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城推拉铝合金门窗厂家
文章目录:
1、“大咖”接连莅临,亳州凭借什么?2、基于5000系铝合金车门内板冲压工艺设计及试验研究3、传统工地变“智慧工厂” 广腾安徽为数字城市建设赋能添翼
“大咖”接连莅临,亳州凭借什么?
吉利控股集团创始人、董事长李书福一行来亳考察,复星国际董事长郭广昌一行来亳考察;多家上市公司来亳寻找商机;今年以来,重量级嘉宾、重量级企业密集来亳,令人瞩目。
这些“大咖”为何纷纷来亳考察?
答案是:“‘六一战略’实施三年多来,亳州市产业发展、市场空间、桥头堡位置、营商环境优势更加明显,充满吸引力。”
近年来,亳州市充分发挥多重国家发展战略叠加优势,全面实施“六一战略”,聚力推动产业转型、交通体系、改革创新、文化旅游等加快发展,多项工作在皖北走前列、全省靠前站、全国有位置。
“六一战略”实施以来,亳州市“4+6”产业集群加快形成,惠企政策“免申即享”、政务服务“一键申报”“无感互认”等首创改革举措助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交通区位优势日益突出,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纷纷落地。
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比翼双飞”
近年来,亳州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等多重国家战略叠加机遇,乘势而上,全面实施“六一战略”,建设“一都一区一基地、一城一市一中心”。
亳州“养生三宝”名扬三湘。
亳州市举全市之力建设世界中医药之都,打造全国中医药产业高地、中医药进入国际市场的“桥头堡”,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中药材交易中心和价格形成中心,全国最大的中药饮片、中药提取物、中药保健饮品生产基地。今年上半年,全市现代中医药产业规模达1137.4亿元,增长8.76%。
白酒,是亳州的另一张亮丽名片。亳州市聚力打造华夏酒城,现有白酒生产企业159家,占全省三分之一。2023年,古井集团实现产值243.81亿元,目前正在向着300亿目标进军。
获评“中国康养旅游城市”“美丽中国·最佳全域旅游休闲目的地”……“六一战略”实施以来,亳州市不断做大做强旅游经济,加快推进文旅融合,文化旅游强市建设成绩斐然。2023年,全市接待国内游客3558.15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92.73亿元,分别增长73.49%、82.53%,分别是2019年的113.68%、118.63%。
高标准建设“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增加亳州市优质蔬菜种植面积,加快推进蔬菜、畜禽、优质粮食等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全市累计建设省级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27家,全省销往沪苏浙地区的农产品和加工品1/5都是“亳州牌”。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亳州市坚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交出了沉甸甸的“丰收答卷”,粮食生产实现“二十连丰”,总产量连续10年居全省第二位、占全省1/8以上,连续4年超100亿斤。今年夏粮实现面积、单产、总产“三增”,总产稳居全省第二位。
在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同时,亳州市大力推进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等六大新兴产业“树林变森林”,健康医药、低碳经济、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小树变大树”。
