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汰落后产能的政经游戏
淘汰落后产能的政经游戏
淘汰落后产能的政经游戏 更新时间:2010-10-10 7:46:32 从经济学理论上讲,供大于求将导致产业整合,落后的、过剩的产能纷纷被淘汰出去,最后达到一个均衡点。在中国,这一过程却有另外一种逻辑。 因为,对地方政府来说,“不裁员,不减产,不降薪”才是它们想得到的东西:“不减产”意味着GDP不会受到影响,“不裁员”意味着就业不会受到影响,“不降薪”意味着社会稳定不会受到影响。只要以上三条有保证,地方政府的政绩就有保证,谁会去考虑“淘汰落后产能”的问题呢?即使企业的技术水平落后于竞争对手,即使企业存在污染现象,即使企业的能耗很高,地方政府也绝不会主动将其关闭。 鉴于地方政府并无“淘汰落后产能”的动力,国家主管部门有时候也会痛下决心,下达所谓的“死命令”来控制某些产能,比如这次工信部下达的2010年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但在中国现有的行政体系也给了地方政府更多的回旋腾挪的余地。比如,这次《中国经营报》曝光的“2010年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名单”被大量注水,大多就出自地方政府的杰作。这其中,既有地方政府文牍办公的不负责任之举,也有其应付上峰的有意为之。 在中国现有的体制之下,要对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名单注水有无数种方法,其中最简单的一种是暂时停工。地方政府只需要寻找一些由于需求原因而暂时停工的企业,然后将其计入“落后产能”的名单以应付审查即可,反正这家工厂会停工很长时间。如果实在找不到这种企业,或者这种企业的数量不足,怎么办?很简单,只需要找一家前期经营不善而倒闭的企业充数即可。在许多工业园区,倒闭的企业厂房会继续存在若干年,只要没有新的工厂入驻,就会一直保留当初的状态,好像昨天才被关闭一样。 以上策略还是比较保守的,另外有一个激进的策略:承认某一工厂是落后产能,然后宣布已经“转产”,但事实上并不转产。假设国家宣布硅片是落后产能而必须淘汰,那么地方政府可以宣称某厂已经从硅片转而生产电池片,反正除了光伏行业人士之外,很少有人真正明白两者之间的区别。这样,那家工厂甚至还能获得国家给予的转产补贴! 倘若上面的压力实在太大,地方政府还可以拉来一些早已半死不活的边缘小企业关停了事,至于这些企业的后续转产、职工安置工作,太过复杂,则不在政府的考虑之列了。 这个时候,从企业的角度看,产能规模反而意味着与政府的谈判筹码。一家雇佣100人的中小企业可能被勒令停产,但是一家雇佣10000人的大企业总是处于有利地位,甚至可能在“淘汰落后产能”的浪潮中吞并一些更加落后的小企业。比如此次记者调查的中铝连城分公司因为背靠中铝这棵大树反而有了跟政策博弈的更多机会。 笔者曾经问过某一被列入落后过剩产能公司的负责人,在经营过程中有没有什么后悔的事情。对方居然回答:后悔产能扩张的不够快,因为如果有宏大的产能扩张计划,就可以从政府那拿到很多土地,用这些土地抵押贷款,然后购买设备建设产能,等到政策大棒落下的时候,公司应该早已成为业内较大的生产商之一,政府必然会下更大的力气帮助,那时就连停工也不必了。说实话,他的想法非常符合国内的现实。大多数被突然关停的小企业,大概都会作此感叹吧。 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