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长怒怼平安资管基金经理调研老手揭开上市公司调研的那些事
董事长怒怼平安资管基金经理调研老手揭开上市公司调研的那些事!
8月29日,创业板上市公司乐歌股份董事长项乐宏在朋友圈发布了一条措辞严厉的消息,怒怼平安资管的基金经理,更是指明不欢迎平安资管的基金经理来公司投资,这则消息在金融圈刷屏。
当日晚,项乐宏在微博发文,致拟到乐歌股份调研的基金经理的一封信――《我最近接待基金调研的一些感受》,道出了背后的苦衷和不满。在文章中项乐宏还提到,“大多数的基金都想赚快钱,几乎没有基金愿意到工厂去看流水线,看工艺,为什么不对公司进行深入的调研?”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5月底乐歌股份开启一波大涨,从20元左右,一路上涨至90元。那么今天让我们来聊聊机构调研上市公司的那些事。
疫情使机构线上调研公司成常态
8月29日晚,乐歌股份董事长项乐宏在微博上提到:“今天我和董秘、证代被临时通知一起视频联线平安资管基金经理,而最后的调研活动却不欢而散。”
同时,在微博发文,致拟到乐歌股份调研的基金经理的一封信――《我最近接待基金调研的一些感受》,道出了背后的苦衷和不满。在文章中项乐宏提到,“通过我的很多次基金接待,我感觉到,大多数的基金都想赚快钱,几乎没有基金愿意到工厂去看流水线,看工艺。为什么不对公司进行深入的调研,为什么一定要等涨起来之后蜂拥而至,为什么总是只来到我们的办公总部大楼里问问题,而不去我们的工厂看我们的设备、产能、工艺、质量?”
实际上从项乐宏的表态来看,凸显了当前上市公司在接待机构投资者调研的一些生态变化。对于投资者来说,上市公司的调研活动有助于强化对上市公司基本面的了解,是投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今年的新冠疫情改变了调研上市公司的工作方式,机构调研活动也由线下改为线上。
在今年8月份的私募调研中,高毅资产的明星基金经理邓晓峰以及孙庆瑞都曾亲自参与多只个股的调研。上海盘京投资在8月合计调研了25只个股,其中公司核心人物庄涛曾亲自参与对部分上市公司的调研。实际上在机构调研中,大多是由公司研究员进行调研,而公司核心人物亲自参与调研,说明对于被调研的个股格外重视。
顶级私募大佬吐露上市公司调研秘诀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作为资本市场嗅觉灵敏的百亿级私募大佬们的调研标的成为投资风向标。在私募调研活动中,最积极、最勤奋的要数北京星石投资,今天我们就上市公司调研中的一些问题和一些私募大佬做了一些深入的交流。
星石投资告诉记者,调研不外乎了解行业的前景、公司在该领域是否有竞争力等,当然具体到不同行业公司答案有所不同。机构调研活动更侧重的是定性信息和管理层关注到的趋势,每个行业逻辑印证方式不尽相同。比如说消费品领域需要看产品或者服务是否更具性价比,对传统周期行业的公司,要看业绩能否出现拐点,一般方式是公司订单情况,工程进度及营收、销量、价格、库存等进行比较。而对于跨界并购的公司,调研时要看公司的管理层团队、资源等,而公司的过往业绩很重要,还有被收购企业的竞争力等情况。
那么对于顶级私募如何进行调研的呢?据记者了解,星石投资打造了近40人左右的投研团队,每人负责研究2~3个子行业,对每个行业做到及时跟踪,有利于发现下一个市场热点,抓住板块轮动的机会。40多人的团队中基金经理9名,并形成完整的投研梯队。梯队之间,采用‘能上能下’的考核制度,鼓励竞争。调研是重要的考核指标――调研报告的质量和股票挖掘结果会与薪酬、合伙人等激励机制绑定。星石投资的研究员一个月至少要写4~5篇调研报告,几个最资深的基金经理,还要对这些调研报告进行打分。
调研如何帮助投资呢?星石投资表示,去上市公司调研最大的作用是通过实时跟踪上市公司的经营情况,帮助印证自己的判断,调研是对案头研究必不可少的补充。在看文献、卖方报告和长期跟踪行业数据之外,去调研是去解决疑问的,通过合规范围内的交流,从而补充长期跟踪的驱动因素。比如通过了解最新技术水平、制造工艺等发展到哪个阶段,或者通过调研同类企业和上下游企业等,将整个行业的研究串联起来,有助于发现潜在的行业趋势拐点。