今年以来,亳州市成功与复星集团、吉利集团、奇瑞集团、华为集团、一龄集团、RCEP产业合作委员会达成合作意向。总投资26亿元的奇瑞亳州基地项目规划建成集Mini卡车型、无人驾驶、零部件、绿色能源、绿色物流、校企合作等一体化汽车出口产业生态圈,预计2025年6月份建成投产。全部建成后,将成为皖北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一体化出口生产示范基地。10月,总投资10亿元的酷哇新能源智能网联无人驾驶汽车及零部件生产基地项目投产下线仪式在亳芜现代产业园区举行。项目产品覆盖高级别自动驾驶控制器、新能源线控底盘、自动驾驶商用车、自动驾驶环卫机器人。项目达产后产值可达100亿元。
酷哇科技自主设计、研发,并在亳州智能网联汽车及零部件生产基地生产的自动驾驶系列清扫产品。陈显锋摄
另外,道仁新能源公司储能电站项目、泰越资本集团氢能绿电产业园项目、伏睿思特碲化镉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项目、业腾机械设备制造公司超硬新材料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金瓯新材料产品项目、华沃机械科技高端农机装备项目、浙江乐清精工高端铝件生产项目等一批优质新兴产业项目成功落地,为亳州市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强劲动力。
“桥头堡”优势日益凸显
近年来,亳州市聚力打造省际毗邻区域中心城市,坚持向内提升城市能级、向外促进区域互联互通,统筹实施畅捷、宜居、绿色、韧性、智慧、人文城市行动,省际毗邻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成效明显。
亳州市发挥承东启西、连南接北、位于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的特点,按照省际毗邻区域中心城市总体规划,持续完善交通设施,推动“公、铁、水、空”协同发展。
11月23日,工人正在蒙城县境内亳蒙高速二期建设工地进行梁板吊装作业。
2019年12月,商合杭高铁北段通车,亳州正式进入高铁时代。亳州机场预计今年底通航,这将极大地缩短亳州与全国35个大中型城市的时空距离,加快形成人才流动、产业转移和物流快捷等优势,将进一步提升亳州的城市功能,促进区域内的经济活动,吸引更多的投资和商机,进一步推动亳州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近年来,亳州市不断加快省际道路建设的互通互联,对交通重点项目进行优化调整,新增6个连接河南省鹿邑、郸城、夏邑等地的省际快速通道建设项目。优化调整后,全市包括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水运工程、高速公路等交通重点项目有50个。
去年4月19日,谯城区至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的省际公交正式开通运营。这是亳州市开通的首条省际公交,给两地居民出行带来了极大便利。目前,亳州市已开通至河南省鹿邑县、夏邑县两条跨省公交线路。通过加强与周边省市的路网协作,提升了兄弟城市间人流、物流、信息流的运转效率。
高铁、机场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快速完善,阜蒙淮城际铁路亳州段加快建设,涡河航道一体化项目进展顺利,亳蒙高速二期预计明年通车……日益完善的“公、铁、水、空”综合立体交通网络,让亳州作为长三角地区连接中原经济区的“桥头堡”作用进一步彰显。
