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城铝合金门窗厂
文章目录:
1、突击在阻击疫情的战场上 他们依然是个兵2、突击在阻击疫情的战场上 他们依然是个兵3、让珍藏的军人名片亮目安徽“疫”线
突击在阻击疫情的战场上 他们依然是个兵
“我是退伍军人更是共产党员,这个时候我们不上,谁上?”
“我是老党员,最危险的请交给我!”
“革命军人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海报制图:王煜岑
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安徽省退役军人事务系统第一时间发出号召,要求全省退役军人和退役军人事务工作者按照当地党委政府安排,主动参加基层疫情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工作。
哪里有号召,哪里就有行动。全省数十万退役军人和退役军人事务工作者闻令而动。
我是退伍军人,这个时候我们不上,谁上?
突如其来的疫情与春运交通高峰“不期而遇”,这让交通运输面临巨大压力。
俞复新,现任芜湖市公路局无为分局路政科一中队队长,曾经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警内蒙古总队某部服役。现在虽然已经放下手中的钢枪,但“永远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这句口号已经深深地烙在他的脑海里。
俞复新,现任芜湖市公路局无为分局路政科一中队队长
他经常在医护人员人手紧张的时候,主动拿起测温枪。他常说:“17年前我参加过抗击‘非典’,我有经验,让我来,我是退伍军人更是共产党员,这个时候我们不上,谁上!”
2月1日22时40分许,他当班期间拦停一辆鄂A牌照小型轿车,经询问,该车驾驶员一人由湖北省咸宁市嘉鱼县去往无为市石涧镇,随身携带嘉鱼县新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指挥部出具的《嘉鱼县防疫临时通行证》,有限期由2020年2月1日至2020年3月1日。
他一边安排人员测量体温、登记信息,一边向带班领导和属地政府汇报,交由属地政府妥善处理,受到了属地政府的高度肯定,真正做到了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
同时,他心系集体,出谋划策,在得知一次性防护用品极具紧张时,他各方奔走,主动联系亲戚、朋友,购买了各类防护口罩1000余个。
往返2000多公里极速“长跑”只为冲锋上“疫线”
“在回老家途中接到上级赴武汉前线抗击疫情的命令,我心急如焚。”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胸腔外科朱以芳护士长,这名军中“女汉子”24小时展开极速“长跑”,往返2000多公里只为冲锋上“疫线”。
现役军人朱以芳是土生土长的繁昌县新港镇人,春节前,安顿完手头工作,朱以芳准备回安徽繁昌老家看望年迈的母亲。为了赶在大年三十团聚,大年二十九晚上8点她和爱人下班后开车连夜回老家。
凌晨4:53分,接到医院赴武汉前线抗击疫情任务。上级的命令,更是军人的使命,但母亲的期盼成了她最大的软肋。
“我来照顾妈,你放心去吧!”此刻爱人成了她坚强的后盾。凌晨进家门的朱以芳还没和母亲拉几句家常,就匆忙赶到高铁站,准备从繁昌坐高铁到南京再转车回西安。舟车劳顿的她太累了,实在撑不住在高铁上睡着了,谁知一觉醒来,已经过站到了镇江,心急如焚的她赶忙提着箱子下车,重新买票返回南京,又在高铁上订了最快起飞的航班,一下高铁直奔机场,终于在次日下午5点及时归队,顺利登上了去往前线的飞机。
“这24小时太紧张了,现在回想起来,母亲的身影是恍惚的,眼前闪现的都是车、高铁和飞机,我只知道,无论怎样,我必须赶回来,疫区人民需要我们。”朱以芳说。
驱车赶往武汉的最美“逆行人”
1月25日(大年初一),在武汉已全面封城的紧张时刻,宁国市的退役军人王慎才却驱车赶往武汉,为武汉送去10万只最急需的口罩,上演“最美逆行”。
王慎才今年49岁,1991年12月入伍,1994年12月退伍,原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队,在部队曾获优秀士兵等荣誉。
