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1、葫芦岛:培育工业新增长点 打造高质量发展新支撑2、干起来 忙起来 热起来——东北大项目建设一线见闻3、利当前 谋长远——大项目建设蓄积东北高质量发展动能

葫芦岛:培育工业新增长点 打造高质量发展新支撑

锦西石化、葫芦岛有色(北铜)等重点企业带动作用明显;渤船重工、西门子、首钢东华等多数装备制造业企业订单量优于2017年; 2017年升规的38户企业产值持续增长,2018年又新增“小升规”企业30户……

葫芦岛市委、市政府立足实现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积极推进培育工业经济增长点工作。在鼓励和帮扶企业上项目的同时,促进重点企业扩大生产,促进装备制造业止跌回升,高质量推进“小升规”工作。

2018年,葫芦岛市认真落实辽宁省“一带五基地”建设要求,着力推进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重大技术装备战略基地、新型材料基地建设,探索结构更优、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的工业经济发展新路。在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建设上,葫芦岛市积极推进12项先进装备项目建设。其中,葫芦岛铝业一期项目已试生产,后续45万吨/年汽车用铝合金零部件制造项目已签约;首钢东华和思科赛斯高速铁路核心整组道岔和高铁桥梁支座、安迈汽车轮毂、兴城粉末汽车配件等项目进展顺利。在重大技术装备战略基地建设上,积极推进5项重大技术装备项目建设。其中,渤船重工31万吨干散货船已交用户,并列入国家首台套目录。在新型材料基地建设上,积极推进相关项目建设。其中,葫芦岛有色10万吨电解铜等系列新型材料项目进展顺利,伊菲科技、中电动力工业陶瓷项目初见成效,中船重工特种电缆水密电缆项目建设顺利,虹京科技碳酸锂电池项目具备投产条件。

与此同时,以石油化工、有色金属、机械制造、农副产品深加工等四大产业为重点,推进了孚迪斯高温复合材料等22个延长产业链重点项目,提升了主导产业丰厚度,推进了工业产业集群式发展。葫芦岛市围绕“企业自我壮大延长自身产业链条、围绕企业主导产品吸引上下游企业、围绕企业需求侧市场吸引上下游企业”三大方向,切实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积极延长产业链条,进而做大产业集群。

干起来 忙起来 热起来——东北大项目建设一线见闻

冻冰、冻土之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永兴呼兰河特大桥于近日开始进行连续梁施工。由此,哈伊高铁全线建设全面复工。

全长16709米的永兴呼兰河特大桥是哈伊高铁的重点工程。记者在施工现场看到,呼兰河主河道内,数个桥墩矗立,周边巨大的塔吊不停吊装物资,工人们干劲十足,争分夺秒赶工期。

中铁上海工程局哈铁铁路项目经理部总工程师李峰说,施工团队针对北方地区的严寒特点采取了专门举措,还采用大直径钻孔桩等施工工艺,确保桥梁施工质量。

春寒料峭,却又热气腾腾,这就是时下的东北,冰雪经济的热度仍在延续。

一汽弗迪新能源动力电池项目正式投产。新华社记者 许畅 摄

大项目是观察地方经济的重要窗口。2024年黑龙江省将实施省级重点产业项目1000个,辽宁省省级重点项目年度计划投资超1700亿元,吉林省拟实施重大项目2500个以上。大项目建设为老工业基地发展增添蓬勃动力。

东北三省在项目建设中加快构建高质高效产业结构,厚植新质生产力,推动实体经济“稳”的同时,积蓄“进”的后劲。

一批利当前、谋长远、动能新的重点项目加速布局。2月初,东北首家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生产基地——一汽弗迪新能源动力电池一期项目投产。一汽弗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王泽鹏说,这个项目对推动吉林省新能源汽车产业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具有重要作用,预计一季度末实现动力电池批量交付。

在位于哈尔滨市的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总投资4.5亿元的特种铝合金锻造生产线项目正抓紧建设。多年来,这家公司围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生产的高端铝合金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领域。

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厂区。新华社记者 谢剑飞 摄

今年黑龙江省省级重点产业项目中,经济发展新引擎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占比将超过50%。黑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大项目办副处长段跃兰说,黑龙江省加快推动项目建设实现“首季”开工、复工和满工,充分发挥重点项目拉动经济增长“压舱石”作用。

项目干起来,大家忙起来,经济热起来。记者走访发现,东北大项目建设持续升温的背后,离不开各地日益改善的营商环境。

火花飞溅、机器轰鸣。在辽宁省葫芦岛市,总投资约100亿元的中国中化扬农葫芦岛大型精细化工项目进展顺利,预计年内投产。据项目负责人介绍,当地政府创新采用拿地即开工模式,全面优化审批流程,施工许可证一周取得批复,各项审批办理周期大幅缩短。

近年来,东北各地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把优化营商环境视为转变政府职能、激发市场活力的“牛鼻子”,采取了一系列针对性措施补短板,以“营商”换“赢商”。

数据显示,2023年,黑龙江省千万元及以上项目利用内资同比增长21.1%;辽宁省、吉林省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分别同比增长16%、34.8%。

企业对发展环境变化的感受最直接。投资105亿元的松原氢能产业园(绿色氢氨醇一体化)项目一期去年开工。中能建氢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京光说,吉林省营商环境的改革举措增强了市场信心,公司决定调整规划,将项目二三期合并,提前到今年建设。(记者强勇、马晓成、邹明仲)