随着亳州市省际毗邻区域中心城市辐射力、影响力和吸引力的不断增强,一大批人才纷纷来亳就业、创业。“我非常看好亳州的发展前景,招才引智的一系列政策不仅能让我们很好地开展工作,生活也舒心无忧。”提及选择亳州的原因,入职亳州学院的六安人刘华江博士坦言。
河南鹿邑人张珍珍在谯城区万达广场开了一个小店。她表示,之所以在谯城区开店,主要是因为自己经常和小姐妹一起来亳州逛街,她发现这里商业繁荣,就到亳州创业了,“人流量大,生意很不错,来亳州开店选对了。”
预计到2025年,市中心城区常住人口达到100万人以上,亳州对周边地区的通达度、辐射力、影响力将进一步增强,实现与半径80公里以上区域的融合发展,至2030年实现与半径100公里以上区域的融合发展。
改革赋能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近年来,亳州市实施了27项国家级改革试点,推出1500余项改革举措,形成了全面深化改革持续强劲、纵深推进的良好态势,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不用申报,不用提交材料,不跑一步路,惠企政策资金就这么直接到账,让企业家自己都意想不到……亳州市在全省率先实施的“免申即享”改革举措,已经有超过一万家企业受益。
2023年上半年,亳州市通过信息化手段搭建大数据平台,有效打破部门壁垒、连通“信息孤岛”,在全国首创领取社保待遇和惠民政策补助资格认证“无感互认”改革,获“全国百佳创新案例”“中国改革2023年度典型案例”“2023年度互联网助力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特别推荐案例”等多项荣誉。
近日,由中国城乡发展国际交流协会主办的2024营商环境与政务效能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公布了“2024营商环境与政务效能高质量发展”优秀案例名单,亳州市《创新“无感互认”改革 打造智慧政务新样板》从800余篇案例中脱颖而出,获评政务增值服务典范案例。
改革赋能,亳州市营商环境持续向好,引来一众“金凤凰”。前三季度,全市新落地亿元以上工业项目274个、计划总投资1164.3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91.3%,超序时进度16.3个百分点。其中,总投资10亿元以上的重大项目23个、总投资50亿元以上项目2个。
“今年以来,亳州市发挥沪苏浙招商工作组先锋队作用,密切联系、高频对接,先后与海亮集团、上海医药集团、复旦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院等一批知名企业、院校达成投资意向。”市投资促进中心副主任赵建超介绍,前三季度,全市亿元以上在建省外投资项目229个,到位资金426.6亿元,同比增长4.1%。全市亿元以上在建沪苏浙纳统项目78个,实际到位资金150.4亿元,个数同比增长73.3%,到位资金同比增长43.1%。闪光的数据,见证了亳州市“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成效明显。
产业给力,改革加持,亳州市经济发展不断上演“速度与激情”。1—10月,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增势良好,经济持续保持平稳增长。在省反馈的16项主要经济指标中,12项指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增速居全省前八位的15项、前五位的10项、前三位的6项、第一位的3项。
东风浩荡,催人奋进。亳州市将苦干实干,奋楫争先,全面实施“六一战略”,在新征程上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亳州新篇章。(汝平 文/图)
基于5000系铝合金车门内板冲压工艺设计及试验研究
