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1、上海南京路招牌脱落背后 被“砸”断的人生2、安徽蒙城:奋力实现工业经济一季度“开门红”3、安徽蒙城:首季春光无限好 砥砺奋进正当时

上海南京路招牌脱落背后 被“砸”断的人生

8月14日,和张易一同被砸倒的行人正在医院接受治疗。

张易去世后,妻子李欢在他的手机里找到唯一一张照片作为遗照。

张易的遗物不多,妻子李欢把它们用一张粉色床单包裹起来,准备日后带回老家。

8月14日晚,南京东路行人众多。两块红色店招中间钉着木板的位置,曾经挂着“奇遇城堡”的招牌。A12-A13版摄影/新京报记者 王双兴

夏末,夜幕降临,站在上海市南京东路的一头,时不时能听到交警的口哨声。人潮在红绿灯的调控下一波一波向前涌动,偶尔溢到机动车道上。旅行团陆续汇入,导游在喇叭里不停重复:“南京东路人比较多,手机钱包保管好。”

这是连接外滩和南京路步行街、人民广场的主干道,常年游客众多,暑期尤甚。

8月12日晚9点40分许,37岁的张易(化名)和朋友欧阳夹在人群中,沿街散步,途经旅行纪念品小店“奇遇城堡”时,恰逢头顶距离地面3米左右的店铺招牌脱落。张易、欧阳和另外七人同时被砸中,三死六伤。张易是遇难者之一。

如果不出意外,这位在上海打工十余年的安徽男人将会在第二天去上海火车站,买4张到杭州的车票,带上妻儿去看西湖。

也许再过几年,他会按计划离开上海,回老家安徽蒙城县定居,做点小生意。

致命的店招

12日晚9点多,家住慈安里大楼三层的老吴正坐在客厅看电视。这栋五层高的楼房,位于上海市南京东路和四川中路的交叉口,一楼为商用,以开设服装店、纪念品店、烟酒商店为主。上面四层是居民楼,青灰色墙砖,复古风格。

“奇遇城堡”在一楼的中间位置。事发前,黄色亚克力板将店铺招牌包装起来,正中是红蓝两色组成的“奇遇城堡”四字。

9点40分左右,老吴家电视《飞哥大英雄》里的枪战声突然被外面的重物坠地声、行人尖叫声盖了过去。老吴光着膀子跑去阳台朝下张望,一片混乱。奇遇城堡的店铺招牌掉下来,坠落的板材散在地上,砸了人。

店招从天而降的一刻,张易和欧阳正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家常。因为人行道窄但行人多,他们略微错开,欧阳靠外走在前面,张易靠内走在后面。只一瞬间,欧阳就被“砸趴到马路牙下”,张易“直接被压在招牌底下”。

附近商铺的工作人员见到了这一幕。一名店员告诉新京报记者,因为人流量大,南京东路路边、十字路口每天都有很多交警执勤。事发时是交接班时间,一队交警正在慈安里大楼不远处集合,准备下班。出事后,几十名警务人员很快围了过去,“一边喊一二三一边搬板子,然后从里面把人拉出来。”

当时,站在不同位置的目击者们分别看到,有五六岁的小女孩被砸在招牌底下,有男性发现自己的爱人被砸“直接傻掉了”,有伤者被拉出来坐在一旁又在混乱中被踩到,有人满脸、满身是血当时看上去就“不行了”……

奇遇城堡东侧的监控视频显示,招牌从上而下脱落,在一片白色烟尘中整块砸到人行道上。但没人知道招牌是如何脱落的。“(行人们)很正常走路,广告牌突然就下来了,没有征兆。”欧阳事后回忆。

招牌把欧阳从人行道砸到了马路边缘。因为比较靠外,他很快被拉出来坐到远处,头晕、背痛,混乱中没有张望到朋友张易的影子。“我还以为他走掉了,其实是被压在里面了。”