1月25日,接到公司电话,要送一批物资去武汉,正和家人共度新春佳节的王慎才感到很突然,也对这个时候赶去武汉感到很紧张。但当得知是现在紧缺的口罩时,王慎才毫不犹豫地接下了这个重任,带着家人的支持,和另一名同事一起,拉着10万只口罩,马不停蹄地奔向武汉。
这是一趟完全陌生的旅程,甚至前途未卜。王慎才驾驶着满载口罩的蓝色大货车,横穿安徽、江西两省,进入肺炎疫情的重灾区湖北,最后到达目的地——武汉东西湖区卫生健康局,距离此次肺炎传播的核心重灾区武汉火车站,不过数公里。工作人员将货车上的口罩飞快卸下来后,王慎才的任务也宣告完成。回到宁国后,王慎才主动在家中隔离,目前身体状况良好。
“道口”才是我最应该出现的地方
从年初的春运到现在,胡伟一次也没有回过家。
结婚不到半月,这个春节对于胡伟来说有些特殊,是他婚后第一个新年。本来答应妻子在过年期间带她去看看祖国大好河山,补上一个蜜月,然而突发的疫情让他“食言”。
从年初的春运到现在,胡伟一次也没有回过家。春运期间,芜合高速道口的保畅和防疫工作任务繁重,但是身为党员的他,除了做好自己本职工作,还主动申请承担防疫工作。
每天对工作场所进行消毒,检查班组人员的防护用具穿戴是否规范,提醒大家及时更换一次性口罩。有时候,看到有人口罩戴得不规整,他总是第一时间去帮他们整理好,同事们都笑他是不是有强迫症,他却一脸严肃地说,“现在是防疫的关键时期,不能有一丝一毫的马虎”。
验货过程中,有的司机师傅对当前的疫情不够敏感,口罩不戴,手套也没有,他发现后,总是在第一时间向师傅们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告知加强个人防护的重要性,“师傅,你们出门在外一定要记得戴好口罩、手套,像您这样运输蔬菜水果的,免不了要到批发市场,肯定要接触不少人,保护好自己,对社会做贡献。”
在道口空闲下来的时候,他也总是“闲不住”,不是帮同事量体温,就是消毒刚回收上来的CPC卡,一个班下来,他总是把自己的工作安排得满满的。
“60后”老兵主动要求结束假期奔赴防疫一线
“作为一名老党员、退伍军人,这个时候就应该冲在第一线。”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合肥市同安街道城市管理部退伍老兵王家云说道。
56岁的王家云1988年退伍,2019年10月转业到同安街道城管部,成为一名城管队员。面对当前严峻的新型冠状病毒防控工作,王家云主动要求提前结束春节假期,奔赴防疫第一线。
每天上午8点,王家云就戴上“疾控志愿者”袖章,和年轻的城管队员们一起穿大街、走小巷,督查无主管小区、城中村环境卫生,督查环卫工人定时清洁消毒,并做好消毒记录;巡查疫情防护氛围,劝导居民减少外出频率;检查商业大街、背街小巷、农贸市场周边取缔违规出售活禽行为。“他们勇往直前,不怕困难的精神值得我们年轻人学习”,一些年轻的城管队员不禁感叹。
逆行的身影最帅气,接力的担当最精彩,有为的境界最动人,出击的力量最强大,这是这些人军装在身时的选择。时光荏苒,他们眼角的皱纹变多了,头上的黑发变白了,但是在国家有难,人民有需要的时候,他们的选择是不变的。
潜山小伙石李峰,退役后一直从事铝合金门窗制作,正月初二从媒体看到火神山医院急需施工人员的消息,就想医院建设肯定需要他这样的工种。来不及多想,当天晚上即自驾赴武汉援建火神山医院。
一批援助湖北的物资,车子途经祁门高速路口时抛锚,祁门县蓝天救援队援助一辆货车,祁门退役军人、蓝天救援队教官胡松青和队员冒雨搬运,确保了物资顺利到达。
蒙城县三义镇有一支由退役军人组成的特殊的疫情防控巡逻队,平均年龄达68岁,本应安享晚年的老人家们,疫情当下,主动组织起来,承担起社区的巡查和宣传教育任务。
形式多样的善举义行也在进行。亳州退役军人杜威,主动联系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义务提供4辆广告宣传车帮助宣传防疫知识;马鞍山退役军人、70岁高龄的水厚华将防疫知识编成顺口溜,录成录音,每日骑着三轮车宣传;利辛退役军人李庆带着4架植保无人机无偿为利辛县江集镇提供全方位、无死角的消毒作业。
昨日站岗守国门,今朝抗疫护家门。据初步统计,我省已有数十万名退役军人战斗在疫情一线,捐赠物资近百万元。他们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用一腔热血演绎了什么叫“脱下军装,职责还在”,践行了“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的初心和使命。正如俞复新所言,“穿上军装,装进去的是军魂;脱下军装,卸不掉的是担当!”