汽车覆盖件轮廓尺寸大、形状复杂,占汽车重量的比重较高。随着汽车尾气排放和油耗标准的日益严苛,车身轻量化要求越来越高。铝合金以其良好的性能和减重效果,已成为应用最广泛的汽车车身轻质材料。由于铝合金的融化温度低、流动性好、易于铸造形状复杂的零件,因此在国内汽车上的应用,以铸造铝合金为主。但是适用于冷冲压的铝合金板材,要求既具有一定的力学强度、焊接性能、良好表面处理及涂装性能,又具有较好的冲压成形性能,在国内仍处于研制或初步推广阶段。与钢板相比,铝板的总伸长率更低,只有钢的1/2,局部变形能力差,同时成形极限低,安全裕度更小,冲压成形过程中的开裂、起皱等缺陷产生的风险更大。车身覆盖件的厚度薄,但是零件表面质量及尺寸精度要求高。冲压成形过程复杂,影响其成形过程的因素很多,依靠经验和多次试模可以对零件的成形性进行验证,但使用传统方法成形的周期长且成本较高。板料成形有限元仿真分析使设计人员可以在产品工艺设计阶段,评估出成形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如起皱、开裂等,利用仿真模拟结果验证工艺方案的可行性,支持零件造型过程中规避缺陷,确定最优的工艺方案和工艺参数,节省模具调试时间,极大地提高了模具的制造效率。
车门内板是汽车外覆盖件,属于A级零件,要求零件外观必须光顺平滑、棱线清晰,无褶皱、波浪、凹陷、凸包等缺陷。左右车门内板三维数模如图1所示。
图1 车门内板
零件冲压工艺设计
零件工艺性分析
图2 车门内板二维图
车门内板的二维模型如图2所示,该零件的材料为5000系铝合金5182,材料屈服强度σs为116.5MPa,抗拉强度σb为268.4MPa,料厚为1.5mm,外形尺寸为1373mm×1298mm×319mm,主型面曲率较大,型面较为复杂,因此要获得合格的冲压件,就必须设置合理的冲压方向、压料面、工艺补充面和拉延筋等工艺参数,特别是零件中间位置的型面很平缓,可能产生成形时变形量不够、成形后易回弹的问题,需进行充分的塑性变形,控制其回弹。
在得到产品数模初期,通过对产品进行工艺同步分析,提出设计变更申请交由产品设计部门进行数模更改,以尽量减少模具制造后的试模次数,降低模具开发成本,规避后期的调试风险,缩短模具的开发周期。图3所示1处修边后翻边存在质量缺陷,将止口切掉一块,便于修边,保证翻边质量。
冲压工艺及模面的设计
图3 设计变更示意图
汽车覆盖件的形状复杂、尺寸大,一般不可能在一道冲压工序中直接获得,通常要经过落料(或剪切下料)、拉延、成形、修边、冲孔、翻边、整形等多道工序才能完成。通过对产品数模的分析,初步规划工序为5序,具体工艺内容为拉延(左右件合模)→修边+冲孔+侧修边→修边+冲孔+侧修边→翻边+整形→冲孔+侧冲孔。
确定冲压方向
冲压方向的选择关系到拉延零件的产品质量及修边冲孔质量,是冲压工艺设计的关键。同时冲压方向影响拉延模面设计时的工艺补充量,进而影响零件的材料利用率,决定了批量生产的原料成本。此车门内板冲压方向的选择按照以下三点原则:
⑴无负角。保证拉延凸模与凹模产品型面可以完全贴合,不应出现凸模接触不到的封闭区。
⑵最小拉延深度。拉延凸模在初始碰触坯料时,接触面积尽可能大,避免点接触,接触部位应尽量处于冲模中心,避免坯料在成形过程中窜动,保证制件在一次拉延过程中成形;拉延深度尽可能的浅,在保证产品外观质量的前提下,材料利用率尽可能的高。
⑶制件品质优良。此车门内板零件的外观质量要求高,特征R角位置拉延时不允许产生凸模滑移线、冲击线等表面缺陷,需尽可能减小型面在冲压方向上的高度差,使拉延过程进料均匀。
确定压料面
压料是拉延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功能,坯料就是沿压料面逐渐流入模具型腔的,因此压料面的设计要使产品不同部位的拉延深度尽量均匀,坯料流动阻力的分布满足拉延成形的需要,保证制件在各个截面上变形均匀(拉延深度一致)。合理的压料应该保证压料面上的材料不起皱,以及流入凹模的坯料不起皱、不破裂。压料面设计不合理会使压边圈压料时形成起皱、聚料、松弛等,甚至在成形过程中无法消失而残留在零件上。在设计此车门内板拉延模的压料面时,应注意以下两方面内容:
⑴压料面设计时优先采用单曲面,以保证压料面的光顺,其阻力变化相对容易控制,便于将模具调整到最有利于拉延成形所需要的最佳压料面阻力状态。考虑该车门内板的刚性要求,压料面设计为单曲面直纹可展曲面。