老吴从楼上下到现场时,已经过去了几分钟。有人从店铺里拿出销售用的丝巾,给伤者止血,警方也拉起了警戒线。

很快,3辆救护车到达现场,将伤者送往两公里外的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晚上10点多,被送到医院的欧阳拿出手机给张易打电话,接电话的是救护人员,说“(张易)情况不太好,尽快联系他的家人”。欧阳马上找到他们共同的朋友,去出租房接来了张易的妻子李欢。

13日凌晨0点20分左右,欧阳再次拨通了张易的电话。这一次,接电话的是张易的妻弟,“人不在了。”

1点29分,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政府在官方微博发布了此次事故的情况通报,称2018年8月12日晚21时40分许,黄浦区南京东路132号一商店店招脱落,砸伤9名过路群众,当即送医治疗。其中6人不同程度受伤,暂无生命危险。另外3人经抢救无效死亡,安监部门已经介入事件调查。

最后一日

8月12日早上9点多,张易像往常一样离开家,坐地铁去浦东上班。

那是一家妻弟开的服装店,张易帮忙卖衣服。生意好的时候每月能赚一万二三,赶上淡季收入也能有六七千。

这是一家四口的主要经济来源。妻子李欢身体不好,从前年开始在安徽蒙城的老家带孩子、养病。两个孩子一个12岁,即将上六年级;一个13岁,即将上初二。一家人只有寒暑假聚在一起。

张易夫妇都是1981年生人,在农村长大,初中学历,不满20岁时到上海打工。两个“没什么文化”的“80后”父母,把“改变生活”的希望寄托在两个儿子身上,“好好上学”是家人最常聊起的话题。

半年前,正值青春期的儿子开始迷恋网络游戏,班级排名不断后退。李欢和张易商量后,把两个儿子都送到了寄宿制学校——军事化管理,不许带手机,每个学生每年的开销需要一万多。

一个学期下来,大儿子的语文、数学、英语成绩都从80多分提高到了100多分,小儿子的班级排名也从50多进步到了20多。

按照父亲半年前的许诺,孩子们得到的奖励是在暑假的一次旅行。7月3日,李欢带着两个儿子从蒙城来到上海。张易的计划是,找时间带妻儿一起去杭州。

12日中午,张易从服装店回家吃饭。李欢做了4个菜,烧鸭腿、拌黄瓜、芹菜豆干、炒豆角。李欢说,张易不擅表达,只夸了句“这个鸭腿做得和饭店的啤酒鸭一样。”

饭后,张易在手机上看了看上海到杭州的火车票,还向家人讲了安排好的行程:14日一早出发,到杭州后去西湖边玩玩,晚上去附近吃东西,住在杭州;第二天一早去看古装上朝表演,然后去吃美食,晚上回上海。小儿子很兴奋,听到爸爸的话直接蹦了起来。

“网上买票不太会用,他说去火车站买。那天外面下雨,我和他说第二天再去。”李欢回忆。

出门上班前,张易叮嘱儿子“好好看书,别乱跑”,随后离家。

下午,他打电话给李欢,“说欧阳大哥叫他去玩玩,晚饭不回家吃了。”欧阳说,两人当时从外滩向河南中路的方向闲逛,不料意外发生。

晚上9点多,李欢从床下掏出塑料盆,拿到出租屋楼下的水池旁打水,催促儿子洗澡,收拾妥当已是10点钟左右。一名熟识的朋友突然来家里敲门:“出事了。”

漂在上海

张易的微信昵称叫“风雨无阻”,朋友圈里转发的大多是励志文章,偶尔也配上几句文字,“只有根据时代的发展需求而改变自己,才有出路”“不认命,就拼命,拼了命,才能尽兴”。

发给李欢的最后一条消息是几秒钟的语音,他说:“桃子你们几个吃啊,不用给我留了,我又领了两个。”

张易说的桃子是李欢中午带回家的,悦荟广场搞活动,扫码赠送两个黄桃。他们本打算晚上张易下班回家后,四个人一起吃。

家,在北京东路的一条胡同里。穿过一排售卖金属材料的店铺,拐进一条一米多宽的巷子,再往前走,就是张易的出租屋。

房间面积不到10平米,几乎容纳了所有生活必需品。一张一米五的双人床、一张一米左右的单人床放在房间两头,占据了大部分空间;柜子里堆着纸巾、书本和药盒,水杯、水壶和锅碗放在另一张桌子上,一米多高的小冰箱夹在房间角落。

