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山铝业门窗
文章目录:
1、临沂新标志建筑,鲁班国际精装物流中心项目竣工2、再现沂蒙好风光(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老区新貌)3、再现沂蒙好风光
临沂新标志建筑,鲁班国际精装物流中心项目竣工
记者 王瑞超 实习生 黄佳璐
近日,由中建八局二公司承建的鲁班国际精装物流中心项目顺利竣工。作为集休闲娱乐、观光购物、文化办公于一体的城市综合体,临沂市的一张新名片,它将成为临沂市标志性的视觉中心。
项目总建筑面积10.8万平方米,地上5层,地下1层,包括A、B两个场馆。整体设计汲取“蒙山沂水、龙起云腾”元素,两馆各放异彩,交相辉映,通过时尚的建筑空间塑造,实现用最少的“视觉噪音”满足最大限度的功能需求。
亮丽幕墙,彰显地域特色
项目A、B两馆二层以上皆为双层幕墙,最长跨度可达125米,其保温性能、隔声及装饰效果大大优于单层幕墙。其中,A馆幕墙呈“龙腾叠山”造型,内层为半隐框玻璃幕墙,外层为带有渐变的横向盘龙造型双格栅,通过采用大面积的下挂幕墙体系,呈现层叠起伏、交错变换之感;B馆呈“蒙山云起”造型,内层为半隐框玻璃幕墙和铝板幕墙,最大程度满足建筑的节能、防火需求;外层“云朵”造型选用大跨度白色曲面穿孔铝板幕墙,通过大跨度的弯弧钢龙骨施工,完美呈现设计造型。
在亮丽幕墙呈现的背后,大面积双幕墙及复杂造型给施工带来极大挑战,仅B馆的铝板幕墙渐变排布方式就多达3250种,弧形龙骨规格数量达460种,型材种类繁多,且安装精度要求为毫米级。
为提高安装精度,完美还原设计效果,项目团队借助三维建模软件犀牛Rhino、参数化工具Grasshopper,编制出一整套程序数据,模块化管理各工序;同时采用3D扫描逆向建模技术、3D扫描仪定位放线,将3250种铝板优化为305种,460种龙骨优化为105种,实现快速建模、快速提取加工,精准安装、高效建造。
同时,中庭观光电梯外立面幕墙采用国内最先进的P10像素光电玻璃屏安装技术,替代原有传统玻璃,兼具采光和信息宣传功能,提升场馆科技感、品质感,为顾客带来更好的体验。
智慧生态 , 呈现精品工程
项目屋面设置屋顶花园,总面积6650平方米。为防止屋面水土流失,种植基蓄排水层采用排水板与盲管外包无纺布组合而成。连廊位置设置大面积的景观绿化与石材铺装,在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的会所的同时,也增添了一抹绿色,助力临沂提升绿色城市空间。
项目大型设备多,共有制冷机房、消防泵房等大型机房78间,观光梯6部、直梯12部、扶梯48部。围绕项目体量大、设备多、管线复杂等特点,项目团队大力推广应用BIM技术,优化管线排布,实现施工可视化交底,全面减少后期拆改,在加速施工进度、提高项目质量的同时降低项目施工成本。
作为临沂会展新地标和形象符号,项目夜景通过前期深化设计,采用Led点光源+智能控制技术,使数十万光源相互配合联动,以点成线、以线聚面,营造出适合不同节日、不同时段的夜景效果,展现建筑科技之美。
据介绍,项目采用高精度室内蓝牙定位技术,可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标识,确认所在地点并进行导航;人员聚集区设置有害气体浓度探测器,实时监测空气质量,水、电、暖通空调等设备设置“智能检测系统”,对电量、水量、空气温湿度等精准分类计量,实现能源节约最大化。
EPC先锋,助力高效建造
项目充分发挥EPC管理优势,转观念、强设计、夯基础,20日内完成规划审批和具备施工条件施工图、10日内完成施工图审查。将过程创优做法前置。实现28天冲出正负零,50天完成15万亮化灯具安装,52天完成9.7万平方米幕墙安装,60天完成设备机组安装,238天主体封顶,594天全面完成交工。
建设期间,项目团队克服工程体量大、工期紧、任务重等难题,共完成省级工法1项、市级典型工法1项,发布论文12篇、QC7项、专利8项,荣获中施企协绿色建造施工水平评价二星、山东省建筑施工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山东土木建筑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山东省优质结构工程、中建八局绿色达标工程等奖项,接待政府、业主及建筑行业等各类观摩20余次,累计观摩人数1500余人次,收到表扬信4封,获得社会各界人士一致好评。