而上海世诚投资陈家琳曾告诉记者,调研中看公司的潜质,要首先从行业来看,其次是看公司的经营状况,而我们对公司老板的行业背景尤其看重,看企业家精神,公司治理结构,公司发展战略,公司的执行力,同时对公开资料无法得到答案的,在调研过程中要带着这些问题去了解。此外在调研中还会对同行业公司横向进行比较,同行公司之间的相互印证很重要的。“在对企业进行调研的时候,除了向公司、同行了解外,更应向下游顾客了解实际情况,这种调查信息往往更客观更准确。”
调研老手细聊调研上市公司的那些事
虽然机构调研风格、目的各异,但私募机构的调研活动会透露出市场资金所关注的热点。在调研中寻找优质标的的同时,也要能在投资中规避开“埋雷”个股。投资者在调研中识别和规避造假公司,首先是要有很强的财务分析能力,能抓住关键指标进行分析;其次是要有行业知识和常识,如要看上市公司的利润率是否正常,是否符合行业基本情况等。
记者曾随私募机构参与了不少上市公司的调研活动,对于上市公司调研是深有体会。在调研前的资料收集是必不可少的,对于自己心里的疑惑,要列出需要上市公司管理层进行解答的问题;其次是实地调研上市公司的时候,需要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要同一线的员工做交流,而不能一味的听上市公司高管的讲解。
记者去年曾对浙江一家上市公司做实地调研,在参观公司车间的时候,看到大多数机台都没有工人上班,至少零星的几条产线在生产。当该公司高管带着其他投资者参观的时候,记者和一位券商分析师私下跑去一条角落里的生产线的工人做交流,在交流中发现,该公司由于订单偏少,生产线的产能利用率很低,现在他们做的是残次品的处理工作,而这些残次品有十几框,都是头一班工人由于是新手操作而造成的大量的残次品。实际上我们从上市公司高管那里得到的信息是,公司工人都是多年的老手。
通过自己的耳听眼看,再结合上市公司管理层的信息,得出自己心里的答案。通过此次调研,发现该公司管理松散,员工的质量普遍不高,为什么呢?因为订单少,工人的工资不高,留不住人才。而通过自己的实地调研,自己心里得到了答案,从事后公司股价表现来看,此次上市公司的实地调研活动并未得到大多数投资者的肯定,事后不少参与调研的投资者都表达了不看好公司的各种理由。
对此北京止于至善投资总经理何理告诉记者,上市公司调研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去了解公司基本情况,未来业绩预测的,因为这些点早就在年报或者上市公司管理层讲话中说得非常清楚,更多地是为了对自己前期研究和预测的一种查漏补缺。一般来说调研上市公司前我们可能已经累计了几万甚至十万字以上的投研报告,与核心销售人员与技术人员,或者行业的专家有过比较多的沟通,内部探讨后,再决定是不是要去调研,而不是盲目调研,有些公司根本不需要调研比如茅台等等。目前投资者了解公司还是以股东大会、年报等等为主,辅以行业内专家的认识为好,不要过度神话调研的作用,但也不是说什么公司都不需要调研。
举个例子来讲,我们去调研一家A寿险公司前,首先是对寿险行业发展展望、对标寿险公司持续竞争力、管理层、财务报表做了一定的投研,形成了几份加起来约10万字的投研报告,对整体情况有了基本的了解,中间会和各个券商或相关研究机构建立联系沟通以实现理论上理解这个公司、行业、商业模式、财报特点等等。然后我们分别与两家非A寿险公司的管理层、财务会计、精算师、核心销售团队领队、部分消费者做了深度的沟通,把投研的报告再做了一次完善,然后投研团队整体探讨和路演了一下这家上市公司的竞争力、投资价值是什么。最后找到一些尚未明确的点,才决定去A寿险公司调研的,然后持续性地更新数据与联系,实现持续性跟进投研。
http://www.jingxigui.com/n/80381.html
http://www.hzhe123.cn/n/177129.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