⑵压料面任一断面的曲线长度要小于拉延件内部相应断面的曲线长度,凹模内的毛坯产生一定程度的胀形变形,可以保证坯料的刚性,否则会使拉入凹模内的多余材料无法延展。
综合上述内容,设计拉延模面并在UG软件上建模,如图4所示。
图4 拉延模面
有限元分析模拟
在拉延模面建模完成后进行CAE的模拟分析,首先对坯料尺寸、拉延筋系数进行调整。汽车覆盖件拉延成形中,一般采用拉延筋或拉延槛,其分布形状跟凸模轮廓线随形,两者距离一般在20~25mm之间,从截面形状上分为圆筋、方筋、拉延槛(半方筋)。拉延筋增加了压料面上各位置的进料阻力,控制材料的流动方向和进料速度,调节材料流入量,大大改善零件的拉深条件,是防止覆盖件起皱、开裂、拉延不足等成形缺陷发生的最有效方法。
拉延开始前,模具压边圈与凹模先闭合,坯料被拉延筋压弯成形,随后在凸模作用下,坯料的周边产生拉延变形并向凹模走料,坯料沿拉延筋表面滑动产生的摩擦阻力和弯曲变形阻力,都使毛坯断面内的径向拉应力加大。通过更改拉延筋的高度、圆角半径以及拉延筋的间距,可以调整进料阻力,这种调整径向拉应力的方法十分方便有效。当拉延筋之间间距过大时,就会出现坯料在此处堆积,而合理的拉延筋间距会给坯料一个反向的作用力,阻止坯料的继续流入,消除堆料现象。
考虑到CAE分析的计算时间,在初次计算时,使用等效拉延筋代替实体筋,待初次CAE结果得出后,再作针对性调整,等效拉延筋如图5所示,模拟结果如图6所示,从FLD图中可以看出,拉延型面零件变形充分,变形区控制在FLC安全范围之内,材料流动合理,零件有较好的塑性变形,拉深零件无暗伤、破裂的风险。
图5 拉延筋的设置
图6 CAE分析结果
产品工序分配
通过前期对产品的分析,对此车门内板做了5道工序的排布。对5道工序影响大的主要是门把手处的冲孔与周圈修边及翻边的协调处理。通过对工艺内容和模具结构的优化,实现了工序节省的目标,详细工序分配如图7所示。
图7 各工序内容
图8 最终拉延零件
图9 最终合格产品
物理验证
根据CAE模拟结果优化后的工艺参数,优化拉延模面,设计加工模具,调试得到拉深件及产品件如图8、图9所示,试模结果与模拟仿真结果基本吻合,零件成形良好,无暗伤与开裂缺陷,外观品质优良。
结束语
车门内板作为汽车车身开发过程中难度较大的关键制件,若前期分析不充分,会造成产品设计出现大量的变更,后期制造、调试难度大,整改周期长、成本高的问题,我们在研究复杂型面拉深模具型面设计的基础上,通过CAE仿真模拟分析,能够预测覆盖件成形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根据数值模拟结果调整相应的工艺参数,并将优化后的工艺参数应用于实际生产中,可有效指导模具现场调试,减小模具调试时间,提高模具制造效率。
作者简介
余冰定,工程师,主要从事汽车冲压方案规划、工艺设计、模具调试工作,主持完成蒙城微卡MPV新工厂冲压工艺项目的开发及首个铝合金车身项目工艺设计调试验收等,拥有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14项。
传统工地变“智慧工厂” 广腾安徽为数字城市建设赋能添翼
大皖新闻讯 一名工作人员在旁控制操作,地面整平机器人便按照预先设定的整平规划路径,有条不紊地在混凝土地面上转向、振捣、收平,来回穿梭……在广东腾越安徽公司位于六安的建筑工地,多名建筑机器人已经上岗。“利用建筑机器人可代替工人从事苦累脏险工作,效率较人工提升可达2~3倍,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也得以保障。”广东腾越安徽公司六安项目负责人说,如今该公司已经在安徽多个项目投入使用建筑机器人,在建筑过程保障安全、改善环境、提效增速。
窥一斑而知全豹,建筑机器人的使用只是广东腾越安徽公司科技建造体系的一个缩影。新型塑料模板、BIM数字化应用、新工艺技术……广东腾越安徽公司成立科技建造部,高质量推动建筑业智能化发展,为安徽数字城市建设赋能添翼。
践行智能建造,机器人建房不再是梦想