来源:中安在线
记者:史睿雯 陈成
海报制图:王煜岑
编辑:郭春燕
并肩作战!这是他们#最美的情话#江淮战“疫” 90后的“两副面孔”
突击在阻击疫情的战场上 他们依然是个兵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我是退伍军人更是共产党员,这个时候我们不上,谁上?”
海报制图:王煜岑
“我是老党员,最危险的请交给我!”
“革命军人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安徽省退役军人事务系统第一时间发出号召,要求全省退役军人和退役军人事务工作者按照当地党委政府安排,主动参加基层疫情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工作。
哪里有号召,哪里就有行动。全省数十万退役军人和退役军人事务工作者闻令而动。
我是退伍军人,这个时候我们不上,谁上?
突如其来的疫情与春运交通高峰“不期而遇”,这让交通运输面临巨大压力。
俞复新,现任芜湖市公路局无为分局路政科一中队队长,曾经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警内蒙古总队某部服役。现在虽然已经放下手中的钢枪,但“永远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这句口号已经深深的烙在他的脑海里。
俞复新,现任芜湖市公路局无为分局路政科一中队队长
他经常在医护人员人手紧张的时候,主动拿起测温枪。他常说:“17年前我参加过抗击“非典”,我有经验,让我来,我是退伍军人更是共产党员,这个时候我们不上,谁上!”
2月1日22时40分许,在他当班期间拦停一辆鄂A牌照小型轿车,经询问,该车驾驶员一人由湖北省咸宁市嘉鱼县去往无为市石涧镇,随身携带嘉鱼县新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指挥部出具的《嘉鱼县防疫临时通行证》,有限期由2020年2月1日至2020年3月1日。
他一边安排人员测量体温、登记信息,同时向带班领导和属地政府汇报,最终交由属地政府妥善处理,受到了属地政府的高度肯定,真正做到了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
同时,他心系集体,出谋划策,在得知一次性防护用品极具紧张时,他各方奔走,主动联系亲戚、朋友,购买了各类防护口罩1000余个。
往返2000多公里极速“长跑”只为冲锋上“疫线”
“在回老家途中接到上级赴武汉前线抗击疫情的命令,我心急如焚。”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胸腔外科朱以芳护士长,这名军中“女汉子”24小时展开极速“长跑”,往返2000多公里只为冲锋上“疫线”。
现役军人朱以芳是土生土长的繁昌县新港镇人,春节前,安顿完手头工作,朱以芳准备回安徽繁昌老家看望年迈的母亲。为了赶在大年三十团聚,大年二十九晚上8点她和爱人下班后开车连夜回老家。
凌晨4:53分,接到医院赴武汉前线抗击疫情任务。上级的命令,更是军人的使命,但母亲的期盼成了她最大的软肋。
“我来照顾妈,你放心去吧!”此刻爱人成了她坚强的后盾。凌晨进家门的朱以芳还没和母亲拉几句家常,就匆忙赶到高铁站,准备从繁昌坐高铁到南京再转车回西安。舟车劳顿的她太累了,实在撑不住在高铁上睡着了,谁知一觉醒来,已经过站到了镇江,心急如焚的她赶忙提着箱子下车,重新买票返回南京,又在高铁上订了最快起飞的航班,一下高铁直奔机场,终于在次日下午5点及时归队,顺利登上了去往前线的飞机。
“这24小时太紧张了,现在回想起来,母亲的身影是恍惚的,眼前闪现的都是车、高铁和飞机,我只知道,无论怎样,我必须赶回来,疫区人民需要我们。”朱以芳说。