李欢对这个租来的家还算满意。她记得刚到上海时,住在比这小一半的房子里,后来搬到现在的住所,每个月支付一千多元房租。

李欢说,这些年忙着赚钱,从来没有庆祝过生日。只有30岁那年,家人朋友都说应该庆祝一下,于是夫妻俩买了个8寸蛋糕。

许愿时,李欢希望可以早日买房。后来张易说起自己的愿望:全家人平安健康。

两年后的2013年,他们用在上海打工的积蓄在老家蒙城的县城买了一套80平米的新房。

从前,李欢和张易一起在上海打工,她在静安寺附近的一家销售皮包皮鞋的店铺做导购。2016年左右,她因为关节痛、四肢无力去医院就诊,查出患有干燥性综合症、硬皮症、类风湿,“医生说是免疫不好引起的,建议多休息,不能累、不能生气。”她从上海回到老家,养病,也顺便照顾孩子。

今年春节过后,张易带她回到上海治病,5月又做了子宫肌瘤手术,手术花费2万元左右。

李欢怕张易压力大,提出找个工作补贴家用,张易不愿意,“怕我累。”李欢说。

前不久,又有朋友打电话给李欢,想找李欢临时帮忙,做一份收银的工作。李欢想去,但坐在一边的张易冲她摆手,“意思是不让我去。后来他生气了,没说话,就用手拍桌子。”

12日晚的意外发生后,老家的亲人来了很多,和李欢与两个儿子一起,住在街道安排的宾馆,“等个说法。”

13日,李欢一个人回到出租屋,给张易收拾衣物。东西不多,几双鞋,一个旧皮夹,一年四季的衣服堆起来不到半米。李欢把它们用一张粉色床单包裹起来,准备日后带回老家。

按照蒙城习俗,出殡时,家人要抱一张逝者的遗像。老人们问李欢有没有张易的照片,因为张易不爱拍照,李欢四处找,找不到。

最后终于在他本人的手机里翻出一张自拍。照片里的张易留着短发,高颧骨,微微笑着。他穿着深蓝色短袖,和出事时是同一件。

李欢一下子哭了。

事故背后

收拾东西时,李欢从抽屉里翻出4张车票,上海到蚌埠,硬座。这是张易早就买好的,按计划,他会在8月22日把妻儿送回老家,自己也回去休息一下。

按照预想,他会在儿子读大学后彻底离开上海,回蒙城做点小生意。

但一块店铺招牌从天而降,把一切都砸乱了。

8月14日早上,住在慈安里大楼附近的居民下楼买早餐、上班,有人对着关门的店铺和招牌处新钉的木板拍照,有人摇着脑袋自言自语“走路也能被砸,可怜可怜”。

网上有人猜测,是台风造成了招牌脱落。可居民们记得,当天的风不算大,但下雨。早上雨量较大,晚上雨量减小,到事发前半小时左右,雨已经停了。

据周围店铺的工作人员介绍,2010年世博会前夕,慈安里大楼做过一次统一装修,为了保持整体风格一致、美观,在招牌的铁架上安装了一两厘米厚的水泥板。也有人说,那是石膏板。该工作人员说,自家店铺是五六年前搬来的,“怕有块板子在上面,时间长了不安全,就拆掉了。也有的店没有拆。”

他介绍,店铺招牌的外部是亚克力材质,重量不大。主要是里面后加的那块板子,吸水后会变重。

距离“奇遇城堡”不远处的楼体墙壁上,挂着一幅大理石牌子。牌子上的简介说,慈安里大楼是一栋“优秀历史建筑”,它于1906年竣工,法国文艺复兴风格。

居民老吴说,这栋一百多年的老楼,“从门到窗户,倾斜17公分。而且底下是2号线地铁,每天从早到晚噔噔噔开,晃啊。”