测量机器人两分钟的测量成果抵得上三四名工人手工测量一个小时;专注于高精度混凝土抹光施工作业的地面抹平机器人比传统工效提升40%以上;楼层清洁机器人来回“走动”便能自动清理小颗粒石块和尘土,所经之处洁净如新……8 款亮粉色的智能建筑机器人正在六安凤凰城项目的工地上“大显身手”。
六安凤凰城项目建筑面积14 万余平方米,是广腾安徽在省内首个使用建筑机器人的高端住宅应用项目。如今,建房过程中繁重、重复、危险的部分工作由机器人来完成这一愿景正在安徽逐步实现。“为全面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我们还利用BIM、数字化智慧平台,对人、材、机、资源实施科学配置,精准管控,从而实现极简组织、科学工期和降本增效。”六安凤凰城项目负责人介绍,该项目依托材料更新、技术革新和管理创新,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减少工地现场污染物排放,通过节能、减碳、降废推动建造方式向绿色化转变。
六安凤凰城项目举办建筑机器人观摩。
得益于其科技建造体系的运用,今年11 月8 日,六安市城乡建设局下发文件,称凤凰城项目在贯彻工程质量安全手册制度、引领科技创新、推广绿色施工等方面发挥了较好的示范作用,经验做法值得借鉴推广,对该项目予以通报表扬。
解决行业痛点,自主研发新型塑模体系
装配化积木式搭设、拆卸方便,标准层模板支护可在四天内完成;模板的刚度及强度大大提高,易脱模、可使模板周转次数提高至30 次以上;板材由塑模颗粒+纤维制作,可回收重复循环利用、绿色环保……碧桂园集团自主研发新型塑料模板是其科技智慧建造体系重要一环。今年6 月,广腾安徽在蒙城都荟星辰项目现场使用新型塑料模板拼装+配套建筑机器人施工,开启了安徽使用新型塑料模板的智慧建造之路。
“纵观整个建筑模板市场,现阶段以铝合金模板、木模板、钢模板等为主流,但因材料特性,模板效果有些许差强人意。”蒙城都荟星辰项目负责人对新型塑料模板的优势如数家珍。他介绍,跟传统建筑模板相比,新型塑模优势十分明显,不仅平整耐磨、防水性好、脱模简单,而且可重复周转、可回收利用,傻瓜式拼装,工艺简单,易操作。
除了新型塑模体系的推广应用,蒙城都荟星辰项目还配备整平机器人、抹平机器人、抹光机器人、测量机器人等的组合,在混凝土浇筑及初凝阶段,用激光为标尺对表面进行找平,其完成面达到高品质质量要求。“下一步我们将全力推进新型塑模体系在项目落地,让智能建造更上一层楼。”蒙城都荟星辰项目负责人说道。
蒙城项目开展机器人培训交流会。
科技创新赋能,推进智慧建造新体系落地
采用直螺纹连接技术,对钢筋变径接头采用变径直螺纹连接套筒,保证接头连接质量,更安全可靠;钢筋网片的应用不仅提高钢筋工程质量,大量降低现场钢筋安装工时,还能缩短工期节省钢材……一直以来,为落实碧桂园集团科技智慧建造理念,广腾安徽不断探索使用“新工艺”。其中,泗县项目推进使用成套钢支撑、二构模壳砌块、地下室后浇带支撑早拆体系、后浇带与排水沟做到永临结合等新施工工艺。合肥庐阳双湖公馆项目采用新型铝模+智能爬架工艺,外墙外保温与爬架提升同步施工,门窗框、阳台栏杆、地下室消防及土建配套等采用新建造体系进行全穿插施工,大大缩短工期。
“目前我们已经成立科技建造部,建立以分公司总为组长,各项目总为直接负责人的科建垂直管理体系,全面推动科技智慧建造新体系在安徽落地。”广腾安徽总经理朱江峰还透露,坐落于安徽芜湖市的新型装配式工厂,生产预制叠合梁与板、预制楼梯、预制飘窗、预制阳台及各种PC 砼构件……规划占地150 亩,每年产量约30 万立方米,每年产值为6亿元,将大力推动安徽省装配式建筑发展。
乘着数字化的东风,广东腾越安徽公司激荡着科技创新的澎湃浪潮。未来,将继续以科技铺路、数字赋能,推动一项项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在项目建设中广泛应用,引领传统建造业向集约化、智能化转型,努力跑出安徽建设建造的“加速度”。
大皖新闻记者 徐琪琪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