驱车赶往武汉的最美“逆行人”
1月25日(大年初一),在武汉已全面封城的紧张时刻,宁国市的退役军人王慎才却驱车赶往武汉,为武汉送去10万只最急需的口罩,上演“最美逆行”。
王慎才今年49岁,1991年12月入伍,1994年12月退伍,原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队,在部队曾获优秀士兵等荣誉。
1月25日,接到公司电话,要送一批物资去武汉,正和家人共度新春佳节的王慎才感到很突然,也对这个时候赶去武汉感到很紧张。但当得知是现在紧缺的口罩时,王慎才毫不犹豫的接下了这个重任,带着家人的支持,和另一名同事一起,拉着10万只口罩,马不停蹄地奔向武汉。
这是一趟完全陌生的旅程,甚至前途未卜。王慎才驾驶着满载口罩的蓝色大货车,横穿安徽、江西两省,进入肺炎疫情的重灾区湖北,最后到达目的地——武汉东西湖区卫生健康局,距离此次肺炎传播的核心重灾区武汉火车站,不过数公里。当工作人员将货车上的口罩飞快卸下来后,王慎才的任务也宣告完成。回到宁国后,王慎才主动在家中隔离,目前身体状况良好。
“道口”才是我最应该出现的地方
从年初的春运到现在,胡伟一次也没有回过家。春运期间,芜合高速道口的保畅和防疫工作任务繁重,但是身为党员的他,除了做好自己本职工作,还主动申请承担防疫工作。
才结婚不到半月,这个春节对于胡伟来说有些特殊,是他婚后第一个新年。本来答应妻子在过年期间带她去看看祖国大好河山,补上一个蜜月,然而突发的疫情让他“食言”。
从年初的春运到现在,胡伟一次也没有回过家。春运期间,芜合高速道口的保畅和防疫工作任务繁重,但是身为党员的他,除了做好自己本职工作,还主动申请承担防疫工作。
从年初的春运到现在,胡伟一次也没有回过家。春运期间,芜合高速道口的保畅和防疫工作任务繁重,但是身为党员的他,除了做好自己本职工作,还主动申请承担防疫工作。
每天对工作场所进行消毒,检查班组人员的防护用具穿戴是否规范,提醒大家及时更换一次性口罩,有时候看到有人口罩戴的不规整,他总是第一时间去帮他们整理好,同事们都笑称他是不是有强迫症,他却是一脸严肃的说道:“现在是防疫的关键时期,不能有一丝一毫的马虎”。
在验货过程中,有的司机师傅对当前的疫情不够敏感,口罩不戴,手套也没有,他发现后,总是在第一时间向师傅们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告知加强个人防护的重要性,“师傅,你们出门在外一定要记得戴好口罩、手套,像您这样运输蔬菜水果的,免不了要到批发市场,肯定要接触不少人,防护好自己,对社会做贡献。”
在道口空闲下来的时候,他也总是“闲不住”,不是帮同事量体温,就是消毒刚回收上来的CPC卡,一个班下来,他总是把自己的工作安排的满满的。
“60后”老兵主动要求结束假期奔赴防疫一线
“作为一名老党员、退伍军人,这个时候就应该冲在第一线。”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合肥市同安街道城市管理部退伍老兵王家云说道。
“作为一名老党员、退伍军人,这个时候就应该冲在第一线。”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合肥市同安街道城市管理部退伍老兵王家云说道。
56岁的王家云1988年入伍,2019年10月转业到同安街道城管部,成为一名城管队员。面对当前严峻的新型冠状病毒防控工作,王家云主动要求提前结束春节假期,奔赴防疫第一线。
每天上午8点,王家云就戴上“疾控志愿者”袖章,和年轻的城管队员们一起穿大街、走小巷,督查无主管小区、城中村环境卫生,督查环卫工人定时清洁消毒,并做好消毒记录;巡查疫情防护氛围,劝导居民减少外出频率;检查商业大街、背街小巷、农贸市场周边取缔违规出售活禽行为。“他们勇往直前,不怕困难的精神值得我们年轻人学习。”一些年轻的城管队员不禁感叹道。