附近一家店铺的工作人员也认为,招牌的脱落与地铁带来的震动有关。那家店曾在门口装了一块一米多高的镜子,“没多久就震裂了。”如今裂纹用胶带贴着,从左下角向右上角蜿蜒。

据媒体报道,2015年4月,南京东路的真维斯专卖店发生过招牌坠落事故,导致2人受伤。事后发现,招牌内部有腐蚀老化迹象。

三年后,与真维斯相隔三家店铺的“奇遇城堡”招牌脱落。

事故发生前的7月16日,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公布了在全市随机抽取店招店牌、户外广告设施进行安全检测的结果。在抽检的588块店招店牌中,状况良好可正常使用的310块,存在一般缺陷需要进行整改的126块,存在严重缺陷需要尽快整改的152块。奇遇城堡的招牌是否在抽检之列,尚无法确认。

2016年6月1日起实施的上海市《户外招牌设置技术规范》显示,店招店牌由所属商家负责检查和维护,根据不同部件、结构,安排一周到一年不等的检查频次。

负责慈安里大楼附近区域灯光店招店牌管理的,是黄浦区灯光景观管理所。对于此次事故,所里工作人员表示:“他们自己做的招牌可能年限比较长,做的时候不规范。”他介绍,事发后的几天,已经派出相关人员对店铺招牌进行排查。

据了解“奇遇城堡”店招设置于2015年7月。今年防台防汛期间,黄浦区南京路步行街管理办公室向沿街单位下发了《关于做好南京路步行街地区2018年户外广告、招牌设施防台防汛安全工作的通知》,该店工作人员作了签收。之后,步行街管理办工作人员又两次提醒沿街单位加强检查,但该商店未按照要求自行自查,未履行企业安全主体责任。

附近一名店主表示,前段时间相关部门下发过自查通知。“以前也有人来检查过,我家店外的灯被拆了。”

8月14日晚21时43分,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政府在官方微博发布情况通报称,现“奇遇城堡”商店相关责任人李某、陈某已于8月13日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该店其他涉案人员正在进一步追查之中。

对此,北京慕公律师事务所主任刘昌松律师认为,广告牌脱落导致路人伤亡,涉及到民法上的地上工作物致人损害责任,责任主体为广告牌的所有人或管理人。出现了广告牌等工作物致人损伤的后果后,法律即推定工作物的所有人或管理人有过错,让其承担责任,除非他能举证证明是受害人的过错所致,方可免责。

类似事件提醒商家,在公共场所安装广告牌后,应持续履行自己的注意和安全保障义务。不仅安装时要检查是否牢固,此后还要定期维护,发现有风雨侵蚀后的松脱迹象,应及时消除隐患,避免造成危害后果。

同一时刻的南京东路,行人照常在夜幕降临后汇入,五湖四海的方言混在一起,随着人潮向前。有女孩子转头问身边的朋友:“新闻上出事的地方,是不是就在这条路?”

新京报记者 王双兴 上海报道

安徽蒙城:奋力实现工业经济一季度“开门红”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蒙城县突出“引进+培育”重点,细化制定任务清单、激励政策、行动计划,向招引“50亿元工业项目”攻坚,向培育“50家规上企业”冲刺,努力实现一季度开门红,进一步加快培育汽车、食品、建材3个百亿产业集群。

安徽住方智能制造有限公司于2021年5月开工建设,2022年1月试投产,生产车间已经达到数字化车间标准,通过实施产业和产品的‘双升级’,推动门窗产业朝创新、节能环保、智能化方向发展。

安徽住方智能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 张彪:我们通过产业化升级,把门窗和玻璃两个比较紧密的产业连在一起,形成一个无缝化的对接,既提高产品的质量,又提高产品的效率,同时满足门窗产业规模化生产的一个条件。另外,产品的升级主要体现在对产品的质量工艺以及它的使用功能。

