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钱打新股没钱投项目 创元科技增发遭投资者质疑

有钱打新股没钱投项目 创元科技增发遭投资者质疑 更新时间:2010-4-3 0:06:47   有钱打新股没钱投项目 创元科技增发遭投资者质疑

□ 本报记者 曹卫新

一方面因投资项目需要融资,另一方面下属子公司而投入上百万元参与打新股,这样一个怪现象就发生在创元科技身上。

随着年报披露渐入高潮,不少上市公司的炒股账单也公布于众。创元科技公布的2009年年报中显示,公司累计有40.34万元用在股票投资上。其中,创元科技的持股名单中不乏有中煤能源、中国中冶、招商证券、禾盛新材等近期上市的新股。

本报记者4月1日联系到创元科技相关人员,但对方仅表示是自己的下属公司在打新。

2009年年报中列明了公司目前的证券投资情况,这其中有2007年上市的建设银行、南京银行,也有2009年新上市的中国中冶、招商证券以及禾盛新材,每只股票最终中签数量不多,500股至11000股不等。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这些股票都是创元科技下属子公司打新股得来的,累计投资近40.34万元,报告期内损益41.23万元。

尽管40.34万元的投资成本相对公司8583.18万元的净利润微不足道,但面对百分之零点几的中签率,公司为能打中新股所花的资金大多在200万元以上。

仅以建设银行为例,建行是这些打新股的股票中中签率最高的,达到2.47%,创元科技以70950元中标11000股,按照2.47%的中签率,公司至少得拿出287.25万元的资金才有机会打到新股。而对于中签率只有0.73%的中煤能源来说,中签2000股的代价是至少投入461.09万元的资金。值得一提的是,参与禾盛新材网上发行时,公司才中了500股,但为此投入的资金至少得356.41万元。

作为实际控制主体的上市公司,创元科技对下属子公司动用数百万元进行打新的行为表现的相当冷静。公司相关人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下属子公司作为独立的法人,打新是自主操作行为。上述人士拿禾盛新材举了个例子,中签500股只需要13900元。“金额实在太小,还比较分散,不是重量级的投资,所以没有经过董事会,也没有公开披露是哪家公司。”

尽管公司相关人士作出澄清,这是下属子公司的投资行为,不是上市公司直接操作,但相关的财务专家表示,在会计准则上,母子公司是要合并报表的。创元科技对子公司从事高风险投资行为放任不管,表明公司财务管理上存在漏洞,有可能会导致财务运作失去控制。

有律师认为,不管是上市公司母体的高风险投资还是下属子公司的投资,这都属于上市公司自查自纠的范围,应当履行披露义务。

而与此同时,公司在2009年宣布拟定向融资3.5亿元,用于收购一家国内具有高压电瓷生产实力抚顺高科并对其增资,通过收购使苏瓷公司和抚顺高科在资源和业务上获得很好的协同效应,重点发展高压电瓷产业板块,从而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

在投资者看来,证券投资所带来的收益仅为上市公司提供了喘息的机会,却不能使企业有质的飞跃。“公司既然有钱炒股,怎么还在拼命向股市伸手要钱?”本报也将对此事件进行跟踪调查。

商业保险百科

币圈资讯

经济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