张岐生、黄罗武到王部工作。在二人协助下,刘史智与王玉成经过协商,取得一致意见,决定拉队伍上山打游击,走革命道路。正当此时,蒲城保警队于10月25日黎明突然围攻王玉成部,幸有教师卢昌春(党员)和王文行等通风报信,王玉成带队突围北上,到高楼河乡老牛畛作短暂休息,黄罗武宣布成立蒲城支队,支队长王玉成,副支队长张岐生,政委黄罗武。接着开往洛川休整,配合洛宜游击队和延属分区教导队,奔袭宜君八丈原保警队。蒲城支队初战告捷,击毙敌大队长,俘虏8人,缴枪十七八支。为扩大战果,再次冲锋时,张岐生和几名战士负伤。1946年11月,王玉成游击队编为第六总队第一支队,王玉成为支队长,张岐生为副支队长,刘史智为政委。经过整编,第六总队共80余人,隶属蒲白工委领导,随着斗争形势的发展,西至瓦渣岭,南到富平的大水峪、杏花村,逐步开辟了云梦山周围百余里的游击区,年底时总队兵力已达200余人,有效地牵制了国民党军队,配合了保卫边区的斗争。1948年3月,蒲城支队整编为路东总队第七、第九支队,分别由王玉成、王振邦任支队长。6月,路东总队划归黄龙军分区领导后,第七、九支队又分别改编为第三、六支队。7月,第.六支队一部编入西北野战军后勤司令部监护营,余部于9月编为蒲城县大队,王振邦任大队长。l949年2月,第三支队改编为路东总队第一营第三连,王玉成任营长,在大荔军分区领导下,参加了解放华阴、华县、潼关和华山的战斗。建国后曾任渭南军分区独立团一营营长,蒲城、蓝田县武装部长等职务,1952年因病去世。

王中林

王中林教授作为高阳中学的校友,中科院外籍院士,在故乡来说也是大名鼎鼎,也是故乡人的一个骄傲。1961年,王中林出生在高阳镇。他刚降临人世,就赶上了全国三年自然灾害。作为家里最小的孩子,即便家人将最好的饭留给他,他仍是瘦弱无力。从他记事起,一家人每天发愁的就是如何吃饱,即便日子青黄不接,上顿接不上下顿,父亲仍勒紧裤腰带让他上学:“孩子,走出去还是留下来,就在你一念之间。”小小的他,读懂了父亲眼中希冀。小学毕业后,他考上镇上初中,接着是高中高阳中学,无论什么样的环境,他总是能稳考第一名!然而,因为当时正值文革时期,那时的学习主要是学工、学农。数学课讲的是如何丈量土地,化学课讲的是农药的使用,物理课讲的是拖拉机的维修,王中林的中学时期基本上就是在田里度过的。直到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的消息传来,从小就渴望走出大山的王中林看到了新的希望。1978年,他考入全国重点大学:西北电讯工程学院物理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前身)然而,王中林最初的志愿是学习雷达和计算机,但因物理成绩太好,他阴差阳错地被分到了物理专业。多年后的王中林曾说:我开始是不想学物理的,现在回头看,学物理是我的最佳选择。天生聪慧又勤奋好学的他,在大学里出类拔萃,不但各科成绩优秀,而且还是学校文艺乐队骨干成员,二胡拉得极好。1982年,王中林迎来了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那年,西北电讯工程学院得到三个参加赴美留学考试的名额。遗憾的是,王中林因为英语太差没通过。于是他开始没日没夜恶补英语,第二年,他就成为了,西北五省唯一被录取的学生。

王中林

他曾说,自己的偶像是功夫巨星李小龙,倔强,坚韧,不达目标绝不放弃,是他自小就有的坚定信念。说到这里,还有个小插曲,当时以他的成绩,本可以选择哈佛大学,但因为消息闭塞,他以为A开头的学校一定是最好的,于是选择了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没想到这个“错误”决定,却给他带来意外收获,——他的导师名叫考利,而他根本不知道,这位教授是高分辨电子显微学的祖师级人物!就这样,从阴差阳错学了物理,到稀里糊涂选了学校,到意外投身著名学者门下,王中林的科研之路,迈出了走向世界的第一步。通过他一步一步的脚印,最终成为国际顶尖纳米科学家、物理学家、材料学家、能源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009),欧洲科学院院士(2003),加拿大工程院国际院士(2019),佐治亚理工学院终身董事教授、Hightower讲席教授,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创始所长、现任所长,中国科学院大学纳米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也成为当代学子们寒门苦读成才的一个典范!

东加禄村活动场景

蒲城西北的高阳镇,虽然知名度比不上荆姚、苏坊、兴镇等大镇,历史比不上贾曲、永丰等悠久,但是作为县西北要冲,蒲北锁钥在历史上和现代经济生活中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因为史籍的散佚和人口的流动,很多人和事情都没有更多的记载,也没有更多的传说,但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个人对于自己的故乡和自己的生长之地都会由衷的思念和热爱,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深情的眷恋自己的故乡,能够更加努力的建设好自己的故乡!

说明:

1、史料参考《蒲城县志》《民国三十七年蒲城县志稿》以及网络等

2、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3、资料有限,历史和人物了解只限于自己知道的,欢迎大家补充

蒲城公安 全城征集逃犯线索(第8批网上逃犯8人)最年轻才18岁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投案自首是唯一出路。

举报方式:110(严格保密)

1

于凯,1987年07月出生,蒲城县椿林镇岳兴村4组

(寻衅滋事案)

2

李耀平,1980年5月出生,蒲城县翔村镇太山村三组

3

赵小龙,1977年01月出生,蒲城县高阳镇高阳村6组

(敲诈勒索案)

4

原祖望,1993年5月出生,蒲城县城关镇山门巷1号

(寻衅滋事案)

5

杜腾飞,2000年2月出生,蒲城县罕井镇烽火村2组

(寻衅滋事案)

6

党宏,1988年4月出生,蒲城县兴镇兴西村十二组

(故意毁坏财物案)

7

党伟,1982年1月出生,蒲城县兴镇兴西村十二组

(故意毁坏财物案)

8

王国强,1994年5月出生,蒲城县罕井镇王家村1组

(非法拘禁案)

蒲城警方在此提醒:对那些我行我素、心存侥幸、执迷不返、继续在逃的,我们将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方法,予以坚持不懈的追捕,绝不放弃。同时,正告那些包庇、窝藏、资助网上在逃人员的亲友,你们的行为必将受到法律的严肃追究。

铝合金门窗品牌

高端隔热隔音门窗

高档系统节能门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