逆行的身影最帅气,接力的担当最精彩,有为的境界最动人,出击的力量最强大,这是这些人军装在身时的选择。时光荏苒,他们眼角的皱纹变多了,头上的黑发变白了,但是在国家有难,人民有需要的时候,他们的选择是不变的。
潜山小伙石李峰,退役后一直从事铝合金门窗制作,正月初二从媒体看到火神山医院急需施工人员的消息,就想医院建设肯定需要他这样的工种。来不及多想,当天晚上即自驾赴武汉援建火神山医院。
一批援助湖北的物资,车子途经祁门高速路口时抛锚,祁门县蓝天救援队援助一辆货车,祁门退役军人、蓝天救援队教官胡松青和队员冒雨搬运,确保了物资顺利到达。
蒙城县三义镇有一支由退役军人组成的特殊的疫情防控巡逻队,平均年龄达68岁,本应安享晚年的老人家们,疫情当下,主动组织起来,承担起社区的巡查和宣传教育任务。
形式多样的善举义行也在进行。亳州退役军人杜威,主动联系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义务提供4辆广告宣传车帮助宣传防疫知识;马鞍山退役军人、70岁高龄的水厚华将防疫知识编成顺口溜,录成录音,每日骑着三轮车宣传;利辛退役军人李庆带着4架植保无人机无偿为利辛县江集镇提供全方位、无死角的消毒作业。
昨日站岗守国门,今朝抗疫护家门。据初步统计,我省已有数十万名退役军人战斗在疫情一线,捐赠物资近百万元。他们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用一腔热血演绎了什么叫“脱下军装,职责还在”,践行了“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的初心和使命。正如俞复新所言,“穿上军装,装进去的是军魂;脱下军装,卸不掉的是担当!”(记者 史睿雯 陈成 海报制图 王煜岑)
让珍藏的军人名片亮目安徽“疫”线
——安徽省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动员组织全省广大退役军人
和退役军人工作者参与疫情防控阻击战纪实
2020年1月中旬,湖北武汉,首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病例确诊。短短20来天,感染人数破万。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党中央统一指挥,白衣天使逆行驰援,人民军队空降疫区,全国人民爱心汇集,感动无数国人,更给以信心和力量。安徽毗邻湖北,近日感染人数破百,形势也日渐严峻。在江淮大地,与疫魔斗争的有白衣天使、基层干部,还有一个特殊的光荣群体,在此关键时刻格外引人注目,他们坚决听从党中央的号令,坚决按照省委省政府和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的部署,冲锋在前,干最危险的活,做最难做的事,筑起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健康的坚强壁垒,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叫退役军人。
“我当过兵,我得先上”
——军人的底色是忠诚,而今这些人的底色依然纯粹
听党话、跟党走,是人民军队从弱小到强大,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秘密所在,更是刻在骨子里的魂和根。疫情爆发后,安徽省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第一时间发出号召,要求全省退役军人和退役军人事务工作者按照当地党委政府安排,主动参加基层疫情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工作。哪里有号召,哪里就有行动。全省数十万退役军人和退役军人事务工作者闻令而动。