来源: 新华社

利当前 谋长远——大项目建设蓄积东北高质量发展动能

投资12.5亿元的黑龙江省大庆新产投风电项目开建、辽宁省重点投资的6个高速公路全线复工、吉林省一汽弗迪新能源动力电池项目批量生产……时下的东北,春寒料峭,却又热气腾腾,大项目建设持续升温,为老工业基地增添蓬勃脉动。

一年春为首,东北冰雪经济的火热影响仍在延续,发展的士气正旺。一批强基础、增动能、优供给的重点项目加速布局,撑起稳投资的“四梁八柱”,持续塑造着东北经济版图。

大项目建设“加速跑”

猎猎寒风中,位于黑龙江省延寿县的华能200MW风储一体化项目2月15日正式复工,大型水泥泵车在现场依次浇筑着风机基座。“正月初六我们就到岗了。”华能大庆热电有限公司总经理阴利民说,项目将力争年内投产,预计年发电量5.8亿千瓦时。

大项目是观察经济的重要窗口。2024年是黑龙江省深化产业项目建设年,全省规划实施省级重点产业项目1000个;辽宁省省级重点项目年度计划投资超1700亿元,着力扩大有效益投资;吉林省将实施重大项目2500个以上。东北各地聚焦项目建设,加快对全年投资和预期提升形成支撑。

辽宁省集中优势资源保障项目序时推进。京哈高速公路绥中(冀辽界)至盘锦段改扩建工程、营口鲅鱼圈港区疏港高速公路等6个项目建设里程共计348公里。辽宁省交投集团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提早谋划、优化施工设计等举措,将争取年度投资95亿元,同比增长25%。

部分地区“冬歇”不歇。吉林石化公司炼油化工转型升级项目总投资339亿元,计划2025年全面投产。26万吨/年丙烯腈项目施工经理李国龙说,项目团队克服冬季施工的困难,抢工期,赶进度,保证了今冬项目建设接续不停。

黑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大项目办副处长段跃兰表示,黑龙江省103个省级重点项目冬季不停工,正加快推动项目建设实现“首季”开工、复工、满工。

稳中有“进”厚植新质生产力

在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总投资4.5亿元的特种铝合金锻造生产线建设项目正抓紧复工。多年来,这家公司锚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生产的高端铝合金广泛应用到航空航天领域,是国产大飞机的独家机翼材料供货商。

以航空工业集团哈飞、中国航发东安、东北轻合金3家央企为龙头,哈尔滨市聚集产业核心配套企业百余家,2023年,哈尔滨市航空装备创新型产业集群被科技部确定为国家级创新型产业集群。

近年来,东北三省锚定新型工业化,在项目建设中加快构建高质高效产业结构,厚植新质生产力,推动实体经济既有“稳”的基础,也有“进”的后劲。

今年黑龙江省实施的省级重点产业项目中,经济发展新引擎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占比将超过50%。其中,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一些能推动城市未来产业升级乃至跨越式发展的引领性项目初显峥嵘。

辽宁省用好储备项目库、建设项目库和重点项目库“三库”联动管理,全力夯实增长动力,发掘新动能增长点。吉林省将实施重大项目谋划专班行动,聚焦“科技含量高、引领能力强、发展潜力足、创收效益好”,持续服务指导地方储备一批既利当前、又利长远的高质量项目。

今年2月,一汽弗迪新能源动力电池项目举行投产仪式,开始批量化生产,成为东北首个成功投产下线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生产基地。一汽弗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王泽鹏说,项目对推动吉林新能源汽车产业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具有重要作用,预计一季度末实现动力电池批量交付。

优化软实力 提升竞争力

记者一路走来发现,大项目建设升温的背后,是东北日益改善的营商环境和招商引资方面的努力。

火花飞溅、机器轰鸣,在辽宁省葫芦岛市经济开发区,总投资约100亿元的中国中化扬农葫芦岛大型精细化工项目一期进展顺利,预计年底前投产。据项目负责人介绍,当地政府创新采用拿地即开工模式,全面优化审批流程,高效推进前期手续办理,施工许可证一周取得批复,各项审批办理周期大幅缩短。

扬农大型精细化工项目跑出加速度,是东北老工业基地下决心大力优化营商环境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东北各地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把优化营商环境视为转变政府职能、激发市场活力的“牛鼻子”,大刀阔斧改革,优化软实力,提振发展信心。

日前,全国工商联发布2023年度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主要调查结论。与上一年度评价结果相比,黑龙江入选优化营商环境进步最明显的5个省份。

辽宁省通过“走出去”招大引强、高质量推动重大项目落地进资等举措,大抓营商、招商。去年以来,成功组织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招商引资促进周活动,签约总额超3000亿元。

数据显示,2023年黑龙江省千万元及以上项目利用内资同比增长21.1%;辽宁省、吉林省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分别同比增长16%、34.8%。

企业对发展环境变化的感受最直接。投资105亿元的松原氢能产业园(绿色氢氨醇一体化)项目一期去年顺利开工。中能建氢能源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京光说,吉林省营商环境改革的一系列举措增强了市场信心,公司决定调整规划,将项目二三期合并实施,提前到今年启动建设。(记者 强勇 马晓成 邹明仲)

来源:经济参考报

高端隔热门窗

高端系统门窗品牌

隔音门窗

系统节能门窗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