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融资清查 银监会、财政部统计仍存分歧

地方融资清查 银监会、财政部统计仍存分歧 更新时间:2010-12-12 8:35:10   一位地方银监局的人士最近疲惫不堪。他刚刚送走了来自北京的对地方融资平台工作进行检查的督导组。

“银监会主要是对前一段工作进行检查,尤其关注对于融资平台贷款按照现金流覆盖情况核查、分类,与地方政府、平台公司的会谈以及清收进度进行抽查。态度特别认真是我们没有想到的。”该人士称。

记者了解到,按照决策层的计划,年底前,财政部和银监会将要各自完成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清查,对地方融资平台的整体情况碰出一个结果,上报国务院。

不过,据知情人士透露,目前,双方在融资平台范围以及处理方面依然还存在诸多分歧。

督导组

就在11月底,银监会陆续派出了督导组赴各省考核各地银监局对地方融资平台处置工作的进展。

记者了解到,此次检查的重点之一就是对现金流覆盖的核算。

现金流可以全覆盖的平台贷款整体划转为一般公司类贷款。对于仍按平台公司处理的贷款银监会要求银行实施严格监控,逐户明确地方政府的还债责任。对主要依靠财政性资金偿还本息的贷款应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制定还款计划并落实还款措施。

在统计过程中,银监会要求银行对于土地收入返还,只有平台企业确实拥有土地所有权证的土地所产生的土地收入返还才能计入净现金流收入;对于股权收益,只有平台企业名下股权所产生的投资收益才能计入净现金流收入。

一位接近银监会人士告诉记者,猫腻经常产生在评估口径当中,标准松一点和紧一点计算出来的结果大不一样。此外,不同地方对这一政策的态度也不同,有的地方比较配合,有的则会有虚报土地评估等等问题。

而另一个检查重点则在于商业银行是否落实还款规则。“在实施过程中,很多地方上是有抵触的,因为和之前的规则不一样了,把企业现金流卡得更死了,所以有不少地方希望蒙混过关。”该人士称。

一位中部地区银监局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各地的项目规模不一,各局人手也不一样,所以进展快慢也不统一。督导组的使命之一就是督促各家银监局的工作在按时完成工作的同时,不留尾巴,保证质量。

时间线

记者了解到,尽管银监会派出检查小组督促商业银行对地方融资平台贷款的清查和清理工作,不过,留给他们的时间并不多了。

接近财政部人士透露,到2010年12月底前,银监会和财政部要完成对地方融资平台的整体情况对账,拿出统一的“账目”上报国务院,在此基础上再制定明年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负债的规则。

按照银监会要求,地方监管机构对地方融资平台建立台账并定期报送,自2010年12月起纳入监管报表体系进行统一监测。

而财政条线的数据上报进度并不乐观。一位地方发改委财金处负责人告诉记者,程序上,融资平台公司先向财政局上报贷款情况,财政局根据银监局和银行贷款数据以及融资平台公司注册信息进行逐笔核对。地级市将清理核实材料上报省财政厅,经过汇总和核对后再上报财政部。

“感觉人手不够,而且需要层层上报,估计很难按时完成任务。”该人士称。

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即便银监会和财政部两个部门的数据分别出来了,可能还存在统计口径不一的问题。

例如,财政部可能不把地方交通厅和土地储备中心作为地方融资平台来匡算,而在银监会的统计口径中,这些都属于融资平台,其贷款都需要落实抵押担保。

“这还需要银监会和财政部的高层来拍板协商,这些都需要时间。”该人士称。

记者了解到,与财政部门不同的是,商业银行和他们的监管部门的压力在于,在地方政府换届之前,能否把存量融资平台贷款的最终盘子确定,落实解决方案,确保商业银行的贷款损失降到最低。

根据媒体报道,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在7月20日的第三次经济金融形势通报会上披露,商业银行截至6月末的地方融资平台贷款达7.66万亿元,目前存在严重偿还风险的贷款,占比23%。这意味着融资平台贷款的风险敞口约在1.5万亿元。

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惯性动捕

虚拟教学

有线动作捕捉技术

有线动作捕捉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