“方队,我是张德智,作为一名退伍军人,我愿意奔赴前线,请您安排工作的时候把重要的位置交给我!!!”1月25日,马鞍山市交警机动大队长方成收到第一条请战短信。
“我是共产党员,关键时候我必须冲在一线;我是退役军人,关键时候我必须冲在一线;我是政协委员,关键时刻我必须冲在一线;我是公益记者,关键时候我必须冲在一线!”1月29日,涡阳高亚男急切地向当地退役军人事务部门请战。
“我是一名退役军人,在组织关怀下创业成功,回想每一步前进的路程,都离不开组织的培养和政府的关爱。如今,国有难,我前来请战,这个时候当过兵的不上,谁上?”阜阳退役军人常青松,向党组织请战。
“我志愿加入支援湖北荣军医院疫情防控队伍,随时听候调令,奔赴一线,为赢得胜利贡献力量”,2月1日,退役军人事务部向各省发出倡议,号召系统优抚医院支援湖北荣军医院,这是安徽省荣军医院医护人员在收到动员令后发出的请战书。
一封封请战书,映衬的不仅是一颗颗人民疾苦感同身受的急切之心,更是一颗颗党叫干啥就干啥的赤胆忠心。他们的这份忠诚犹如一颗火种,经受岁月时间的考验后,在抗疫实践的洗礼中变得越发纯粹,越发光亮,越发耀眼。
“疫情不除,绝不收兵”
——军人的作风是勇敢担当,而今这些人的作风依然过硬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负重前行。人民军队因人民而生,战争年代,为了人民解放,枪林弹雨无畏;和平年代,为了人民幸福,舍生忘死不惧,正是在这一次次生死考验中赢得了人民的信任,更砥砺出过硬的作风。这种作风,一旦形成,终成自觉,不会轻易改变。退役,只是战场的转移,真正的士兵,即便脱下军装,依然会保持军人的作风。
——可以选择居家,但他却选择了逆行。潜山小伙石李峰,退役后一直从事铝合金门窗制作,正月初二从媒体看到火神山医院急需施工人员的消息,就想医院建设肯定需要他这样的工种,来不及多想,当天晚上即自驾赴武汉援建火神山医院。
——可以选择无视,但他却选择了接力。一批援助湖北的物资,车子途经祁门高速路口时抛锚,祁门县蓝天救援队援助一辆货车,祁门退役军人、蓝天救援队教官胡松青和队员冒雨搬运,确保了物资顺利到达。
——可以选择安逸,但他却选择了有为。蒙城县三义镇有一支由退役军人组成的特殊的疫情防控巡逻队,平均年龄达68岁,本应安享晚年的老人家们,疫情当下,主动组织起来,承担起社区的巡查和宣传教育任务。
——可以选择坚守,但他却选择了出击。安徽省荣康医院是一所优抚医院,疫情当下,他们不仅坚守阵地,认真做好医院的防输入、防扩散、防输出、防感染工作,确保荣军休养员健康,还积极参与火车站、高速路口等驻地重点场所值守。
逆行的身影最帅气,接力的担当最精彩,有为的境界最动人,出击的力量最强大,这是这些人军装在身时的选择。时光荏苒,他们眼角的皱纹变多了,头上的黑发变白了,但是在国家有难,人民有需要的时候,他们的选择是绝不变的。这次疫考,他们正在用实际行动书写着合格答案。
“生命可贵,使命无价”
——军人的品格是牺牲奉献,而今这些人的品格依然高尚
牺牲我一个,幸福亿万人,这不是豪言壮语,这是革命军人对祖国和人民的誓言,因为他们深深懂得,生命诚可贵,使命价更高,为了捍卫国家民族的尊严和人民的幸福,一切都是值得的,履行使命的牺牲,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都是他们践行誓言的承诺。退役军人,他们退役不褪志,曾经的誓言他们没有忘记,此时就是他们践行誓言的时刻。
——这次疫战,我们很痛心失去了他。2月3日凌晨5时,淮南市大通区退役军人、城管局大通街道中队副中队长陈在华同志因坚守防疫一线劳累过度,突发心梗入院治疗,终因病情严重,抢救无效,不幸以身殉职,终年48岁。