公司达产后可实现年产300万平方米的门窗产能,提供1000个就业岗位,产值达20-25亿元,利税约1亿元。

安徽住方智能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彪介绍,2023年,公司计划把规模产能提高50%左右。另外拓展家装零售渠道,做多元化的产品渠道。

在安徽智扬门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在把一批锌合金防盗门订单打包、装入卡车,随即将发往外地。

安徽智扬门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侯伟峰:这两年,我们公司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和精细化生产,产品的质量还有生产工艺都有很大的改善和提升,交货周期由以前的20天左右,缩短到5天交货。

安徽智扬门业股份有限公司总投资3.5亿元,占地120余亩,是一家集金属入户门、实木门、智能锁等产品研发、设计、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大型企业。2022年,公司产值达1.4亿元,直接带动就业500余人。2023年,智扬门业将导入MES系统,帮助企业实现生产计划管理、生产过程控制、产品质量管理等,全面提高企业制造执行能力,同时有效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多维度提升客户满意度。

安徽智扬门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侯伟峰:今年,公司会持续加大对生产方面技术技改的投入和市场拓展。同时,继续加大对国内市场的开发和投入。预计三到五年,我们产值可以做到3个亿左右。

2023年,蒙城县将持续扩大工业总量、提升产业质量,聚焦“大树培育”计划,用好扶优育规激励措施,实施优质企业引育行动,招引配套企业、延伸产业链条,计划新培育市级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8家、省级新产品5个、市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实施技改项目30个,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10%以上;新增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2个,新增“皖企登云”企业30家。

蒙城县经信局局长王春光:下一步,将用好支持皖北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两个加快”的各项政策措施,主动对接省十大新兴产业专班,深入开展产业研究和政策对接。突出“引进+培育”重点,细化制定任务清单、激励政策、行动计划,向招引“50亿元工业项目”攻坚,向培育“50家规上企业”冲刺,努力实现一季度开门红,加快培育汽车、食品、建材3个百亿产业集群。

安徽蒙城:首季春光无限好 砥砺奋进正当时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今年以来,安徽省蒙城县委县政府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锚定“一市一城三中心,一地一区三集群”总体定位,以“开局就奔跑、起步就提速”的姿态,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一季度各项工作稳中向好,足音铿锵,迎来首季“开门红”。

在广袤的田野,农机穿梭往来,麦田泛起绿浪,全县小麦赤霉病已经防治两遍,为夏季丰收打下坚实基础;在安徽安昕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工人们正紧锣密鼓地忙生产、赶进度,原材料经过工人们切割、复合等一道道复杂程序,崭新的门窗成品便生产出来;在阜淮铁路2标段,一座座墩柱拔地而起,已累计完成合同金额1.49亿元,蒙城人的高铁梦正在一步步的实现。一季度,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3.35亿元、增长5.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3亿元、增长9.8%;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9.5%。

现代农业激发新动能

在安徽中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机器轰鸣,一包包半固态调味料经过生产、灌装、装桶之后将发往全国各地,投资1.1亿元辣椒全产业链项目开始投产。该项目占地38亩,建设年产1.5万吨酱料及1.8万吨火锅底料加工中心并且辐射带动周边辣椒种植面积达万亩以上。

“我们产品主要销往全国的连锁餐饮企业和一些大型的商超企业,项目达产以后可实现年产值3.2亿元,解决1200余人就业问题”安徽中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车兴国介绍说。

中远科技是蒙城县做好“农头工尾”增值文章的一个缩影。

小辛集乡白庙村小麦收割。胡卫国摄

今年以来,蒙城县持续做好“粮头食尾”增值文章,小麦播种面积195.6万亩,良种应用率99.5%,夏粮丰收基础扎实;以上海市外蔬菜主供应基地建设为抓手,打造西兰花、甘蓝、甜糯玉米、林下食用菌等蔬菜标准化示范基地100个。做好“畜头肉尾”增值文章,畜禽养殖产业链条稳步延伸,赢财牛年屠宰4万头肉牛深加工项目落地建设,牧原年屠宰300万头生猪项目和年产30万吨的饲料加工项目上半年开工建设。做好“农头工尾”增值文章,全县冷链物流体系基本建成,带动落地农产品加工业项目6个,福满达蛋白粉、中远食品、农兴烧烤预制菜等项目建成投产。进一步激发了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动能。

