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丽芳中国证券报结构性强弱取代结构性机会
石丽芳中国证券报:结构性强弱取代结构性机会
石丽芳中国证券报:结构性强弱取代结构性机会 更新时间:2010-10-24 7:17:54 本周市场遭遇了突然的加息冲击,虽然大盘表现得相当强势,但不少个股巨大的涨幅、3000点的敏感、量能的萎缩等等令投资者开始担心3000点会否成为这次行情的终点站。笔者认为这一判断成立的概率不大,我们时常提起的“结构性机会”的说法或许将被“结构性强弱”所取代。
首先,造成国庆节后大盘出现大幅上涨的关键点是资金,说白了,就是现在有很多场外资金在流入股市。目前有观点认为,促成节后大涨的资金或在暂别市场,理由是特大单资金本周以来以流出为主,板块轮涨基本告一段落以及意外加息,令K线走势趋于平缓。上述理由并非没有道理,但事事无绝对,比如特大单怎么来衡量?板块轮涨基本告一段落是否就意味着不会再来一次板块轮涨?
资金都是逐利的。如果从2700点到3000点的行情是由所谓的“聪明资金”导致,那么300点的涨幅,尤其是不少个股的表现已经让它们赚得盆满钵满,获利了结难道不正常?假如它们的“聪明”只是体现在这里的话,那么相信不少散户都可以是“聪明资金”。换一个角度看,即使这波行情里先知先觉的资金在离场,后知后觉的资金难道就甘愿当嫁衣,接了别人的筹码后等着被套吗?这两股力量究竟是谁的群体更强大,都是一个未知数。追涨的资金目前看似乎不多,但在底下等着调整出现再介入的资金恐怕不少,甚至不排除目前已经离场的资金再杀个“回马枪”。
其次,当大盘从2700点直冲3000点的时候,从技术角度看就已经有了震荡甚至调整的要求,这个时候突然加息,本应有技术面来完成的事情一下子被基本面抢走。尽管加息当日大盘低开高走,但这并不意味着技术震荡或者调整压力就此消失,或许只是被延后了。只有经过进一步的换手和震荡后,才有可能突破3000点并向更高的点位进军,目前的缩量震荡无非就是在经历这个过程,一是等待各主要均线适度上靠,给大盘下方提供有利的技术支持,二是等待换手达到一定程度,让市场的成本逐步上移。如果大家手中的筹码都是大幅获利的,一旦再出现上行必然会遭遇强大抛盘,只有当市场盈利程度没有那么显著时,上行才不会遇到强大的阻力。
第三,即使指数没有再次表现,但这不代表个股没有机会。最近沪深两市的主要指数经常出现“你强我弱、你弱我强”的现象,这表明完全盯着指数来判断个股表现并不理性。比如沪市只要以银行为首的金融股下跌,沪综指不可能有突出表现,甚至往往成为表现最弱的指数。中小板指数再创历史新高、创业板指数重回千点、深成指表现强于沪综指等现象都说明市场的各个要素的运行步伐并不完全同步。
我们时常提起的结构性机会是指部分板块个股会上涨,而部分板块个股原地踏步,笔者这里提及的“结构性强弱”则是指绝大多数板块和个股的趋势都是向上的,只是有强弱之分,具体表现不是有的涨有的不涨,而是有的涨幅大有的涨幅小。换句话说,就是有的板块和个股是主动上涨,甚至由此带动指数上行,也有的板块和个股是因为指数上行,而被动跟随。至于区分这两大类品种的标准,笔者建议不妨还是跟随强者,获取超额收益的大概率事件应该还是在那些被资金盯住的强势股身上。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