——这次疫战,我们很关心他的健康。自腊月二十九就一直在为疫情防控工作奔忙的凤阳退役军人、红心镇村委委员韩世磊,2月1日14点,因积劳成疾,脑部出血,累倒在了卡口执勤点,万幸的是,经过抢救生命体征平稳,但出血部位在脑干,目前还没有脱离生命危险。
——这次疫战,我们很理解他的心情。“爸,你怎么还不来接我回家?”,这是肥东退伍军人、杨店乡武装干事项贤羽12岁儿子的电话,在防疫一线连续奋战十多天的他,因为儿子简短的一句话,忍不住红了眼圈。2016年、2019年,其母亲和妻子相继病世,对孩子打击非常大,春节前本来答应接儿子回家过节的,却遇到了疫情。
——这次疫战,我们很赞赏她的倔强。“院长,我要参加院组织的抗疫第一梯队,坚守疫情防控一线……”,向院领导申请的是滁州市光荣院“90”后退役军人事务工作者付东梅,春节前其母亲因病离世,而几天前奶奶又被确诊为食道癌晚期,近期其还有身体不适且日渐加重,考虑到实际情况,院领导没有同意其请求,然而院领导的决定和关怀并没有让这个倔强的小姑娘改变初心服从安排,而是坚定的再次提出申请。
和平时期亦多牺牲,何况这次疫情防控本就是一场战斗,一场党带领人民群众同病毒这个看不见敌人之间的战斗。战斗就会有牺牲、就需要奉献,正是这些退役军人和退役军人事务工作者的牺牲和奉献,让人民群众坚定了打赢这场战斗的信心和决心,人民也必将用战斗的胜利来告慰和回馈他们的付出。
“战位有别,心心相依”
——军人的情怀是大义大爱,而今这些人的情怀依然博大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革命军人永远不变的宗旨。退役军人,回归地方,投身建设,工作有区分,地域有不同,能力有大小,但他们大难面前需大义,大灾面前要大爱的情怀没变、宗旨没丢,连日来,竭尽所能奉献爱心、加油鼓劲,在江淮大地上演着一幕幕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温情画面。
——退役军人企业家来了。他们褪下戎装、白手起家、艰苦创业,如今大难当下,慷慨捐助,淮南退役军人苏翔主动向红十字会捐款20万元,阜阳退役军人葛浩新向疫情防控指挥部捐赠69900元,铜陵退役军人俞杰向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捐出15000元,同时推出1000份海鲜大礼包售卖金额的50%用于全市抗疫,一笔笔善款正通过各种渠道向疫线汇集。
——年迈的优抚对象也来了。他们是国家的功臣、英雄,如今回归地方,享受国家抚恤,生活还并不宽裕,但疫情面前,也在想办法尽些心意,淮南85岁退役老兵赵士明通过社区向组织交纳3000元特殊党费,蚌埠78岁残疾军人张学祥捐出自己3万元抚恤金,合肥参试老兵家属、71岁的周世兰用了近两个小时步行6公里委托社区军人服务站捐款500元,蒙城退役军人赵连生拒绝庆寿,将2万元庆寿款支持疫情防控。
——形式多样的善举义行都在进行。爱心不分形式,汇聚就是力量,亳州退役军人杜威,主动联系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义务提供4辆广告宣传车帮助宣传防疫知识,马鞍山退役军人、70岁高龄的水厚华将防疫知识编成顺口溜,录成录音,每日骑着三轮车宣传,利辛退役军人李庆带着4架植保无人机无偿为利辛县江集镇提供全方位、无死角的消毒作业。
疫战还在进行,安徽省广大退役军人和退役军人事务工作者还在战斗。相信,他们的行动终将汇成洪流,他们珍藏的军人名片也将在安徽“疫”线熠熠生辉,在党领导人民进行的这场疫情阻击战中做出退役军人系统和群体的贡献力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