乘风破浪潮头立,扬帆起航正当时。中建八局二公司将凝聚起更加磅礴的力量,为临沂迈出高质量发展新步伐贡献“八二”力量,为建设“大美临沂”注入强劲动力。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再现沂蒙好风光(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老区新貌)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沂蒙那个山上哎,好风光……”一首《沂蒙山小调》,在战争年代曾激发沂蒙革命老区人民的斗争豪情。如今,行走蒙山沂水间,仍能听到这支小调,旋律依然悠扬。
沂蒙革命老区,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铸就的沂蒙精神,成为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山东临沂考察时,叮嘱当地干部“让老区人民过上好日子,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继续加大对革命老区的支持,形成促进革命老区加快发展的强大合力”。
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曾经“舟车不通”的沂蒙革命老区一路攀登,砥砺前行。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沂蒙革命老区筚路蓝缕,阔步前进——
习近平总书记来过的临沭县曹庄镇朱村,正从革命年代的支前“大后方”转型为乡村振兴“大舞台”。土地入股当“社员”,景区务工当“职员”,售卖产品当“店员”……朱村及周边村民转变角色,腰包变鼓,一年下来人均增收3000多元。“县里正在建设的‘好日子乡村振兴示范片区’,以朱村为中心,带动周边9个村,让老区人民日子越来越红火。”临沭县委宣传部部长周超说。
泰安市新泰市东都镇酒台村,过去村民种植山楂、梨等特色水果,不时会赶上销售难、利润低。返乡的90后村官王云龙,带领村民办合作社,从事农产品深加工,创品牌、做电商。那些名不见经传的土特产,变成了市场上的“香饽饽”,村集体年收入增长至60多万元。
从商贸之城到现代物流之都,沂蒙革命老区聚精会神,步履铿锵——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临沂市兰山区的金兰物流基地,视察物流信息中心,考察物流运输企业。总书记指出,物流业一头连着生产、一头连着消费,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凸显。要加快物流标准化信息化建设,提高流通效率,推动物流业健康发展。
“和2013年相比,基地货物量增加1000万吨,物流信息发布转移到手机上,配送范围覆盖全国2000多个城市,正在走出国门、布局海外。”山东兰田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党委书记王士岭介绍。
货物周转更快,物流价格更低,辐射范围更广。600公里以内次日到达,1500公里隔日到达,3000公里以上3至7天到达。
眼下,临沂市主动融入国家“通道+枢纽+网络”物流运行体系,创新推行“市场采购+跨境电商+海外仓+班列”模式,一体化推进“商、仓、流”。一座传统的商贸之城,正加速迈向现代物流之都。
从动能转换到高质量发展,沂蒙革命老区爬坡过坎,稳健前行——
来到山东临工工程机械有限公司科技展示中心大厅,一张电子屏上,红蓝黄等颜色光标不停闪烁。“这些由20多万台设备传回的数据,既是销售部门的‘指挥棒’,更是产品全生命周期服务的‘连心桥’。”企业负责人说。在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一批传统制造企业,经过“上云”智能化改造,升级产品,拓宽市场,澎湃新动能。
潍坊市临朐县,支柱产业铝型材年产能达180万吨,占全省的1/4,年产值360多亿元。当前,临朐县瞄准“高新+尖端”,组建共享公司攻关行业难题,推动195家铝产业规模以上企业与106家科研院校合作,奋进千亿级产业集群。
今年2月,临沂市召开第十四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奋力在全国革命老区现代化进程中走在前。去年10月,山东出台《关于新时代支持沂蒙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实施方案》,25项政策举措聚焦短板弱项,精准助力后发崛起。“我们一定牢记总书记嘱托,发扬光大沂蒙精神,推动老区高质量发展,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新生活。”山东省委主要负责同志说。
蒙山不老,沂河常新。新时代的沂蒙革命老区,正努力创造更美的“沂蒙好风光”。