招商引资览望新前景

在安徽大林冻干食品产业园,14栋的标准厂房主体已经完工,正在进行内部装修和设备安装。2023年3月8日,总投资20亿元的蒙城县冻干食品产业园项目正式签约落地,实现当月签约、当月建设、当月设备进场。项目主要建设烘干生产线及48条冻干生产线,将带动发展标准化蔬菜种植基地达30万亩。

“把我们大林冻干食品产业园做成整个全国最大的一个冻干原料的生产基地”对于未来发展,项目负责人曹燕坤信心百倍。

没有梧桐树哪来金凤凰,蒙城县持续深化“一改两为五做到”,实行优化营商环境“赛马擂台”考核,印发全程代办服务手册,帮助企业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对接办理项目用水用电用气等。优化金融服务,常态化开展金融“五进”活动,为企业“量身定制”金融方案,精准解决企业融资需求。

工业经济呈现新活力

“目前我公司现具备汽车车身零部件产能8万台套,正在规划建设预计8月份投产的江淮星锐M209、中高端商务车M116车型项目的零部件产能在3万台套。2023年我们力争产值能够实现翻番,达到两亿元。”蒙城常顺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总经理孙俊介绍。

总投资2.3亿元的蒙城常顺汽车部件有限公司,2022建成投产,当年产值完成近亿元,今年一季度完成产值3300万元,与2022年第三季度、第四季度环比增长15%以上。

工人在智扬门业公司生产车间进行生产加工。胡卫国摄

蒙城县着力开展优质企业引育行动,一季度全县三大产业产值增长28.5%,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5.9%、456.8%。新增规模工业产值企业22家,创历史新高。实施“大树计划”成效显著,20家重点培育企业势头强劲、产值平均增速36.1%。工业投资、技改投资、新开工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46.8%、114.2%、221.9%。

民生工程展示新美景

一大早,庄周街道万湖社区的正祥物业管理公司里,公司负责人李梅正在安排保洁相关事宜。在暖民心行动实施中,庄周街道万湖社区通过就业示范社区及“三公里就业圈”建设,牵头成立了正祥物业管理公司,李梅等辖区群众也就有了稳定的工作。

“这份工作的待遇好,主要是离家近,能照顾父母,方便接送小孩,满足了我们老百姓在家门口就业的需求,我感到很幸福。”对于现在的工作,李梅特别满足。

2022年以来,蒙城县深入实施“就业促进行动”,获得省级三公里就业圈、充分就业社区工作激励,14个社区建成“三公里”充分就业社区,促进城镇新增就业1.65万人。2023年,蒙城县力争推动全县70%的社区达到“三公里”充分就业社区标准,城镇新增就业7850人以上。

蒙城县全民健身中心市民晚上健身。胡卫国摄

蒙城县将10项暖民心行动与18项民生实事有机整合、一体实施,从小处着手、往实处着力,构建多元投入机制,坚持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相结合,以公益性、项目化、市场化思维推进暖民心行动,迅速实施一批就业、养老、托育、停车等民生类项目。

推行家政从业人员亮码(牌)上岗,新增从业人员1913人;针对停车难问题,铺设411个驻车器,升级改造城区智能化无人值守停车场4个,新增车位1.1万个;构建10分钟养老服务圈,建成运营老年食堂(助餐点)77个;实施老有所学行动,设立老年大学2所、老年学校(课堂)312所;实施安心托幼行动,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2970个、中小学学位6000个。

春光无限好,奋进正当时!蒙城全县上下正深入践行“三严三实”“马上就办,真抓实干”,以“两个加快”为牵引,全面贯彻“六一战略”,奋力为现代化美好蒙城建设作出更大贡献。(代慧康 胡卫国)

隔热门窗品牌

铝合金门窗品牌

隔音降噪门窗品牌

隔热隔音门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