(相关报道见第六、七版)《 人民日报 》( 2022年06月01日 03 版)
再现沂蒙好风光
“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沂蒙那个山上哎,好风光……”一首《沂蒙山小调》,在战争年代曾激发沂蒙革命老区人民的斗争豪情。如今,行走蒙山沂水间,仍能听到这支小调,旋律依然悠扬。
沂蒙革命老区,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铸就的沂蒙精神,成为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山东临沂考察时,叮嘱当地干部“让老区人民过上好日子,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继续加大对革命老区的支持,形成促进革命老区加快发展的强大合力”。
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曾经“舟车不通”的沂蒙革命老区一路攀登,砥砺前行。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沂蒙革命老区筚路蓝缕,阔步前进——
习近平总书记来过的临沭县曹庄镇朱村,正从革命年代的支前“大后方”转型为乡村振兴“大舞台”。土地入股当“社员”,景区务工当“职员”,售卖产品当“店员”……朱村及周边村民转变角色,腰包变鼓,一年下来人均增收3000多元。“县里正在建设的‘好日子乡村振兴示范片区’,以朱村为中心,带动周边9个村,让老区人民日子越来越红火。”临沭县委宣传部部长周超说。
泰安市新泰市东都镇酒台村,过去村民种植山楂、梨等特色水果,不时会赶上销售难、利润低。返乡的90后村官王云龙,带领村民办合作社,从事农产品深加工,创品牌、做电商。那些名不见经传的土特产,变成了市场上的“香饽饽”,村集体年收入增长至60多万元。
从商贸之城到现代物流之都,沂蒙革命老区聚精会神,步履铿锵——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临沂市兰山区的金兰物流基地,视察物流信息中心,考察物流运输企业。总书记指出,物流业一头连着生产、一头连着消费,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凸显。要加快物流标准化信息化建设,提高流通效率,推动物流业健康发展。
“和2013年相比,基地货物量增加1000万吨,物流信息发布转移到手机上,配送范围覆盖全国2000多个城市,正在走出国门、布局海外。”山东兰田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党委书记王士岭介绍。
货物周转更快,物流价格更低,辐射范围更广。600公里以内次日到达,1500公里隔日到达,3000公里以上3至7天到达。
眼下,临沂市主动融入国家“通道+枢纽+网络”物流运行体系,创新推行“市场采购+跨境电商+海外仓+班列”模式,一体化推进“商、仓、流”。一座传统的商贸之城,正加速迈向现代物流之都。
从动能转换到高质量发展,沂蒙革命老区爬坡过坎,稳健前行——
来到山东临工工程机械有限公司科技展示中心大厅,一张电子屏上,红蓝黄等颜色光标不停闪烁。“这些由20多万台设备传回的数据,既是销售部门的‘指挥棒’,更是产品全生命周期服务的‘连心桥’。”企业负责人说。在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一批传统制造企业,经过“上云”智能化改造,升级产品,拓宽市场,澎湃新动能。
潍坊市临朐县,支柱产业铝型材年产能达180万吨,占全省的1/4,年产值360多亿元。当前,临朐县瞄准“高新+尖端”,组建共享公司攻关行业难题,推动195家铝产业规模以上企业与106家科研院校合作,奋进千亿级产业集群。
今年2月,临沂市召开第十四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奋力在全国革命老区现代化进程中走在前。去年10月,山东出台《关于新时代支持沂蒙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实施方案》,25项政策举措聚焦短板弱项,精准助力后发崛起。“我们一定牢记总书记嘱托,发扬光大沂蒙精神,推动老区高质量发展,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新生活。”山东省委主要负责同志说。
蒙山不老,沂河常新。新时代的沂蒙革命老区,正努力创造更美的“沂蒙好风光”。(侯琳良 肖家鑫)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